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云

营养益健康,运动延生命;追求,自信,求新,恒心可助成功!
个人资料
chaly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追梦 (26)大学春秋- 你记得77届助学金好拿吗?

(2016-02-28 07:48:08) 下一个

6.5-大学春秋 艰苦的大学生活

 

七七和七八级的同学在生活方面有着很多的共同点: 比如家里相对的穷苦,钱较少,穿着比较简单,零花钱少,相当的依赖学校的助学金。同时,学校的条件也不太好,住的和吃的都较差。许多同学都依赖政府的助学金来完成学业。总之生活比较艰苦,亚昌就是这样过来的。

就拿宿舍来说,那个涌挤的条件是现代学生不可能想象的。亚昌的班有32位同学,其中二十六位男同学被分配在四个宿舍里。每个宿舍只能摆放四张单人床,上下架共有八个床位置,即最多能睡八人。如滿住的话,就真的一点空间都没有了。按分配,两个宿舍有七人,另两个有六人。每人有一张小小的3尺长的桌子,摆在下铺小床的前面。一个床位的长度要摆两小桌后,就不能放两凳了,所以一位同学只好坐在自己的床上。每人的东西往往是装在自已的箱子里。常用的放在床上。有一张床空位的宿舍,往往是放箱子和挂手巾或者少数衣服的位置。当然床低也是由于储放东西的地方。房间除了睡觉休息的的地方,还是吃饭和学习的地方。因为地方小和人多涌挤,除非下雨,一般是没有几位同学会在宿舍自修的。亚昌和他的学习致友一般都选择教室和图书馆学习。

除了住的条件差外,大体来说,大学生吃的也不好。 如果与农村伙食比,这也许不算太差,因为毕竟每天有两餐饭吃。而农村只有一餐饭而以。学校的生活有点像军队的做法,即大食堂煮饭,分饭,分菜,学生领饭。在第一和第二年,要求吃多吃少和选择饭菜的灵活性是受限制的。 但是到了第三年,有了些改变,用饭票领饭,有条件好的同学可以要多点饭和多点菜。同时,还可以开开小灶。方式是有些学生带来电丝炉,做点简单的东西如炒蛋和煮面条等,来改善生活。当然也部分同学到街上买吃。还有的同学的家靠近,还可以回家蹭饭呢!可是对亚昌来说,这些条件和生活都是可望不可及的了。

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亚昌在他班的同学当中算是比较穷的。所以,他一开始就希望能拿到较高的助学金。这事其实挺难办的。因为他班的大部分同学都来自农村,家境一般也比较困难,都需要助学金。而助学金又有一定的的限制,不能满足大部分同学的全助的要求。这给学生干部带来了困境和压力。因为亚昌是学生干部,所以在评定助学金时,感到有些为难。没办法,他只好和其他同学一样,把家里的情况如实反映,然后由班会评比,再报系里批准。结果是亚昌的助学金没有得到最高的,作为学生干部,不好意思和同学们争了。亚昌的助学金主要是用于伙食费用。零用钱还是从家里带点来,尽管那是很少的钱。但对他来说,要到外面饭店甚至小吃店去吃点零食那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因为刚刚结束了文革,又是文革期间长大的年青人,大部分同学的思想开放程度是不高的。亚昌他们除了繁忙的学习外,课外活动主要是文娱和体育。系里虽然也有文艺队,但文娱活动不多。只是每学期或者每学年有一次全校演出。那时有少量的跳舞如交际舞,集体舞,或联谊舞会等。亚昌从来都没有参与过,交际舞就更不用说了。可以想象,身为学生主要干部,都没有参加跳舞,说明那时的亚昌,思想还是比较保守,不然就是把时间都用于学习和工作了。

与娱乐活动相比,亚昌比较能花时间去锻炼。由于身体不是那么强壮,对单双杠之类的运动不太感兴趋,跑步才是他经常并坚持的运动。他对各种球类都有兴趣,由于天生和健康水平的限制,他的各项运动水平都是很一般。尽管如此,亚昌对每一项运动和每一节体育课都是很认真的。 例如,在学校运动会上,他代表本系参与1500米跑,尽管没有名次,也是够尽力的。 又如,在参加系里组织的各班级的篮球赛时,他在一次的蓝球比赛中把前右下牙都打断了,而且到市医院去拔牙再植入也不成功,造成了后来的用架桥法才补上呢!

大学的四年生活对亚昌来说是较为幸福和顺利的,是一种苦中有甜有乐的生活。时至今日,他特别回味这一段的人生经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chal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话里有话' 的评论 : 可以看出,你们大学的水平比一般的要解放。我想,大部分的同学是不会拿宁愿退下来。。。。毕竟上个大学太难了。
chal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ly' 的评论 : 你也算是较走运的。可能每个学校都不太一样吧,是的每人都有助学金,除非是自己不要。
chal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人間的盒子' 的评论 : WOW, 你是我们比较幸运的部分。
话里有话 回复 悄悄话 我们班上有一半是带工资的。因此,奖学金没觉得太难拿。伙食问题在于据理力争。记得当时吃“包伙”,整个一个陋习。的师傅们对“伺候”学生颇有烦厌。说是不浪费,把隔天食堂内部留的没吃完的剩菜全倒进新炒的菜里。文理科学生食堂都有这个问题。有一天,中午饭开后,大家一端菜那个馊,老远就闻到酸了咕唧的味,像臭泔水。大家一下炸了锅。几个文科班的班干部和学生会的干部都是一级的,于是大家共推三四个班干部和学生会干部端着菜盆就直奔校长家。有个班长还说:某某你去,别怕。如果学校敢就这件事开除,我第一个跟你到高教部打官司。大不了就不上了呗。这一烧火。几乎所有文科班(当时就只有77和78两届学生)都一致同意直接找头儿不跟那些搞后勤的咯嗦。学生中大多都是过来人,而且不少都在省部委里做过大秘之类。因此没客气就端着菜盆敲校长大门。正好校长在,问:同学们有什么事?一个学生代表说:我们想请您尝尝我们的菜。咣叽,一大盆白菜炒肉片就搁在了校长桌上。校长还真行,脸色一凛,大声喊:老伴拿双筷子来!就着大盆下筷子。这一尝,校长撩下筷子说“叫后勤部某某来”!一会儿后勤部长,管食堂的副部长,教务主任,各系一把手都来了。校长说:都到会议室开会。当时正在饭口,很多校院系领导都没吃午饭。很快校长宣布:1,下午各系停课,让学生会组织休息;二,食堂从现在起每顿包饺子;三,后勤部整顿,在两天里拿出改进意见,还要公之于众。4,废除包伙制,改饭票制,而且各餐厅食堂的饭票通用。食堂按受到饭票的数量给大师傅评奖金。这几招真管用。我们文科食堂一下成了全国高校后勤先进单位。反看理科食堂一直不见改。后来理科学生都到文科食堂用餐,反正,饭票通用,害得理科食堂改卖道口烧鸡来吸引就餐。八八年,我有幸访问北大清华还有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在中午饭口,只见学生人头攒动,拥拥挤挤,简直太少文明了。看来哪些学校的领导和后勤就没怎么改革。或基本是尸位素餐。这么简单的事搞了五六年,都没有变化。学生就餐还是那样,匪夷所思。据说现在都改市场制饭店制了,饭菜价格不菲,但总是有进步吧。说这段往事就是,中国人该争的还得争。你不争,官僚机构和它们的官吏是不会主动改变的。当时有人说,这些学生都是文革闹事分子,以后毕业,一个都不能进党政领导部门,据说还在高教部发了文件。那又怎么样。以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该哪里去就那里去。学生为吃饭闹一下,也要当作政治事件还要秋后算账。这就是党的能耐。现在又有人要树立党和领袖们的绝对权威。这才是真正动乱前的准备。我们在大学那事搁到今天,肯定就是一个群体事件。中国究竟是在走向文明进步呢还是又回到毛的文革和旧十七年,你们知道我指什么。
wly 回复 悄悄话 应该是好拿又不好拿.
我就是班上为数不多没拿助学金的人,原因是老老实实地填写了父母的真实收入,而班上有些同学家庭经济比我好很多的,但父母单位开的是假证明,所以或多或少都申请到助学金,那时奖学金很少.
不过当时伙食费是国家给,家里每月给我26元人民币,勤俭节省,觉得还蛮富裕的.
wly 回复 悄悄话 应该是好拿又不好拿.
我就是班上为数不多没拿助学金的人,原因是老老实实地填写了父母的真实收入,而班上有些同学家庭经济比我好很多的,但父母单位开的是假证明,所以或多或少都申请到助学金,那时奖学金很少.
不过当时伙食费是国家给,家里每月给我26元人民币,勤俭节省,觉得还很蛮富裕的.
人間的盒子 回复 悄悄话 那时候奖学金不太有,七七级几乎没有,三好学生之类有点点奖励多数都不是现金。

有助学金,是按家庭生活条件的,好象不少人得到的。

家里给我每月30元生活费,好象挺宽裕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