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壮山河-抗战第一书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5120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富金山战役 8

(2023-07-24 04:54:56) 下一个

8

 

第61师损失惨重、师长杨步飞被撤职,独立第20旅充编该师,钟松接任第61师少将师长,随即编入第8军投入战斗,守备唐家宅、陈家行一线。第61师在此地与日军反复争夺,损失惨重,该师第361团团长李忠、第365团团长季韦佩殉国。11月初败迹显现,第61师奉命开赴松江以南的翁家宅、孙家角、得胜港以西构筑阵地,以阻击日军渡过黄浦江。11月8日,上海开始撤退,第61师奉命守备芙蓉山至长安桥镇一线防务,掩护战区主力撤退,至12月5日才结束任务撤至句容整补,并改归胡宗南第17军团指挥。淞沪会战,钟松所部可谓从开第一枪打到了最后一枪,真真正正的打满了全场,这个不是能含糊过去的。晚年钟松旅居荷兰,1988年3月回大陆探亲,共军给予礼遇。钟松在松阳县古市镇时做了一次讲演,“你们知道是谁打了8·13淞沪抗战的第一枪吗?是我!”——不过俺总觉得钟松说的是,“你们知道是谁打了8·13淞沪抗战的第一枪吗?是老子!”

1938年2月,第61师奉命调防至武汉担任卫戍部队。其时陈诚为武汉卫戍司令,钟松当然要向司令报道。就在钟松喊报告的时候,陈诚突然命令缴枪扣押,以吃空缺为由将钟松撤职下狱,囚于卓刀泉陆军监狱。钟松气坏了,在监狱里大骂陈诚是“绑架”。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到底是钟松吃空饷真有其事、还是陈诚要泄私愤、吃队伍,说实话这个事情陈诚办差了。钟松不是无名小辈,原本就是独立第2旅旅长,这又接了杨步飞的第61师,这些都是委员长亲自点的将,并不是一般的师长啊。果然委员长没理陈诚,直接让监狱长放人、接见、复职。接替钟松的李树森走到半路被撤回,第61师官兵欢声雷动。李树森也是黄埔1期的,1935年4月授陆军少将,任第67师师长。这边抓钟松,那边李树森就出动接任,陈诚的算盘打的太好了,如此钟松也就和这个丽水同乡结了仇,这对钟松后来的发展很不利,当然钟松自己的脾气也是个问题。

此番富金山一战,第61师守备固始,远离军主力百里,可谓孤军奋战。而日军进攻部队为第10师团第8旅团,下辖第39、第40联队。上半年日军第10师团第33旅团两个联队,第10联队击溃川军第22集团军克滕县、下临城、第63联队围台儿庄,打得孙连仲第2集团军闭门不出,可见战力之强。而固始位于大别山北麓的淮河平原,对于守军来讲,没有地势可以凭借、处处平坦可以超越,第61师所面对的形势要比第71军主力凭借富金山要险恶得多。

可以预见第61师是不可能得到援军,而且长达百里的撤退道路处处可以被截断,日军可以轻松包抄固始。固始和武庙乡之间的黎集依靠史河前出,是这条道路的支撑点,必定是日军包抄目标。钟松布置黄定五团死守黎集,掩护全师退路。

相对第71军主力仓促赶到富金山一带,第61师的时间还算富裕,抓紧时间安排阵地、修筑工事,一切准备好了,日军也就到了。

第10师团第8旅团8月29日从六安出发,道路破坏的厉害,再加上酷热天气,整个旅团行动缓慢,9月3日抵达固始东南40里的石佛店,休整一夜第二天清早渡过史河随即转向固始,在固始南20里的第61师警戒阵地南大桥乡开始接触战斗。日军后续部队源源不断,攻击面逐渐扩大到东郊,第61师步步后退。

5日,日军第8旅团阵势已成,对固始展开猛攻。连打两天一共六次进攻全部被第61师击退,日军第8旅团仅仅是迫近城垣,而且第六次进攻被第61师两个团左右出击打了一个逆袭,搞的日军第8旅团旅团长冈田资灰头土脸的。可是钟松不能再守下去了,因为黎集的战斗更加激烈,黄定五一个团已经顶不住了。

黄定五团在黎集奋力阻击日军、保护全师退路。此处也是平坦地势、只有浅浅的史河可以稍做凭借,只有硬打死扛在河边阻击。战士们顶着头顶上一遍一遍犁过来、犁过去的炮火死战不退,把渡河的日军一个个打倒在水里。从4日打到6日整整三天,炮火不停、枪声不住,三个营长阵亡二个、一个负伤,团附负伤、政治部主任负伤,全团二千多人现在仅剩下几百人。如此恶战留下了一句民谣——“中央军钟松大战黎集,史水为赤。”

钟松一看后路不保,于是就想起小宋军长的那个命令来了,“如遇强大压力,可逐步转移,向商城靠拢。”原本第71军全军守备固始,此时只能留下一个师守备,小宋军长很明白如此地形、如此敌情第61师所担负的任务并不轻松,这个命令很可能是这两位军师长共同商议的,在平原与日军“决战”,那是战区那个傻子才能干出来的事儿,第71军背后就是大别山,保存力量到了山里再跟日本人算账。

8月29日于学忠代理总司令下达命令,“……(2)第71军以主力守备石门口、富金山、叶家集、下板桥、何家祠堂之线,一部守备固始。……”这个命令里并没有明确固始要守到何时,于是宋希濂和钟松就商量出了这样一个灵活的方案并且开始执行,第71军主力南下富金山,第61师守备固始。

孙连仲总司令赶回前线之后的9月1日继续明确命令,“……(3)第71军以1个师占领富金山、下板桥之线,其余集结于武庙集、段家集以北地区,并与第59军联络;但守备固始的1个师待第59军到达后归还建制。……”孙连仲意图准备在固始、富金山一线,使用第59军、第71军建立一条阻止线,所以在这个命令里明确指明固始守军必须要与第59军交接防。孙连仲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宋希濂和钟松已经分开分别行动了,等到宋希濂在妙高寺建立指挥部之后接到这个命令是否传达给钟松了呢?恐怕没有,因为太不确定,如果第59军来得太晚的话,很可能让第61师死在固始。而钟松此时感觉后路不保于6日夜撤出固始南下归建,其实此时第59军先头部队已到达固始以西小河桥附近,距离固始城只有20里。可是两军并无联系,第61师自知后路黎集阵地在明日必将被突破,现在只能趁夜撤退,于是日军当夜占领固始,第59军先头部队自然只能折返潢川。这样看,如果钟松接到宋希濂转来的第4兵团命令,一定会向西派出侦查人员积极联络第59军,因为第59军的行动决定第61师的行动。相距20里而失之交臂,这只能说钟松完全不知道自己还负有和第59军交接防的任务,再想逃跑也不是这么个跑法是不是?

但是这件事确实影响了固始、富金山这条阻止线的构筑,这让“小诸葛”很不爽,9月11日向委员长汇报时就告了一状,“鱼(6日)晨在固始近郊激战,午后进抵东关,适城内六一师之朱旅黄团仅守数小时,鱼(6日)晚即放弃该城。以后作战失此战略要点,作战指导稍形困难。”

这一状要打的屁股“小诸葛”没有太找准,“朱旅黄团”,第61师下辖第181、第183旅,旅长分别是杨文瑔和邓忠梅,没有“朱旅”只有参谋长朱侠,当然啦,白战神是不会和一个什么“黄团”斤斤计较的,主要意思还是告诉委员长你们中央军打的不怎么滴。不过虽然你们中央军不咋的“失此战略要点”,这对于“小诸葛”来说也只是“作战指导稍形困难”的小kiss。

咱们再回头看小宋军长的这段回忆,“筱眆义男派第33旅团长濑谷启率1个步兵联队于7日从固始南下,被第71军派赴日军侧翼进行侦察、搜索的第88师第523团第1营营长梁筠发现。第88师遂在日军必经的坳口塘隘路设伏待敌,一举袭歼数百人。濑谷启退回固始。”

小宋军长所说的是在“第88师遂在……坳口塘隘路设伏”,“ 坳口塘”这个地方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个倒也不奇怪,历史变迁、地理变动,习惯叫法改变,甚至是当时作战时天南地北的部队口音叫错的,这在回忆录里并不罕见。小宋军长说的“坳口塘”找不见就找不见吧,就算是咱们这些参谋是笨蛋吧,不过还有些信息可以分析。“隘路”,当然是狭窄、险要之地,不然第88师也不能打埋伏是不是?“坳口塘”,“ 塘”自然是水塘,“坳口”不是拗口的绕口令,而是山或丘陵间的较低处,多为穿过山岭的通道。这样看来,咱们虽然找不见“坳口塘”,但是这个地方的地理特征明显,两侧山岭、中间道路,并且比较狭隘——可是武庙乡背靠大别山,北面、东面都是铺摊开的小丘陵、平原、哪里去找这么一个“坳口塘隘路”去?

大家抄来抄去都是“坳口塘隘路”这几个字,其他的像什么“营长梁筠”、“ 第88师”啦也都一样抄过来,唯有《白崇禧大传》里多了几个字——“武庙集东北的坳口塘”——而黎集正在武庙乡东北。

第88师在战场另一侧的右翼石门口一带,“武庙集东北的坳口塘”在战场左翼,两地路程80里,临时调兵根本不可能,这场战斗应该就是第61师黄定五团在黎集阻击日军的战斗。小宋军长对钟松极不感冒,所以不愿意把这次战斗的战果算在第61师的头上,不过第36师被钉在了富金山上,第87师尚未赶到,那只有调动第88师一个团横穿战场去打一仗吧——小宋军长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我第88师还没有遭到很大压力。”

小宋军长这么说还真有依据,不过并不是“我第88师还没有遭到很大压力”,而是“我第88师”正在“遭到很大压力”。第88师在第36师右翼守备800高地和石门口,遭到日军的进攻并不比第36师差多少,而且战线分散、兵力单薄,6日夜孙连仲为加强富金山的防御力量,令第51军第114师接防石门口阵地,原守该地的第88师1个团归还建制,而这个团就是第528团,于是就被小宋军长派上了用场,横穿阵地80里的“坳口塘隘路”去伏击日军,你看看小宋军长写的回忆录好不好?!像不像筹划作战计划一样周详?

同志们啊同志们、这就是历史经验啊!要不是匝瑜同志指明了坚定正确的回忆录方向,我们的回忆录事业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