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
2015年华语娱乐圈最受欢迎的四大“老干部”向南都记者如此回答。
他们追求自在、自然、纯粹、舒服,那是繁花似锦后寂静凌晨里的心声,也是时间淬炼过的清醒冷静。
没有人会只喜欢“看上去很美”,无论是“老干部”还是“小鲜肉”,无论是花隔云端的经典美人,还是锋芒毕露的个性女子,他们都知道,只有被打磨过的气韵、姿态,才更经得起苛刻而长久的注视。
他们美丽却不懈怠,他们真实而明媚,他们希望我们爱他们的容颜,更爱他们的灵魂。是的,颜值再高,终究只是皮囊,要爱上一个人,灵魂才是关键。
这真不像“美丽榜”该说的话呢,美并不容易,但如何美得久一点,才是功力。
愿你所深深爱慕的那个人,可以陪你一直美下去。
我追求灵魂深处最自在的美。——— 胡歌
我觉得纯粹就是一种美,坚守自己内心的想法,
是一种很好的状态。——— 霍建华
我认真地做好我自己。
我觉得舒服,这就是美。——— 靳东
对我而言,美就是自然,
顺其人性的自然,顺其应有的自然。——— 李健
NO.1 胡歌 梅长苏之美
2015年是梅长苏的“造神运动”、更是胡歌的丰收年。
当梅长苏清风白衣,一叶扁舟从江上徐徐而来,就注定了搅动八方风云,让人迷了花痴的眼。
待万般尘埃落定时,胡歌已然涅槃重生,将出道十年的积淀一夜之间洗练而出,成就了属于自己的经典,并将男神的定义提升到了一个拥趸者性别相对平衡的新境界。
颜值再高,终究只是皮囊,要爱上一个人,灵魂才是关键。
美对胡歌而言并不陌生,他已经美了三十多年。红对胡歌而言也并不陌生,十年前他已遍尝一夜成名的滋味。2015年胡歌所呈现出来的变化是演员最难跨越的那一步。是从攀高峰到登顶峰的差别,是从“优质偶像”奔向“好演员”的差别,是从眼中开满繁华到眼底沉净如洗的差别。这一步之差,需要的不仅是天赋才华更是清醒的努力,只有挣脱躯壳,俯视自我,敢于挣扎,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匍匐前进,才有一线生机。这一步胡歌用了十年,他其实是个幸运儿。绝大多数演员穷其一生仍只是浅尝辄止或穷途无路,最终铩羽而归。
走到今天的胡歌,无疑可以美得更久一点。演艺圈的繁华常常是昙花一现,常青不易,要懂寂寥,知因果,会呼吸,沉到贴近生活的地方,向内而生,触摸自己才能感动他人。胡歌显然是真正明白的。2015年他展示了演技,也显露出谦逊、质朴、真诚的品质,观众知其珍贵。2016年胡歌要逆势而为,放缓步伐,读读书陪陪家人种种花草喝喝茶。希望他能找到自己的欢喜。一个能破开喧嚣寻找自己的演员,顶峰之后哪怕是凌寒峭壁,也可吟啸徐行。
颁奖辞:
2015是胡歌的“霸屏年”,《伪装者》、《琅琊榜》……他雄踞话题榜、横扫各类大奖、负责流量担当。十年前,我们憧憬着鲜衣怒马的“逍遥仗剑”;十年后,我们沉醉于月朗风清的“长苏回眸”。他将梅长苏这种史诗级别的“杰克苏角色”,推上了“中国古装第一型男”的宝座。一名演员到底要经过多少次锤炼,才能从“李逍遥”走到“梅长苏”?或许只有一个词能精准地传达———破茧成蝶。那是《琅琊榜》的片头,更是胡歌的隐喻。
胡歌---我追求灵魂深处最自在的美
过完圣诞就是新年了。对我而言,这两年的圣诞节因为《如梦之梦》的演出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相隔一年之后,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穿着同样的衣服,说着同样的台词,走着同样的调度,演绎着同样的角色,这种感觉好似回到了原点。
回望2015年的轨迹,就像画了一个圈。这个圈说重了是一顶王冠,说轻了就是一个气泡。许多人说,2015年是我收获的一年,得到了很多荣誉,到达了新的高度。在大数据的时代,我的成绩和所谓价值被具体量化,不可谓不精彩。在人生的舞台上,2015年的胡歌赢得了更多的掌声。回到《如梦之梦》的舞台,一切如故,连剧场空气中的味道都是熟悉的。在幕启戏开的那一刻,我和一年前的自己又重合了。这一年间发生的一切,在那个瞬间与我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感觉很纯粹。作为一个演员,不是在戏里就是在戏外,在现实与虚幻中往返穿梭。我时常会以此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如果某段时间我沉浸在戏里无法自拔,那一定是现实中的自己出了问题。显然,当下的我更愿意躲在梦里,不愿醒来。
或许作为年终的一篇自评文章,不该呈现出这样的调性。以今年的表现,得了便宜还要不爽?的确招恨。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我目前遇到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也是事实。最近几个月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要放慢节奏,留给自己足够的时间观察、思考、沉淀。在别人眼里,我总是逆势而为,但我认为这恰恰是我最大的优点,我不屑于看上去很美,我所追求的是灵魂深处最自在的美。今天《如梦之梦》散场之后,我问金士杰老师,“如果我们演的是一出喜剧,现在会是什么感受?”他说:并无两样。当时我不信,写到这里,我信了,你呢?
胡歌
2015.12.27凌晨3点40分
謝謝松松:) 是胡歌的美文:)
好在胡歌頭腦清醒,希望他能保持初心,不斷進步,呈現給觀眾更多好作品。
顶一个!
握手
在他这个年龄段,胡歌无疑是最优秀的。同希望他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那些不做功课就评论或访谈的只是为了傍胡歌的名推销自己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