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纳言

闲暇时喜欢舞文弄墨。偶有所得,贴上网,自娱自乐。若能给网友一点儿乐趣,也不枉所劳。
正文

来者不拒为哪般

(2019-06-04 07:29:14) 下一个

最近看了一部纪实专题片,说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国女性,患上乳腺癌并已经转移到肺部。象这种转移病例,目前的医疗水平基本是束手无策, 不光是中国,全世界都一样 !家里凑了两万多美元到世界顶级的美国某癌症中心寻求希望,前后三十九天,见了两次主治医生,做了一次血常规检查,一次肺穿刺活检,由于口袋里的美元告罄,后续资金无法跟进,只得放弃 “治疗”回国….

先说说这个著名癌症中心 , 类似的癌症中心在美国非常普遍,那些和大学掛勾的大医院都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都有最接近新的癌症治疗理念和方法的途径,换句话说,为什么该癌症中心在美国以外的名气很大,实在是一件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的事情。用中心自己的话说,他们拥有一些尚没有成为标准治疗方法的 “新”手段。也许就是因为这个 “新”字,造就了该中心的辉煌。其一,因为拥有运用新方法的特权,该中心癌症治疗独树一帜。其二,被其它医院拒绝的癌症病人在该中心重新找回了希望。事实上,从癌症治疗的角度看,这两点并不能真正扛起“著名”这面大旗。所謂新方法,无非就是试验性治疗 (Clinical trials), 和成熟的治疗方法相比太不值得一提。癌症治疗效果的关键就是一个字:早。 大多数医院无能为力的病例,该中心敢接敢治。问题是敢接敢治不等于治疗也有效果。象是上面提到的那位女性,肺部已经转移,在没有奇迹发生的情况下,著名plus 恐怕也是一样的无能为力,不管他们用什么最 “新”的治疗方法!

无意对该著名癌症中心说长论短,也没有那个能力。美国的许多医疗中心就是这么运作的,新的治疗方法的成熟壮大也都是经历这么一个试验过程。病人要看病医院没权力拒绝,尤其是那些国际病人。医院不会因为有钱不赚,更不会因为赚了你的钱,又没有把你的病治好而内疚 (就这一点来说,那些当初拒绝治疗的医院或医生更有些 “良心”)。对于那些靠保险公司支付的病人,病人愿意试用新方法,保险公司还不同意呢,美国保险公司支付医疗费用都是按事先约定好的项目 (code )执行的,  不是病人想怎么治都行。那些标准都是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法。

病人不应该迷信著名的癌症治疗中心,著名的癌症治疗中心也应该担起自己的责任。癌症的治疗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社会道义。从那个角度讲都不应该来者不拒!

临终关怀医院也是来者不拒,虽然他们的医术不是顶级,但“关怀”是他们的目的。无奈中透着人性的光辉。真不希望某些著名癌症中心把自己沦为顶级关怀医院。

临了,我又想起那位乳腺癌患者:绝望-希望-再度绝望,她经历了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路程。凑钱-花钱-没钱-放弃,她和她的家人又经历了一种什么样的挣扎。这一切又是谁在推波助澜 ?为的又是哪般 ?

网络图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西府纳言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各位关注。
大荣确 回复 悄悄话 乳腺癌美国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包括一些转移病例,至少可以显著延长生存期。楼主讲的例子说实话根本就没有进入正式治疗阶段,只是初步检查一下而已。两万美元治癌症就是在国内也捉襟见肘,何况来美国?不准备个三五十万美刀(也就卖套房)就别认真考虑来美治疗。资金不足,怪罪人家癌症中心来者不拒就有失偏颇了。假如你一开始就跟人家说自己就两万,人家也许真就劝你别治了。
四则旧舍 回复 悄悄话 建议先生去读Siddhartha Mukherjee, 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2011

读完此书,可能您自己对您“真不希望某些著名癌症中心把自己沦为顶级关怀医院”的评论会有所修改。
风娉 回复 悄悄话 癌症治疗是产业,是生意。来与不来都是病人自己的选择,且每个病人对医生都有不同的看法,譬如我母亲她就不相信医生,她的经典名言就是:

我不去医院,我知道自己身上的毛病太多了,若是去了医院,一定是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故我从来都不劝母亲去医院,因为劝不动,而是自己学着用中医给她治病,因为与母亲沟通充分,对病症的了解反而比医生来的透彻,治疗起来反而比较容易对症。医生都太忙了,大都没有时间与耐心去好好了解病人的病症,完全依赖数据与仪器设备,而这些冰冷的数字却完全反映不出人身上的气与血,还有命门之火,而这恰恰是治病的关键。
Fisherman8 回复 悄悄话 不让病人来也不对吧?和病人说, 没救了, 别来了?说到底, 是病人的选择。这个医院名气放在那, 病人已经人满为患, 不需要恶意的召揽病人。尊重患者和家属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恐怕也是最好的办法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