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云

营养益健康,运动延生命;追求,自信,求新,恒心可助成功!
个人资料
chaly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追梦 - (10)好好读书吧,73届的高中生有机会上大学了(上)?

(2016-01-04 18:34:58) 下一个

3.1 -73届的高中生读书真的很棒!

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推残着中国整个中国大地,同样的也推残着农村的教育。亚昌的中学阶段从学习掌握知识来说,是灾难性的。没办法,谁都是一样,白白浪费了最保贵的几年时间。

在文革开始后的几年里,国家己实行七年教育方针。也就是说,农村孩子有机会读书七年至初中毕业。由于农村的落后,父母对待子女的教育不重视,相当部分的孩子都没有读完七年,甚至不完成小学五年的教育。那时所有的农村中学都在本村完成。有的中学改叫农中,其实都一样。亚昌的中学就是在本村中学读完的。回想起中学阶段,似乎没有任何一样能唤起值得记忆的事情。当然阶级斗争,大字报,大批判,文斗武斗,忆苦思甜等除外。     

就是在这样的无事无知的“大好”形势下,从中央到地方,开始了复课运动。于1971年,亚昌与少数的一部分同学,通过考试,进入了公社的高中叫荣高。这个高中是全县文革前最好的高中,面向全县招生。可是到了69年后,已下放到城镇。因为是在县城,它改名为荣厢高中,招生对象也限于本公社荣厢考试通过的的中学生。

亚昌所在的73届只招收了两个班,每班60位学生。来自全公社的十九个大队。因为要经过考试,到校的学生都是较好的中学毕业生,因为中学生在这高中的入学率是5%左右的中学毕业生。亚昌的大队是比较大的大队,有几千人口,也只有十位同学。

因为师资力量是从原来重点高中留下来的,其力量是全县最好的。比如说,数学和化学老师是全省文革前的先进教师分别为罗和黄老师,各自都有30年教学经验。物理罗老师兼副校长也是大学毕业,也有20年的经验。他们的教学方法是全县公认的。这三位数理化老师的教的课应该是当时高中最重要的课程了。事实上,他们对73届的学生后来的考大学起来重要的作用。

亚昌在上高中前从没有讲过普通话。当时的语文老师是从省里来的。他讲普通话,用普通话教学。由于他普通话又带有很重的地方音,不标准,所以,开始亚昌觉得太难了。但他的知识渊博,文言文和古汉语较好。只不过大部分同学对对他的教课不是很热情,因此,学不到很多东西。亚昌的一点点的文学基础可能就来自高中这两年吧!现在,回想起来,亚昌的普通话讲的不准,与没有机会学习和没有机会讲有很大的关系。

政治课是由一位姓廖的老师负责。这位老师的课教的好,还是亚昌班的班主任。他既严肃,又比较懂得学生的心理要求,采用各种教育方法。他特别能使用正面的学习例子来管理和鼓励学生学习。 要求亚昌的班每年都要争取先进班。他对亚昌特别看好,特别支持亚昌的学习和班干工作。

小学和初中相比,这两个高中班的同学在学习上的竞争激烈。也就是说,亚昌的学习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没有什么对手了。例如当时的两个班中就有称为“三容”的三位女同学。这个名词是班主任给起的,因为这三女生在学习上名列前茅,考试成绩排名经常调换。亚昌在班上的学习成绩也相当不错,一直都能和前几名同学旗鼓相当。

当时全国的形势是有抓教育的象征。其原因可能是在七二年,有风声说邓小平可能会出来工作。这一说法于七三年得到了证实。学校里的老师们都在鼓励同学们好好读书,准备考大学。亚昌和其他同学一样,的确很真惜这两年的学习机会,比较艰苦努力学习,获得了不少知识。

生源好,老师水平较高,全国当时正在恢复上课,並有迹象表明中国政府正在考虑恢复高考,这些都影响着亚昌这一届的成长。所以亚昌这届高中生是自文革开始后的对学习抓得最紧的一届。据老师说,这一届是七十年代恢复高考前的各届中,也许是学到最多的一届。亚昌能有机会进入这所高中,很高兴,因为他知道,只要学好就有可能考取大学。后来的确被证实,这两个班的确名不虚传,高考恢复后不但“三容”考上了大学, 全班约30%的同学都在77届考上了。

除了学习好,73届的荣县高中学生在学工学农方面也是很棒的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