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前言】
少小时就知道胡适先生,因为他是御赐的大右派第一人,记得好像如此,但第一大右派是没错的。及至经历世事风雨,有幸读了胡适先生的文字,觉得并不似57年反右时批判的那么恶毒,反而感到满是书生气,对一些事的看法有些幼稚,或许就是所谓的右派言论吧。
不论如何,胡适先生应该是位值得尊重的学者,虽然有些文人墨客的脾气。
今在同学群里看到一篇关于胡适先生评论毛泽东的《蝶恋花》的文章,阅后感到文笔不错。该文不是简单的评判对错,而是例举了事情的因果,即认可胡适先生的才学,也指出其在中国古典诗词方面的不足。是一篇很不错的评人论事的好文。
【原文】
毛主席发表《蝶恋花》,胡适读完后评价:真肉麻,没有一句是通的
来源:暮城烟雨遥
时间:2023-03-26
1957年,毛主席创作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见报以后风靡全国,得到了国内文坛的一致好评。
两年后的春天,胡适在海外读到了《毛主席诗词十九首》,评价说:“真的有点肉麻”、“‘全国文人’大捧的‘蝶恋花’词,没有一句通的”。
为了证明这首词“没有一句通的”,胡适甚至还跑去找了语言学家赵元任,结果坐实了这首词的押韵存在问题,就算照湖南方言来看也不押韵。
那么,胡适为什么这么认为,赵元任又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毛主席的原词,然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蝶恋花·答李淑一》赏析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蝶恋花》这个词牌是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是五句,要押八个仄声韵。毛主席这首《蝶恋花》上阕中的“柳”、“九”、“有”、“酒”,押的都是“有”韵,下阕前面的“袖”,押的“宥”韵。
因为相邻的韵可以通押,所以这五句都不算出韵。但是下阕后面的“舞”、“虎”、“雨”,全部押的是“麌”韵,以上是按照《平水韵》来说。
换成今人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上阕“柳”、“九”、“有”、“酒”的韵母是“iu”,因此下阕的那四个字的声母本来也应该是“iu”,结果作者押了“舞”、“虎”、“雨”押的是“u”韵,这个叫做“破格”。
填词的时候,有一部分词牌可以中途换韵,但是似乎不包括《蝶恋花》这个词牌。那么,这件事毛主席本人知道不知道呢?
如果毛主席不知道,那么可以说是“水平”的问题,如果他是知道而故意为之,那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事实上,在1958年12月出版的线装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里面,毛主席就针对此事做出过说明:“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
之所以出版“大字本”的诗集,想必就是为了方便一些老年读者的阅读。五十年代的老一辈读书人,旧学修养比较好,他们对填词格律的问题,往往一眼就能发现。
所以毛主席特别在词作前加上批注,告诉大家,词韵出格属实,但是为了不因格律而损害词意,没有进行修改。可见作为作者,作者本人并未标榜这首《蝶恋花》是完美无缺的。
1959年,胡适在海外读的也是《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但是他读到词的问题后,还要跑去找语言学家赵元任,才能确认这首词押韵存在问题,这就说明了两件事。
第一,胡适本人对填词,并不太懂。但凡稍微有一点填词的入门知识,都能看出来《蝶恋花》“破格”了。第二,胡适看了一本盗版书,因为他没有看到毛主席在诗集前面的批语。
二、胡适的诗词水平如何?
胡适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坛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学者,也是毛主席青年时代十分崇敬的一个人。
当初毛主席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时,胡适在学校里当教授,毛主席还去蹭过他的课。所以他一直以老师自居,称毛主席为“从前的学生”。
1935年,斯诺到延安采访时,毛主席告诉他,当年自己的确“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这是因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上有功劳”。
胡适是个思想家,也是一个文学家,不过他在诗词创作上的水平却很一般。当年他为了在国内推广“白话诗”,曾经撰写了一首《蝴蝶》,诗云: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这首诗直到现在还经常被人引出来嘲笑,观其写诗的水平,除了不用“俚语”、“粗口”,也就和流氓军阀张宗昌差不多。
为什么一位出生于清末的所谓“文学家”,在传统诗词上的造诣这么一般呢?这还得从他的个人经历说起。
胡适1891年出生,八岁读《水浒传》,十岁就开始读《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十五岁时就考进了公学,还兼职当“英文教员”。
十九岁留学美国,学的是哲学。所以如果你问他中国历史或者中西方哲学,他可以做出很漂亮的解答,但是提到传统诗词,就明显超出了他的认知。
做一个学者兼思想家,看待问题本来应该实事求是,公正客观,不过胡适却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在谈论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是带着情绪的,比较偏激的。
胡适曾经撰文批评中国人爱打麻将,他在文章中提到,清末的时候,中国麻将风行欧洲,当地的白人女性特别爱打麻将,结果欧洲男人联合起来抵制。
最终,欧洲男人终于迫使白人女性放弃了麻将这项娱乐活动,而胡适也以此来论证欧美文化的先进性。
胡适的“麻将亡国论”,全然看不到欧洲家庭妇女社会地位之低下。他们就连一项简单的娱乐活动都要受到男性的限制,国家政治更是没有机会参与了。
尽管胡适矫情又偏激,但是毛主席还是很尊重他。这是由于在二十年代前后,毛主席在《湘江评论》当主笔时,胡适也曾给予推荐与评价,夸他的文章“眼光远大,议论也很痛快”。
这样的评语对于骄傲如胡适这样的人来说,已经是很难能可贵了。后来毛主席想在长沙办了一个“工读互助团”,名字就叫“自修大学”,“自修”二字原来也是胡适提出来的。
不过再后来,二人的政见发生了分歧,各自的生活和轨迹也不相交,自然就疏远了。1945年傅斯年访问延安时,毛主席托他向胡适问好。
胡适得知以后非常高兴,于是就拍了一封很长的电报,想劝毛主席与国民党合作,在中国搞多党制。
胡适一向不赞同暴力革命,他认为共产党可以当第二大政党,然后通过多年的努力,像当时的英国工党一样,在议会上实现“选票”数量的逆袭。
胡适的电报在1945年8月24号从纽约发到重庆,当时正是重庆谈判开始的时候,毛主席根本就无暇回信。
等到当年十月谈判结束的时候,事情早已经朝胡适设想的反方向走去了,原来蒋介石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真正地“和谈”。
大概由于胡适的想法过于一厢情愿,再加上他一如既往的脾气固执,所以拖了两个月后,毛主席就忘记回他的信。没想到这件事胡适耿耿于怀,一直记了很多年。
1948年北平解放,毛主席托人找到胡适,希望他留在中国。结果他二话不说,跟着老蒋跑到了南京,然后又在第二年的二月,飞去了美国。去了美国以后,胡适还是很生毛主席的气。
再加上五十年代国内因《红楼梦》学术问题,展开了一场批判运动,溯源到了胡适,于是把他也批判了。就难怪胡适看到毛主席填的词,要“狠批一顿出气”了。
结语
胡适虽然是一个大学者,大思想家,但是他却是一个“很小气”的老头。他十几岁就熟读中国历史,同时也学习英语,还可以当别人的英文老师,后来留学学的也是西方哲学。
可见,胡适研究的领域一直不包括中国传统诗词。据说胡适与柳亚子曾是朋友,但是后来二人为了新文化运动翻了脸。
原因在于胡适认为搞新文化运动,就该把包括文言文和传统诗词在内的旧的文学形式一概打倒。但是柳亚子却认为:“所革当在理想,不在形式。形式宜旧,理想宜新。”
1945年,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横空出世,柳亚子是第一个站出来推崇的诗坛领袖。当时蒋介石的御用文人有攻击他人品的,但是却没有一个贬低他创作水平的。
即使是骂得最狠的尉素秋,也把毛主席比成了宋代的大词人柳永。假如按1945年算起,到1959年的时候,毛主席的词坛已经成名十四年。
十四年来,海内外文坛只有胡适一个人说毛主席的填词“没有一句通的”。究其原因,并不是真的因为这首词“完全不通”,而是胡适脑子里还有一些打结的地方,没有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