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纳言

闲暇时喜欢舞文弄墨。偶有所得,贴上网,自娱自乐。若能给网友一点儿乐趣,也不枉所劳。
正文

“待”字小议

(2020-01-23 07:32:38) 下一个

每当上床睡觉时,我会经常想起小时候母亲常说的一句话:这床上多待 (河南话多舒服的意思)。我很有感慨的对老婆说,生活真是太不一样,那时守着一盏煤油灯,没有电视看,更没有零食吃,混暗中就那么静静的坐着…, 有什么好“待”呢?然而,对于劳累一天的母亲,终于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看着一群围坐的孩子…, 她心里充满着愜意和满足,难道那不是一种朴实又温馨的“待”么?

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最大的愿望是吃饱肚子,穿暖衣服。缺吃少穿,那是常态。说句良心话,俺那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快活,父母亲忙于生计,只要不饿死你,才懒得答理你每天干什么。所以俺小时候是一个标准的野孩子,除了饿了知道有个地方可以吃饭,瞌睡了有个地方可以睡觉,大多数时间是在外面遊荡,上山下河,无拘无束,能不自在么?

其实,俺写这篇小文不是为了忆苦思甜,更不是怀念过去的艰难生活,而是想探讨一下究竟人的快乐生活与什么有关,我是坚信这个世界是物质主导的,而人的感知能力又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快乐(感觉)。换句话说,感觉来自于个体内部,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反应。而这种反应的强弱又决定于个体的感知能力和体验! 对于这个物质的世界,有句话说得比较准确:有钱不一定快乐,没钱一定不快乐!这句话至少说明两点:人活着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感知是以活着为基础的。物质(占有)是相对有限的,欲望(快乐或痛苦)是相对无限的。也就是说,在物质供给能够满足生命需要的前提下,一个生命对物质的无节制追求才是产生不快乐的根源。不要说是“聪明”的人类, 就是俺养的鸡也有这种行为,上好的大米,柔软的面包不愿意吃…, 每遇这种情况俺就停止喂食,鸡们自然会“就范”。谁会让人类“就范”呢?恐怕只有我们自己!

俺同意人们的快乐感不只来自物质生活的享受, 更多来自于精神生活方面的感受。问题是物质生活并不难达到一定的标准。物质缺乏的古人都明白:鼹鼠饮河,一瓢而已。问题又来了,温饱解决后,人的幸福体验对物质的依赖会减少, 就像俺养的那些鸡。很明显,现代人的生活快乐感越来越依赖于精神方面:世界观,修养,心理素质,感知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抽像的概念在一个个体身上发生的越朴素,越简单 ,这个个体就越容易得到“快乐”。不是赞成“愚民政策”,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

人类社会发展物质建设是为了生存的需要,也迎合了人的本性,所以几乎得到所有人的响应,由此又引发了对物质的过度追求,进而引发社会的道德危机。就我们这代人所经历的过去几十年,物质的丰富已超出人们的需要,但人们的精神发生了什么变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狠斗私字一闪念”,“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切向钱看,骗子满地走”….还是有那么多人过的不快乐!以老朽之管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事人的心态。当代社会物欲横流,每个人都难以置身事外,如果没有一个恰当的应对心态,就很难在自己和这个社会之间找到平衡点。什么是好的心态?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以经验之谈,以一个平和心态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是比较行的通的。那种喜欢持偏激态度的人往往把自己弄的不快乐,把周围的人整得不痛快。其次,仅量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是过度去迎合环境和别人,通俗的说:做一回自己。至于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事,因人而异。有些人就愿意每天不停的工作, 另一些人就喜欢懒散的坐着….千万不要评判别人的生活没有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大多数人应该是同意的:生活的快乐。就是俺娘说的“待”。

啥叫待?待就是舒服, 待就是随遇而安。待就是期盼:高考发榜,事业有成,儿女长大,家庭和睦平安… 谁要是说:待就是升官发财,待就是明天买彩票中大奖…, 俺也不反对。

重点是这个“待”字给人以希望,每个人都对明天有着不同的期盼——待!

网络图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