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九松堂

故乡远,西风长,中文最难忘
个人资料
宁要中文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从马英九不敢再碰「桃花源记」想到的

(2016-05-24 11:48:34) 下一个

台湾最近很热闹。以其约为大陆60分之1 的人口,260分之1的面积,能在国际新闻版面上折腾出如此动静,一定有她的道理,至少是“蛮拼的”。

马先生八年期满,下台一鞠躬;蔡小姐卷土重来,蓝天变绿地。本来,在政党轮替渐成常态的台湾,这已经几乎不算个事儿,不值得大惊小怪。无非蓝绿交换主客场继续缠斗,继续磨练如何在中美两大山头间走钢丝的技巧,。。。就这点戏码,轮流上演罢了。不值得点灯熬油写文章。真有多余的灯油,不如用在探讨11月应该押“床破”还是押“稀拉里”更为划算。

不料,日前盆友圈转来一篇马先生2014年发在脸书上怀念母亲的悼文。回忆慈母一生的同时,更带出了中华民族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令人唏嘘。文字叙述平实质朴,孝子之情跃然而出。尤其提到“这次妈妈在加护病房的初期,意识清楚。探病时,我背「桃花源记」给她听,背对了,她点头;背错了,她摇头。我们重温了50多年前母子共享的快乐时光。现在妈妈走了,我不敢再碰「桃花源记」,深怕自己控制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人非草木,皆有父母,养育之情,岂能忘怀。

作为普通人,马先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家学渊源,家风严谨。曾经的热血青年,学经历傲人,是“威权体制”培养的“接班人”。是母亲和不少人眼里的“老实人”。谦和的谈吐加上俊朗的外表,也很有“杀伤力”。可惜,和许多“好人”一样,马先生这样的英俊“乖宝宝”,也错趟了“政治”的混水。。。打住!此时此地对马先生及其政绩说三道四有够煞风景。还是来看原文。

马英九的母亲秦厚修

【妈妈走了 明天就是母亲节 我们怎么来过生平第一个没有母亲的母亲节啊】

妈妈走了,走得平静安详。

她弥留之际,我赶到万芳医院加护病房,紧握着她微温的手,这一双把我养大的手,吻着她的脸颊,在她耳边低声的说:妈妈您好走,您的子女、媳妇、女婿、外孙都在您身边送您,爸爸会在那边迎接您,妳好好走,不要怕喔!我们结缘64年,来世再做母子,好不好?

我们接着用「生日快乐歌」的调子含泪轻声合唱:「谢谢妈妈生我,谢谢妈妈养我,谢谢妈妈教育我,谢谢妈妈爱我」。妈妈合上眼,告别了这个世界,享年94岁。

时间,是5月2日下午6点16分。

▲少年马英九(前左一)与父亲马鹤凌(前左三)母亲秦厚修(前左二)全家福

妈妈生长在湖南宁乡一个书香世家。父母知书达礼,她幼受庭训,从小聪慧善良,进小学前念过私塾,国学底子不错,又写得一笔娟秀洒脱的好字,有大家风范。妈妈小学毕业后,初中、高中念的都是长沙著名的周南女中与省立长沙女中。高中毕业前一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她亲身经历这一场艰苦惨烈的民族御侮圣战,自有刻骨铭心的感受,影响她的一生。

  

高中毕业后,她顺利考上中央政治学校(政大前身)与金陵大学,她选择前者。抗战时期,政校从南京迁到风光明媚的重庆南温泉,她也在此遇到法政系的同乡马鹤凌─我的父亲。妈妈年轻时美丽而有气质,会念书、字写得好、又喜欢运动,在学生领袖兼运动健将的父亲积极追求下,两人很快就坠入情网。父亲当时称赞她是「真善美的化身」。

民国33年秋,抗战进入尾声,日军准备反扑,重庆震动。蒋公号召「十万青年十万军」,父亲带头响应。当时妈妈至为不舍,但以国难当前,义无反顾,她在送别会上说了一句鼓励父亲参军的话,令人动容,也让我至今引以为荣:「历史上成功的男人,都是从战场上走过来的。」

父亲加入青年军不久,抗战就胜利了。父母带着大姊,回到湖南,二姊、三姊相继在长沙出生。民国37、38年父母两度来台湾,妈妈当时曾在台北一家餐厅当过会计。38年大陆局势改变,父亲应长辈与同学之邀,再回大陆西南作最后一搏,此行凶险不小,当时妈妈已怀了我,她忧心忡忡,仍然含泪送行。38年底父亲幸免于难,并设法救出在湘潭老家的奶奶,安排她与二姊、三姊在39年春来到香港。稍早,大腹便便的妈妈也带着大姊从台湾赶到香港与他们团聚,我就在那年7月出生于九龙。

当时父母都在九龙「荔园」游乐场打工,妈妈当收费员,爸爸白天在家做馒头,晚上到「荔园」去当茶房,奶奶在家照顾四个小孙子女,一家7口,每天只吃两顿饭。6岁的大姊每天走路送饭给上班的妈妈,妈妈不时典当外婆送她的首饰来贴补家用,全家生活相当拮据辛苦,但在乱世中全家人能够团聚,已经相当幸运。等了一年多,全家总算在民国40年10月来到台湾,先借住在桃园,半年后搬到台北市万华,在一个拼凑的大杂院住了11年,我的童年在此度过,小妹也在此出生。

妈妈天性善良勤俭,伺候老奶奶相当体贴,两人在家事上分工合作,情同母女,碰到爸妈意见不和,奶奶还常站在媳妇这一边。

我们家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小孩自然比较亲近妈妈。当妈妈调到石门水库工作的时候,就把读小二的我和小妹带去。白天我们到龙潭的三坑国校借读,下午回宿舍跟妈妈共进晚餐。民国47年的台湾,既无电视、计算机,电影院也少,妈妈就利用晚间,教我读《古文观止》。数十年来,每次回忆当时妈妈灯下课子的温馨画面,就感动不已。这次妈妈在加护病房的初期,意识清楚。探病时,我背「桃花源记」给她听,背对了,她点头;背错了,她摇头。我们重温了50多年前母子共享的快乐时光。现在妈妈走了,我不敢再碰「桃花源记」,深怕自己控制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

妈妈贤淑多才,照料八口之家,五个幼儿。白天上班,晚上有时还要兼课、做饭,十分辛苦。爸爸好客,常邀朋友小聚,妈妈因此烧得一手好菜,很受欢迎。还有不少人专程来吃她拿手的红烧辣羊肉。妈妈也会织毛衣、做衣服。家中有一台缝纫机,就是她贴补家用的利器。我们姊弟妹念小学、中学的制服,很多是妈妈亲手做的。当年父母的薪水微薄,妈妈能烧菜、做衣服、织毛衣,节省了不少支出。我初中一年级暑假,参加童子军露营,学会了做红烧茄子。回家后做给妈妈吃,她看到13岁的儿子居然懂得做菜孝敬妈妈,开心极了!也因为妈妈会做菜,我的四个姊妹不但能做菜,还会做整桌酒席。

妈妈非常孝顺父母,外公住在新店,妈妈那时几乎每个周末都去陪他聊天吃饭。外公去世后,妈妈即使膝盖受伤,不良于行,也要上坟祭拜。外婆当年留在湖南没有来台,1980年,政府尚未开放大陆探亲,妈妈思母心切,自己不能赴大陆探亲,只好要求旅居美国的大姊到长沙,探望30年不见的外婆和阿姨。大姊回台湾,带回外婆的思念和一件特殊的纪念品。外婆在民国72年过世,她们母女从民国38年一别,一生未再见面!外婆送的纪念品,妈妈一看就流泪,一直保存到现在。我们会把这件纪念品放在富德灵骨楼,永远陪伴妈妈。

妈妈做人厚道,乐于助人。小时候我们跟奶奶上西园路天主堂,常常领回面粉、苞谷粉等外国救济品。有一次我在大门口发现一位贫穷的老人在馊水桶中找东西吃,我立刻跑去告诉妈妈,她马上装一包香喷喷的苞谷馒头送给那位饿极的老人。看到老人感激的眼神,我很开心,也才懂为什么「助人为快乐之本」。

妈妈是一个国家民族观念很强的人。小时候,她讲给我听的床边故事,不是侠盗罗宾汉或白雪公主,而是鉴湖女侠秋瑾与革命党员徐锡麟从容就义的故事,她尤其喜欢讲述高志航烈士在浙江笕桥机场击落日机的英勇事迹。这是最鲜活的民族精神教育,我毕生难忘。

妈妈一直有一个梦,希望有一天,她的子女考上联考的状元,那时记者就会来访问她是如何教育子女,她一直在等这一天。等到民国59年小妹考上台大外文系,不是状元,以后家中无人再参加联考了,妈妈才断了念头。没想到我大学毕业那年,举办第一次预备军官考试,有不少人落榜。我幸运考上第一志愿海军补给科,还是台大这一科的第一名。有同学打电话来问我考上没有。我不在家,妈妈接的电话,告诉同学我考上了,还开心的加了一句「还是个小状元呢!」她的儿女状元梦,总算勉强实现了!天下父母心,令人莞尔。

▲ 马英九的博士毕业照

妈妈从我们小时,就教我们要勤俭、诚实、清廉、爱国;

要读古文、读英文、练毛笔字。病中跟我们笔谈时,她还写着:「你父亲和我, 一生不贪财」。家中建立勤劳奖金制度,鼓励做家事,养成子女劳动与储蓄习惯。妈妈做事低调、谨言慎行,我从事公职30多年,她从不介入我的公务。她给我的只有支持,没有困扰。父母都鼓励我们实践先祖父立安公「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的家训,父亲并手书「为善读书不忘家训,立身行道毋忝所生」对联,挂在客厅时时提醒我们。我们在文山区住了40多年,妈妈留给左邻右舍、市场摊商的印象,就是如此。

两年多前, 当我们知道了妈妈有肺部淋巴瘤的时候, 我很感谢大姊提出、大家一致认同的作法---我们要给妈妈最后的日子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今天,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说,我们做到了!

进医院的两个星期前, 大姊还带妈妈到台南后壁乡去看国际兰花展。只有最后的这三星期她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但她仍然非常幽默,和我们谈以前的趣事。我们要她做一个兰花手的姿势,她会刻意用两只手来做,还上下摇动,逗得我们大乐,病房常有笑声,完全没有受苦的样子。美青跟唯中探病的时候,安排元中从美国打电话唱歌给妈妈听,妈妈还记得元中小时候的招牌歌「小小羊儿要回家」,指定要她唱。每次美青和我去探病,我一定会亲亲她,陪她聊一阵子,再跟她击掌6次才告别。这段时间,四个姊妹轮流陪伴照顾妈妈,备极辛劳。医生们都赞许妈妈是最合作的病人─亲切而有教养。

妈妈走了,明天就是母亲节,我们怎么来过生平第一个没有母亲的母亲节啊?

妈妈嫁到马家70年,相夫持家,养儿育女,教忠教孝,含辛茹苦,她对马家的贡献太大了。她生前四代同堂,晚辈有38人,和乐上进,可谓福寿全归。她留给我们两件世上最宝贵的遗产─母爱与家教。所以,我们在她骨灰坛上刻的字是:

「厚德修身,一生忠党爱国;

慈母良师,永世难报亲恩。」

这是我们对妈妈最崇高的敬礼。妈妈,请您好走,永远跟爸爸作伴。我们结缘64年,但愿来生再续缘。
(英九 2014年5月10日)

附简介(来源: 中新网)

秦厚修出身书香世家

在台北市文山区兴隆路二段一幢白色单元楼的3层,现住两户人家,南面是马英九夫妇的“小家庭”;北面就住着“大家长”、马英九的母亲秦厚修。

他 们门对门、户对户,秦厚修有什么事情,开门叫一声儿子的小名“弟弟”,马英九就能应声而来。但关上门,他们又有各自的独立空间。两套房子大小一样,但室内 装饰迥异。“小家庭”是中西合璧,“大家长”的居所则显见浓郁的“中国风”:地地道道的中式古典家具,点缀其间的是各式精美瓷花瓶;因为姓马,客厅里摆着 一匹通体翠绿的玉马;一幅秦厚修画的水墨画,配上马鹤凌的题词,挂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

秦家是当地名门望族

1922年农历十月初一,秦厚修出生在湖南长沙宁乡县枫木桥乡双井村的一户大宅里,父亲秦卓,系国民党第11集团军机要师主任,母亲刘梦桃。

秦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秦厚修的爷爷是满清举人。青年时代的秦卓,上过岳麓书院,考入上海南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铁道工程系,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娶了家乡有名的将门闺秀、左宗棠得力助手刘典的侄孙女。

在 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秦厚修和兄弟姐妹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除了小弟因时局动荡,只上了中专之外,其他三个都是大学毕业。弟弟秦灿石,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的 棉花育种专家,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妹妹秦冰熙,在长沙第十中学任教;小弟秦效颇,在内蒙古冶金工业厅有色金属处工作。兄妹四人,四地相思,只能 寄情于诗文、书画。2005年,他们把这些作品结成了一本《淮海余音书画集》。

马英九父母三赴台湾

1941 年,秦厚修在政治大学与湖南老乡马鹤凌相遇,两人一见钟情。当时马家已没有往日的辉煌,马鹤凌的父亲马立安生前曾在一江之隔的湘潭县寺门前开了铁锅厂、米 厂、杂货铺。马立安去世后,家道中落,虽然衣食无忧,但远远比不上秦家书香门第的气派。不过,秦家父母还是答应了这桩婚事。1944年8月20日,秦厚修 和马鹤凌在重庆举行婚礼。

秦厚修的新婚岁月,几乎是在战乱中度过,做得最多的两件事,就是搬家和换工作。1945年、1948年和1952年,马鹤凌带着秦厚修三赴台湾,又两度离开,直到最后一次才安顿下来。夫妻俩和婆婆、五个儿女一起,住在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247号的青年服务团宿舍里。

为 了维持一家八口的生计,刚刚生下小女儿的秦厚修不得不出去工作。她做过“国防部总政治部股长”,1957年出任了“石门水库建设委员会组员”,1960年 又升至“专员”。直到马英九(五个孩子里惟一的男孩)逐渐长大,秦厚修做了一个果断的决定:放弃很有希望的仕途,全心全意相夫教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5)
评论
宁要中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iserman,德南苏北姥,十全老人,linmiu,诚信,雪中梅,噢颜颜, 金玉屋 的评论 :
马先生不愧是政治明星,虽刚刚落下,余光犹存,人气依旧。略一招呼,来宾云集。小站蓬荜生辉,无法一一谢客,小弟这厢有礼了。
细细拜读留言,皆有才有料,出手出口不凡。既有溢美之词,也有点到为止;既有一针见血,也有厉声痛斥;。。。作为曾经的政治领袖,相信马先生对此应早就习以为常,既不会喜出望外,也不会恼羞成怒吧。因为,喜也好,怒也罢,历史已经在那里,历史仍然在继续,明天太阳还是要升起。
Wiserman 回复 悄悄话 引: 【 linmiu 。。。那是因为他根本不想促统。。。】
===
这个大概你说对了!

所以我说马英九是一个混蛋!
德南苏北姥 回复 悄悄话 期盼马英九当选下一届全中国的领导人
十全老人 回复 悄悄话 大陆不是说只要统一什么都可以谈吗。马应该公开要求大陆民主化,把政治民主作为统一的前提。这才是积极贡献。
linmiu 回复 悄悄话 马英九如果是乖宝宝,那他绝对得不到总统宝座,权力之路需要一路的政治厮杀,联合纵横。最好不要以己度人。
如果说马在任期间没有促统,那是因为他根本不想促统,马英九和心腹金溥聪都是台湾政界的坚决反共人士,只不过马比较顾全大局,又在乎形象和姿态。他一上任开放大陆人赴台旅游,已是很大突破。
马卸任前不久又重申了一遍两岸政策:统一没条件,独立没必要,保持不统不独不武。战争没赢家,和平没输家。
这个宗旨两岸吵嚷一阵以后恐怕还得遵守。
Wiserman 回复 悄悄话 本人有大仁大智,又讲诚信,
所以骂马英九是一个祸害中华民族的罪人!

注意: 一个领导人的优劣,不只是看他个人的品行好不好,而主要的是看他的能力强不强。
马英九是缩头乌龟,民进党以攻击,他就退,太没用了。
诚信 回复 悄悄话 看待马英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仁不智者,就会说他是罪人,民进党里的很多无耻政客也是这样。
雪中梅 回复 悄悄话 欣赏好文,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家。平安是福。
噢颜颜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
对于政治和马英九本人都不太熟悉,不过,从介绍以及看台湾节目以及跟贴来看,我是讚赏马先生的从政,中国的现代政治家大多冒险,这种冒险多是一些不顾自己实力和少有考虑老百姓的现状的冒进,最后自己成了不良政客,最重要是老百姓受苦。
Wiserman 回复 悄悄话 马英九的父亲遗训是: “化独促统”,
他没做到呢!

他根本就没做啊! 是不是败家子一条?
Wiserman 回复 悄悄话 马英九是一个乖宝宝,适合做教师、公务员,真不凑巧,当了台湾的领导人,八年里,对中华民族的融合没有任何实质的贡献,他白浪费了八年,可以说他是一个罪人!
linmiu 回复 悄悄话 我几乎年年春节都要听马英九先生的新春祝词,既有现代意识,又有传统风范,温良恭俭让,那才是正宗的中国声音。
linmiu 回复 悄悄话 马英九一家人都标致俊美,轮廓清晰。
诚信 回复 悄悄话 非常感谢分享!

马英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政治家,堪称圣人。

一位非常伟大的政治家,正直,清廉,英明,一心坚守和发展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台湾。他对台湾的贡献很多很大,最大的贡献是大幅度改变了台湾的政治格调和政治生态 (political ecosystem)。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0568/201605/921930.html


金玉屋 回复 悄悄话 太守规矩了,即使大权在握,也成不了大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