2015 (2)
2016 (134)
2018 (376)
2019 (334)
2020 (189)
(我的第二故乡…资本主义社会“回忆洗衫房日子”)
我是广东客家人在家乡时最远没走出过十里地,农村人没到过城市和井底之蛙没分别,初到香港从农村人一下子变了城市人还真有点不习惯,人生路不熟什么都不会,一切空白样样都必须从头开始,最基本的连香港话都不会说,听也听不懂,经常遭受到大陆仔客家仔言语歧视,洗衣房在中环晚上经常到石板街或兵头花园散步(现在好像改了名叫植物公园),兵头花园行人小路边经常有人卖麦豆咸肉花生香口胶之类小口食物,三几分钱一小杯咸香花生,两三个人一边散步一边闲聊,如果有个女朋友在一盏盏幽暗路灯下,那才真正是人生最快乐日子。
那時最欢喜看国内和左派电影,还喜欢香港神神化化武侠片,如來神掌、仙鹤神针,之类影片,最喜欢看曹达华于素秋电影。高昇戏院离洗衣房最近经常去,高昇戏院还有三楼的票价最便宜,从三楼往下看银幕又髙又远所以票价便宜,那时香港只有几间左派戏院,珠江,高昇、普庆、银都、国泰等,内地过来的影片只有故事片,天仙配,追鱼,牛郎织女,后来有些抗日战争片,刘三姐最卖坐。石硤尾北河街皇宫戏院听说是曹达华的?专映他的武侠片,听说 曹达华沉迷赌博输掉片场和戏院,曹达华人生如戏一生曾输掉三亿港元。曹达华探长晚年病逝英国。
旺角彌敦道东乐戏院東樂戲院是當時全港最大的戲院,舞台亦是全港最大的,為何東物業。東樂戲院跳脱衣舞表演,那个年代中国人很保守,想去不敢去不去又想去,现在看来司空见惯,也没觉得有什么。佐敦戏院、油麻地戏院最老,那年代戏院里面都有人卖零食,糖果、饼干、香口膠(口香糖)之类小口。
60年代香港龙蛇混杂,左右派政治分明,报纸学校各有各市场,调景岭国民党人最多,大家都立场鮮明,每逢双十挂十二针旗,十月一日挂五星红旗,我爱看左派报纸,香港商报、正午报最爱看,反而文洭报、大公报不太喜欢看,右派那些报纸,香港时报、华南日报、天天日报等从来不看,可能和在国内受教育有关。60年代香港女明星流行自杀,一年个,64林黛、65莫愁、66李婷,67丁皓、68乐蒂、69杜娟、74白小曼76林凤,
香港经常打台风,八号风球高挂所以通交工具停驶,有次我在观塘织布连同十多位工友宿舍在荃湾,遇上八号风球提早收工,坐厂车驶至石离贝水塘不敢再前行,原路退回观塘,那年代去新界只有一条九曲十三湾山路,山路又小又湾汽车经常出事故,遇见打风无车敢行,打风工人最高兴不用上班开枱打麻将。我在扎铁时间住在九龙仔大坑东徙置区姑丈家时,在美丽宫戏院旁边利玛窦英文夜校,读了一个月不到英文夜校,工作辛苦那有心情读,晚晚拿份报纸,人上课我看报,那时香港只有两间大学(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中文大学也是刚刚开始。
洗衣房老板娘是我同乡妈廟人早期到了香港,那时全港包括九龙新界90%警察、小贩队所要洗的衣服都是她的业务范围,中央警察总部内很多小警员警官都怕她,警员警官赌钱输了,无钱交洗衣费,到发工资再交,有些欠了几个月,所以警员警官都怕她,我父亲就是做记帐的所以我知道。那年代街道没有交通灯,由白手套(交通警)站在路中央用手势指挥车辆。那时学驾驶要考手势,我学车时要经过三重考试,笔试,中期试考技术,斜路开车停车、街边倒后泊位只有一个车位、单程小路掉头,一私家车宽小路必须在两前一后掉好头、),最后才考路试。现在看到很多人英国人连泊位都不会别说小路掉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