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游

踏尽山川,游遍江湖
正文

笑谈童趣,回忆小时候的外号

(2015-12-05 06:04:07) 下一个

周末,闲暇,松弛一下,心旷神怡。用完早点,先作个小句,抒发俺的舒坦和惬意:
 三个包子, 吃两;
 油条豆浆, 没洒;
 电脑前面, 艳茶;
 几曾回首, 奇葩;
 呵呵,呵呵,
 静观左右, 互掐。
 
话说昨天和小时候的朋友越洋通话,聊的话题是外号。
各位看官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外号一词,也可能无人无有外号。外号不是父母给的小名。外号,是他人根据对方的长相,特征,动作或语言赋予某人的,令某人不愿意接受的一个别称。外号通常是用来偏低对方,带有歧视和攻击性。在打架时外号往往是攻击对方的有效软兵器之一。


下面是几个记得起来的儿时外号。


先提起的一个小伙伴叫“大直棍子”。这小子高个子,瘦长但是有力量。踢球时别人撞不过他,脚底下狠,有功夫。他不喜欢盘球,追上球就是一脚,球能飞好远,砸到身上很疼。他说话也直,不拐弯抹角,所以,有人根据他这些特点,送一个“大直棍子”的外号。他虽然不喜欢,可是这个外号也不难听,也就半推半就的接受了。但是,无论如何,是个小伙伴们取笑他的外号,打架时别人喊“大直棍子”还会让他发疯的。


和“大直棍子”最不和谐的是“哑巴”。"哑巴"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哑巴,就是有点舌头大,话从嘴巴出来之前,一定要围着舌头转几圈。那个大舌头挡着气流,字拱出来就变了音。他有个口头语,每说一句话就要带一句“是不是”。大舌头在嘴里转不开,“是不是”让人听起来像是“细不细”。听到后这个口头禅,往往“大直棍子”就要补上一句:“细什么细,都比你粗”。然后,嘴架开始。小孩打架先互相叫外号,然后就上升到叫父母的外号,那也是小孩们给各方父母起的。最后,就是支架子,摔。这个时候,喊“哑巴”就比“大直棍子”有杀伤力,因为哑巴一词更难听。那个“哑巴”还有一个外号,叫“强巴”。强巴是一部反映西藏农奴翻身解放的电影。一个名字叫强巴的农奴被奴隶主割去了舌头,变成一个只会“啊,啊”的哑巴,我们那个大舌头的小孩名字叫刘建强,两者都有个强字,顺着名字,“强巴”也就成了他的外号。


另外一位小哥们得到外号是根据他的鼻涕。他每天的任何时候都拖着两条大鼻涕,黄色的。他很少把鼻子擦干净,而是当鼻涕从鼻孔里钻出来,延伸到接近上嘴唇的时候,他会用鼻子猛吸一口气,把两条鼻涕哧溜一下抽回去。当然,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不一会儿,那两条黄虫会再钻出来,到嘴边时他再收回去,反反复复,周而复始。所以,他的外号顺理成章的就叫“大鼻涕”。这个外号挺俗,后来,不知道那位文人墨客小哥们又给了他一个雅号,叫“长江黄河”,说两条鼻涕,一条是长江,一条是黄河。再后来,香港歌手张明敏横空出世,一首《我的中国心》唱遍中华大地,其中的一句“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旋律就成为这个鼻涕哥们的曲谱了。


说到雅号,还要提到另一位。59年到60年前后,中国流行脊髓灰质炎病毒,儿童感染后发高烧。烧退以后,腿就瘸了。我们周围就有一位。他一条腿正常,一条腿萎缩,走路一瘸一拐的。背后,小孩叫他瘸子,但是当面不敢叫,因为他的哥哥非常厉害,打遍周围无敌手,他总是保护弟弟,谁要喊瘸子,他就朝死处打。后来,有个家伙从学校学了算术,知道小数点如何表示,就用点点儿补零一词形容那条瘸腿走路的姿态,点一下,画半圆,再点一下,再画半圆,点那个一下是点儿,画那个半圈是补零。比起瘸子一词,这算是雅号了,不过就是太低级,现在看来就是拿残疾人找乐,不可取,非常不可取。


还有一位的外号叫“花屁股”。这个小孩屁股上铺满了疤痕。起因是当他还很小的时候,站在地上后倒行,谁知地上放着一盆刚刚烧开的水,他一屁股坐在盆里,从此,留下了一个瘢痕屁股,外号叫“花屁股”。小时候,我们都怀疑他的功能是不是烫没了,长大后,他儿女满堂。


此外,还有什么大结巴,老帮子,老耗子,黑煤球,疤痢眼,大豁牙,大腮,大肝 (因为得过肝大的病)等等,举不胜举,每个人都有一段故事。通过这些外号名字,各位看官也能大致猜出外号的出处,俺就不多说了。


外号是拿别人找乐时候用的,当初认为,它的功能除了贬低别人,气恼别人,占点嘴便宜外,并没有它用。可是谁能想到,竟然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提供几十年后俺们笑谈童趣,勾起回忆的资料了。


呵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红新 回复 悄悄话 我耳朵下长一个小疙瘩,绰号“多头”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小时候的外号,现在想起来挺亲切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