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笔由墨

不想那玉堂金马登高第,只望能高山流水遇知音。
个人资料
正文

学运话千年,中国是鼻祖。

(2024-06-04 15:12:53) 下一个

说起学生集会,自8964后,人们多会首先想到89年的六·四。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的学生集会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

最早记载的学运发生在公元前542年,即孔子九岁那年,郑国学生在乡校批评政府。当时执政的子产以虚心的态度听取了学生的意见,但是否认了学生要求摧毁学校的建议。

西汉末哀寿帝元寿二年,即公元前1年,太学生王咸带领一千多名学生,抗议政府惩处官员棣鲍宣。

东汉桓、灵两帝时期,因宦官专权,太学生郭泰、贾彪、李膺等人与戚党联合,对宦官集团进行激烈的抨击。

宋朝的学生运动更为普遍,太学生陈东先后两次请求皇帝处死宰相及一些军事领袖,第二次随从者达数万人,虽然他和其他参与者被处死,但朝廷也有改变一些外交和内政政策。后来宋朝仍有五、六次类似的学生运动,更有罢课事件,也有老师鼓励或支持学生抗议政府的例子。

明朝的学生运动则卷入政党斗争的漩涡。

近、现代有据可考的学运是1903年4月,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举办的“抗议沙俄”集会。参与集会的中国留日学生包括黄兴、蔡锷、陈天华等著名晚清革命家。

民国时期著名的几场大型集会学运(青运)有:

【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學生游行示威,抗議巴黎和會上有關山東問題的決議,敦促當時的北洋政府不可簽約,要求懲處相關官員。

【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18日,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武力镇压请愿群众的事件。

軍閥馮玉祥西北軍(正式名稱「國民軍」)與奉軍作戰期間,日艦炮擊國民軍,而西北軍開炮還擊,日本等國認為違反《辛丑和約》,對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提出抗議。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共同在北京發動示威,是中國學生運動史上國共兩黨最早的聯合反軍閥抗議活動。學生進入天安門抗議帝國主義,要求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約。

【九·一八學潮】

发生于1931年9月至12月,高潮為12月17日南京的珍珠桥惨案,是中國學生運動史的重要一頁。

“九一八學潮”緣于“九·一八”事變後,時任國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長蔣中正拒絕對日本宣戰,而爆發的敦促政府出兵抗日的學潮。至12月17日僅教育界就有109起宣傳救國的運動,形式包括召開會議、請願遊行、通電、傳單、演講等。期间较大的几起学生请愿活动有:

一、9月29日,上海7,000餘學生赴北平請願,蔣介石接見。事发起因于9月28日國民黨中央在報章刊《告全国学生书》,「可戰而不戰,以亡其國,政府之罪也;不可戰而戰,以亡其國,政府之罪也;備戰未畢,而輕於一戰,以亡其國,政府之罪也[...]宣戰與否,此在信任政府之人民所不必問,負責政府所不宜答者也。外交盡應公開,軍事自有機密」。

二、12月5日,北京大學南下示威團300多人在南京遊行,首都卫戍司令部鎮壓,33人傷,185人被捕(當中32女生)。[6]12月9日,上海中統局特務綁架學生領袖。此事缘于11月22日,關東軍進逼錦州,11月25日駐國際聯盟代表施肇基提出國民革命軍退守山海關,劃錦州為中立區並由英法聯軍駐守以震懾日本(註:國際聯盟在12月7日決議放棄中立區計劃)

三、12月15日,3萬餘學生到外交部和国民党中央党部抗议,蒋介石派國民黨第四届中央委员蔡元培和陈铭枢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接见。接見時學生喊口號「国联是强盗机关!」,質問中華民國為何不退出国際聯盟,蔡元培指出「国联是帮助我们的,所以不退出」。學生不滿,陈铭枢被拉倒在地腳踢,蔡元培被劫走,拖行地上時頭破血流。部队鸣枪,蔡对学生说「你们别怕,历来运动枪要响一响,它不打人,我知道它不打人。」

學生被關押,監察院院長于右任和黨中央監察委員吴稚晖探視。以下按照親歷者楊鶴亭的記述。吴稚晖先开口:「今天我又给大家放屁来了,臭哩,愿意听也得听,不愿听也得听」。于右任入正題问「大家看愿走不愿走?」此時中央党部职员(学生称「小狗」)大呼「活埋他,枪毙他,掂刀捅他!」,学生於是回答「于先生既然叫我们走,您看我能不能走?我们走不了。」于右任護送學生走出,沒多久中央党部職員拿着棍棒追来,于右任向黨部職員又磕头又作揖,党部職員雖不滿于右任但也只好賣面子,並捶手頓足“哎呀,我们的党呵,我们的国民党呵。”

四、12月17日,各地3萬餘學生在南京市大遊行。先從國立中央大學(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整队出发,经中山路、鼓楼,沿中山北路,过湖南路和外交部(今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到国民党中央党部(今临时政府参议院旧址)。下午3時,游行至珍珠桥(今太平北路与珠江路交会处西北),學生不滿《中央日报》12月16日刊登評論指責學生由中國共產黨幕後支持,大肆破壞報馆。「平沪学生千余人捣毁中央日报大门、经理部、编辑部、排字房、机器房,继则纵火焚烧报馆,文件账册家具材料悉行付丙,且强阻消防队扑救,为此击伤工友10余人。」

下午4时许,首都卫戍司令部镇压。「7名学生跳后窗跃入珍珠河内,其中,上海文生氏英文专科学校学生杨桐恒头部、胸部被刺刀刺伤后,跌入珍珠河裡壮烈牺牲」。学生撈起屍体,勒着白帽边哭边走。

南京各校提早放寒假,18日凌晨军队包围國立中央大學,连吓带赶地对學生說“愿意回去的站在这边,不愿回去的站到那边”,最終外地学生被押到下关火车站送回原籍。

死傷和拘捕數方面,「行凶罪犯62人拘捕,其中38名沪生因系胁从,经讯问即行释放,余25名北平学生交法院也从轻发落,事件中仅1名去排字房捣乱的学生,闻宪兵开到,越窗跳河溺毙」[6],另一種表述為「1名学生当场被打死,30多人受重伤,60多人被捕」。死者杨桐恒(1906-1931),四川宣汉人,葬於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6]:《中央日报》于1929年2月1日迁址南京,初时地址不详,据有关珍珠桥事件的文字,可能是位于成贤街和四牌楼处。原位于位于中山路39号的原国民党《中央日报》社,是在1930年代,时任《中央日报》社社长的程天放到美国考察后,专门委托工程技术人员为报馆设计兴建的。

【一二·九运动】

中共官方认定的“一二·九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由中共北平临时市委的彭涛等人通过“北平大中学校抗日救国学生联合会”(简称“北平学联”)发动的要求“停止攘外必先安内、一致对外抗日”的学生运动。中共对之定性为抗日民主运动、爱国民主运动、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学生运动史重要一页。

非中共官方的“一二·九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的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上街请愿游行,以及12月16日北平市更大规模的学生游行活动,和1936年1月初“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还包括同时期受北平12·9、12·16游行的影响在全国20多个城市掀起的学生运动与社会响应。

中共执政后发动过多场运动,其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运动有两起——“红卫兵”和“六·四”。健在的亲历者众,就不着笔墨,班门弄斧了。

纵观民国以来学运,可以看出,北京是主要发源地。“九·一八學潮”发生在南京,是因为,南京是当时的首都,蒋介石先生在南京。但是,事件的骨干是由北京南下的學生组成。

“红卫兵”和“六·四”两次也是由北京的学生发起,然后祸延全国。

事不过三,“九·一八”、“红卫兵”、“六·四”已经三次,希望不要打破“事不过三”的俗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