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我计划已久的多瑙河河轮游从捷克首都布拉格始发。这次旅行主要有两个愿望,一个是体验一下河轮游,一个就是看一看布拉格。因为多瑙河不流经布拉格,几乎搜寻了欧洲所有河轮游路线,最终发现Emerald Waterways新辟了涵盖布拉格三日的多瑙河河轮游。布拉格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这么说并不为过。除了早年结缘交响曲《伏尔塔瓦河》的缘故之外,还十分好奇电影《布拉格之恋》中苏军坦克车开进布拉格的历史背景,尤其是二战唯一未遭轰炸而整座城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神秘也一直吸引着我。布拉格的魅力,仅凭这些粗浅的文字和照片是难以描述的。欧洲古典的文艺气息融入时尚便利的生活方式,身在布拉格,整个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放松下来,什么都不想,只有融入其中。
为了多看几眼,提前一天抵达布拉格。一大早直奔旧城广场,登上天文钟塔楼,把脚下的旧城环视了N遍,泰恩教堂、国家艺术馆以及宗教改革先驱胡斯雕像尽收眼底。
在旧城广场上总能看见艺人五花八门的表演。如果坐在旧城广场的露天酒吧喝上一杯捷克啤酒或者苦爱酒,才算正儿八经地体验了布拉格的悠闲乃至欢愉的自在。
查理大桥是布拉格的象征,夜幕下的查理大桥多了一层神秘。桥上有三十座形态各异的雕像,但都是复制品,真品被收藏在国家博物馆。
布拉格城堡是世界最大城堡,站在城堡广场,可以俯瞰布拉格全貌。城堡大致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被总统府占用,其余为圣维塔大教堂和斯特拉霍夫修道院。修道院内的图书馆尤为惊艳,巧夺天工的壁画让我在那里足足逗留了两个来钟头。遇见一对日本夫妇站在图书室门口,竟然用望远镜寻觅某藏书的位置,日本人的精益求精早在当年留学时就已领教,然而这对极致的夫妇还是让我吃了一惊。
城堡内圣维塔大教堂是歌特式教堂的典范,比巴黎圣母院壮观,比科隆大教堂华丽。仰视着那些美轮美奂的彩色玻璃,不舍离去。
城堡内弗拉季斯拉夫大厅是最不像皇家大厅的哥特式大厅,空空荡荡,唯有华丽的拱顶给人印象深刻。在皇家大厅外偶遇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造访总统府,顺手抓拍了一张。在大教堂外还遇见另一拨中国人拍婚纱照,早就听说现在国内流行到国外拍婚纱照,终于亲眼见证了。
位于城堡边缘的黄金巷曾是贫民居住区,房间狭窄,简陋不堪。尽管如此,从这里走出了存在主义大师卡夫卡以及捷克著名电影导演卡斯达。卡夫卡当年的小屋现在是卡夫卡图书专卖店,店内墙壁到处都悬挂着他的画像。
离开布拉格的前夜,品尝了最难忘的美味晚餐,餐厅坐落在布拉格城堡广场,比邻总统府。身穿捷克民族服装的音乐人拉着手风琴也来助兴。夜晚的布拉格被神秘的气息环绕,宝石蓝的天空就像梵高的画作《星夜》,一样颜色的星空。
在伏尔塔瓦河另一侧的维谢赫拉德古堡是眺望捷克母亲河的最佳地点,而更吸引我的是捷克两位最著名音乐家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均安葬于此。伴随着教堂钟声敲响两位作曲家代表乐曲的主旋律,我默默地向两位大师致敬。位于市中心的瓦茨拉夫广场正是1968年苏军入侵布拉格民众游行示威的地方,如今,广场两旁商店林立,一片繁荣的景象,早已不见当年的沉重与动荡。
喜爱布拉格的理由之一是风格多样的建筑,几百年的老房子比比皆是,且原汁原味。即便加拿大当代建筑师设计的“跳舞的房子”伫立在老建筑群中,也并无违和之感。
布拉格的街牌号有点儿让人迷惑,一个地址会有一个以上的街牌号,并用不同颜色街牌区分,原因是布拉格始终保留着不同时代所使用的街牌号。从旧城广场通往查理大桥的入口附近有标示查理大桥始建年月日时分的一串数字,即1357年9月7日5时31分。布拉格的地铁车门不是自动开关的,上下车需按车门上的按钮,有一次我竟险些错过了下车。
捷克水晶器皿世界闻名,Moser是最知名的品牌。天文钟对面的这家店非常大,还有供顾客歇脚的长椅,坐在那儿看着往来顾客,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国人,店内熙熙攘攘,连服务员都聘会讲中文的。在布拉格街道常常会看到叫做“木棍”的捷克小吃,将面团一圈圈卷在长长的木棍上,放在火炉上旋转烘烤,烤好后撒上糖粉或肉桂粉,味道有点儿像北美的“甜甜圈”。
旧城广场旁的犹太墓地规模不小,大部分死于二战,墓地纪念馆整面墙壁刻着每位死者的名字出生地和生死日。犹太男婴在出生后第八天要行割礼,第一次见到割男婴包皮的整套用具,还有各种漂亮的银制骨灰盒。看来,犹太人不但会赚钱,还会把恐怖的事精致地做。
捷克,国土虽小,却像布拉格随处可见的古建筑一样,低调中自信,精致中高雅,在科技艺术文学等方面都有影响世界的建树,是欧洲第二大汽车生产国,盛产音乐家文学家艺术家,还有世界著名电影制作基地,就连我的那架捷克产佩卓夫钢琴,百年前曾与斯坦威钢琴并驾齐驱,是优越品质的象征。再见了,布拉格!如果将来有机会能住上一段时间,那是再好不过了。
附注:配乐为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