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维也纳音乐艺术的短暂熏染,游轮于次日凌晨将我们载到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布拉迪斯拉发紧邻奥地利和匈牙利两国边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两个国家接壤的首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这里做过匈牙利首府,先后有11位匈牙利国王在此即位,算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古城。
坐落在多瑙河岸边山丘上的布拉迪斯拉发城堡是最主要的观光景点,起初是罗马式的石头城堡,后来被改建为哥特式的要塞城堡,最后被增建成今天的样子,像倒立的方桌,四角的塔楼是方桌的四条腿。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未能登上城堡饱览整座城市的面貌。
布拉迪斯拉发主要由老城区和新城区两个部分组成。据导游介绍,老城于二战期间躲过轰炸,原因是深入德军的女间谍向当地反纳粹组织通风报信,才幸免于难。
老城中心广场的周边都是漂亮的历史建筑,其中以老城市政厅为标志性建筑,它融合了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绿色的屋顶配上金色的装饰,就像斯洛伐克人的民族服装一样,特色鲜明。
著名的水管工铜像也位于老城区,是本次河轮游的宣传照之一。铜像与下水道井盖合为一体,水管工的神态风趣又诡异,趴在人行道旁东张西望,引来不少游客与之拍照合影。
老城边上的这座教堂由十二世纪兴建的城墙环绕,斑驳的墙砖似乎在讲述着曾经抵御外来侵略者的坚持和沧桑。
登上老城城门的塔楼上,可以观察到城内城外的风吹草动。从老城这条主要街道可以望见城门的绿色塔尖矗立在老街的尽头,流连于街道两旁的酒吧、餐厅、古玩店以及时尚屋,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城门脚下。
不曾想到匈牙利著名钢琴之王李斯特曾在布拉迪斯拉发生活过多年,走在那条通向老城城门的街道上无意间看到这块李斯特故居的街牌,碰巧几个学生打扮的年轻人夹着书本从里面走出来,于是猜想故居如今莫非变成了音乐学院。神灵往往眷顾虔诚的人,我相信大师的灵气定能惠及这里的莘莘学子。
老城区有两个露天集市,一个主要贩卖食品,另一个主要出售手工艺品。这个食品集市上的奶酪像井盖、香肠像炮弹,硕大的体积让人好奇什么样的设备才能做出如此庞然大物。
吃过午饭,旅行大巴把我们带到当地农家参观,这是我们行程中最接地气的安排,就像中国的农家乐。这一路领略了不少欧洲的高大上,游轮怕我们吃腻了,给我们换换口味吧。我们造访的这户人家以种植葡萄自酿葡萄酒为主,房后有一千多平方米的葡萄园,男女主人是从企业退休的职员,他们退休生活的主要乐趣就是打理葡萄园。
有点儿英式庭院风格的花园,一面墙爬满了常春藤,烘托着错落有致的玫瑰红。在午后的阳光下,坐在摇椅上读一本书或斟一杯葡萄酒,这样的退休生活有滋有味啊。
男主人负责酿造葡萄酒,女主人擅长陶艺和手工,这些彩蛋都是出自她的巧手。不懂英文的女主人打着手势教我们在蛋壳和饼干上画图案,这三个心形饼干见证了我手力的一点点进步吧。
布拉迪斯拉发跟布拉格一样,古迹保持着原汁原味,与国内有些修整过的古迹相比,更像活着的建筑,有生命有感动。然而,从行人的精神面貌到新城区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依然可见苏联老大哥影响的痕迹。始终站在西方阵营的德国和奥地利在历史文化传承上没有断代,人文风貌一脉相承。对于生长在社会主义红旗下的人来说,格外好奇脱离社会主义阵营的捷克和斯洛伐克会有怎样的改变。那些辉煌的古迹建筑岿然不动、始终如一,而唯有人的改变才算得上真正的改变。此行我看到了当地人回归人性本身的自然与真实,还有远离所谓主义和斗争的愉悦与轻松。
附注:
图片拍摄于2015年6月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
配乐为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选自库布里克电影《大开眼界》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