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水珠作品

登载亮水珠的文学作品
个人资料
正文

知青洋外传(3):在美国学校里读书和教书,容易嘛?!(2):“你在卖你的知识,要卖得友好一些”

(2016-01-07 15:02:41) 下一个

     中国来的助教一般教书都比较认真负责,龙春亮也是如此。他每堂课都花不少时间认真备课,确定讲课重点,如何讲解疑难问题,布置什么作业,等等. 这些他都要仔细准备,有时为了语言上的流利和控制时间,在正式上课之前还会掐着时间试讲一下。对学生的作业和考卷,他也认真仔细地审阅,不但事后提供测验和考试的正确答案,还在学生的卷子有错误的地方仔细标注错在什么地方。

     美国学校里的助教工作多种多样,有像龙春亮这样的授课老师,有帮老师判改作业的助教,有在实验室里带实验的指导员,这样的工作都是由各专业系里根据教学需要和资金来安排。每个学期,学生们可以申请下个学期这些助教的位置,系里会在学期结束后根据申请学生各方面的绩效来选择下一学期的助教,例如学生自己的各科成绩是否优秀,学生对现任助教学生的反映, 等等。也就是说,即使你本学期是助教,那你必须努力学习和工作才能得到下个学期助教的位置。

     在计算机科学系,有五六个助教,他们共用一间办公室。保罗是波士顿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有一头总是修剪得很整齐的金发,蓝色的眼睛总是带着微笑,长得高大英俊,据说他的班上就有几个追求他的女生。由于同和保罗修过几门课,龙春亮和他挺熟,有时在办公室里聊聊波士顿或学校的事情。

     有一次,龙春亮问保罗,美国社会上毒品挺泛滥,你觉得到底有多少人用过毒品?

     保罗想了想说,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我们高中起码有将近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试过毒品。

     有那么多吗?龙春亮惊讶得不敢相信。

     保罗笑笑说,学校里学生挺单纯,有人让你试试毒品,你要是不试,他们就嘲笑你是胆小鬼,连这点儿事都不敢。不少人为了显示自己勇敢,就糊里糊涂地试了毒品。

龙春亮知道现在毒品的纯度提高了,用一下就很容易上瘾。在美国这儿,要能抵御住各种诱惑,真是要有些定力才行呀。

    和龙春亮一个办公室的还有一个从台湾来的留学生助教, 小姜。没有别人在的时候,龙春亮就和他用普通话聊天,在台湾他们叫国语。小姜来美国前在他亲戚经营的公司已经是高级经理了。在台湾,他要做更高的位置,就要有美国的学位才可以。他的亲戚鼓励他到美国来读个学位,他就带着太太停薪留职来美国了。他经常问龙春亮有关大陆的问题。

     有一次,俩人聊起来毕业以后的打算,小姜说他准备回台湾发展。说到这儿,小姜很严肃地问,“春亮,你说,你们大陆会不会打台湾? 我要是回了台湾,全家和所有家当都在台湾了。如果打起来,我们即使躲到美国,可家业和财产就都完了。”

     龙春亮一楞,他没想到小姜问这个问题,他思考了一会儿说,“不会吧。只要台湾不独立,大陆绝不会打台湾的。台湾应该和大陆尽可能加强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流往来。越交流往来,朝统一的方向走,打仗的可能就越小。“ 说到这儿,龙春亮眨眨眼睛,”这个问题,你应该去问邓小平,他最有发言权。要不,我替你稍个话儿给他?”

     小姜笑了,他捶了龙春亮一拳,“别开玩笑了,我是正经的。”

    开学后不久,龙春亮就发现他的学生学习不认真,不少人不做作业,即使做了作业,也是马马虎虎。更有甚者,有一个学生上着上着课,突然举手说,他要请假去上班,因为他昨天刚刚找到这个新工作。龙春亮只能准假,他知道学生找份工作也不容易,可学习怎么办呢?

     在中国的学校里,老师有很高的权威,受到广泛的尊重,不是有这样一句老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或“终生为母”吗。在美国,事情有些不同,学生对老师不但有着评价和选择的权力,而且还可以到系里或学校匿名“告状”。龙春亮开学不久就尝到了这匿名状的厉害。有一次课堂测验,有几道应用题学生错误很多。龙春亮怎么也不明白美国学生为什么怕应用题,他们的英语应该不是问题呀。结果全班只有一个学生及格,其他三十几人统统不及格。卷子一发下去,学生立即炸了窝,议论纷纷。龙春亮在发判好的卷子的同时不但提供了测验的正确答案,而且又用半节课的时间把测验题细致地讲解了一遍。谁知两天后,系里通知他,系主任丹尼尔找他。龙春亮进了丹尼尔的办公室,丹尼尔从电脑上把目光移过来,就开门见山地说,“春亮,你的学生反映你的要求过于严格。我看了他们提供的考卷和答案,是符合教学的基本要求的。可是他们接受不了你的判分标准”,龙春亮想解释一下自己的要求也是在教学标准之内的,但丹尼尔用手势制止了他。“我知道你来自中国,亚洲的学校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可在这里,你在卖你的知识,你要卖得友好一些。这样学生才愿意买,而且是高兴的买,…” 龙春亮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毕竟刚刚从中国来到这里几个星期。“什么,我在卖知识,我是在传授我的知识,帮他们提高数学知识,是老师和学生,怎么是买卖关系呢?” 龙春亮想问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谈起。正在他思前想后之际,丹尼尔又说,“这件事你只是需要改进一下,就到此为止了。”说完,用目光示意龙春亮可以走了。

     龙春亮一头雾水地从系主任的办公室里走出来,学生告状已使他惊讶,可教书怎成了卖知识呢?这和他在中国学校里得到的理念是截然不同的。他走到教学楼的外面,让凉风吹吹高度思考的脑袋,看着校外不远的高速公路上奔流不息的车流,以及相邻的高楼大厦,他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这是在美国,不是在中国, 我是在一个彻头彻尾的商品社会里,任何东西都是商品,所有的关系都是买卖关系。学生到学校花时间,花钱买知识,老师在学校授课卖知识,和学校一起从学生和社会赚钱。他虽然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但逻辑上总算可以走通了。他想,既然是人在这里,咱就得“入乡随俗”,“到哪山唱哪山的歌”, 他说卖知识,咱就卖呗。想到这里,龙春亮苦笑了一下,心里不那么不舒服了。可怎样才能把知识卖得友好一点呢?龙春亮想出了几招。第二天一上课,龙春亮就宣布了新的判分标准,学生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神情。从此,龙春亮还像以前一样仔细备课,认真讲课,只是在批改作业和考卷中大大地放松了判分批准,这样一来他也节省了不少时间,只要学生落笔答题,他就给一些分,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成绩普遍提高,对他的满意程度也大幅上升,他的班上又增加了几个从别的班转来的学生。可龙春亮自己也说不清楚,他这样做是好还是不妥。但起码现在这些做法在这里是可行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