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国 美女怎样穿旗袍

(2015-11-27 16:20:37) 下一个

旗袍是民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服。旗袍虽然来源于旗人(满人)之袍,经过改良,已成为汉族女性与满族女子共同的服饰,在民国时期绽放出异彩,谱写了辉煌。

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喜欢穿旗袍,在很多场合下,她们都身着旗袍。尽管她们很小就在国外生活、学习,然而宋家传统的中国文化教育,培养了她们喜爱中国文化,爱穿中国服饰的习惯。

趣民国去民国  看看宋庆龄怎样穿旗袍

【图1,穿旗袍的宋家三姐妹】

1907 年秋,14岁的宋庆龄与小妹宋美龄踏上留学美国之路,先在新泽西州的波特温学校学习,这个时期她留有一张身穿素色旗袍的照片,直发梳向脑后,像个小大人。 此时的旗袍还保留着旗人之袍的宽大、直身的特点,将女性身体曲线掩藏在宽大的袍子之下。进入民国,旗人之袍发生了变化,面料也由厚重、多提花,装饰繁琐向 轻薄、多印花、装饰简约转变。

20世纪一二十年代初期,旗袍受文明新装的影响,出现了文明新装的喇叭 状的大袖口,袖口一般宽7寸,俗称倒大袖。倒大袖是这一时期旗袍的特点,1923年12月21日,宋庆龄陪同孙中山前往广州岭南大学演讲,孙中山勉励学 生:“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把中华民国重新建设起来。”宋庆龄穿着黑绸缎面料的倒大袖旗袍,脖子上围着一条格子围巾,襟口、袖口处都绣着一朵花。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宋庆龄在治丧期间,穿的丧服是黑色长袖倒大袖旗袍。1925年宋庆龄拍摄的一张照片,她所穿的旗袍是绣边缘的倒大 袖旗袍。

趣民国去民国  看看宋庆龄怎样穿旗袍

【图2,穿倒大袖旗袍的宋庆龄】

20 年代中叶,受欧美服装影响,原本宽大,没有腰身的旗袍开始收腰,长度缩短,旗袍的下摆逐渐上升,1924年下摆还在小腿,至1929年已升至膝盖,女性大 方地秀出她们的小腿,洋溢出青春的气息。不要小觑女性穿旗袍秀出的小腿,这是一个有别满清封建专制观点的,充满着开放风气的新时代社会观念。

旗 袍是宋庆龄一生钟爱的服饰,30年代,在上海,她所穿的旗袍有中袖、长下摆花格子的扫地旗袍,或者条纹图案的旗袍。1932年,英国文豪萧伯纳访问中 国,2月17日宋庆龄在上海莫礼哀路的住宅宴请萧伯纳,蔡元培、鲁迅、林语堂、伊罗生、史沫特莱应邀出席,宋庆龄在旗袍的外面罩了一件毛线编织的马甲。

趣民国去民国  看看宋庆龄怎样穿旗袍

【图3,穿花旗袍的宋庆龄】

近代上海的开埠,“中体西用”、“西学东渐”,促使旗袍西化。海派旗袍最大的特点在于对传统样式与西式服装的兼收并蓄。当时不仅把西式外套、大衣、绒线衫 穿在旗袍外,更采用洋装中的翻领、“V”形领、荷叶领,袖形则有荷叶袖、开衩袖等。到后来还出现了改良旗袍,结构更趋西化,一反传统地有了胸省、腰省和装 袖、肩缝,甚至加入垫肩以追求完美的身材。旧式的大襟和繁琐的装饰则逐渐消失了。旗袍面料棉布、呢类、纱罗应有尽有。某一段时间旗袍流行“透、露、瘦”, 于是就采用镂空织物和半透明的化纤或丝绸;其次,旗袍廓形修长紧身,尤其适应南方妇女消瘦苗条的身材特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海派旗袍,是一种既稳定又变 幻无常的时装。摆线高低来回更迭,稍不留神便会落伍,这种时髦确实是需要“追赶”才能及的。时尚是商业的催化剂,作为商业化大都会的产物,海派旗袍不仅顺 应社会心理,更切合商业利益。

宋庆龄身穿倒大袖旗袍
宋庆龄身穿倒大袖旗袍


   过眼烟云风靡沪上的海派旗袍

 上世纪30年代,旗袍在上海滩大热,从社交名媛到知识女性,无不对旗袍倾心。与过去的旗 袍有所不同,一来沪上名媛提出了西洋化的设计需求,二则经过裁缝的能工巧匠之手,申城旗袍的式样更为变化多端,款式更为层出不穷,演绎着独特的海派风情。

  明星亲自设计为旗袍“加分”

   先是流行高领头,领子越高越时髦,即使在盛夏季节,薄如蝉衣的旗袍也必须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头。渐渐,又流行低领头,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 低时,干脆穿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而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旗袍的长度更是两个极端,一会儿时兴长的,长到可以 拖地,连鞋子都看不见;一会儿时兴短的,短过膝盖。特别是开衩,大胆的女性把衩开到大腿根部,抬腿跨步,两条玉腿时隐时现,好在那时已有长筒丝袜为之遮 掩。相反,也有无衩的,女性穿上这种无衩旗袍,走起路来只好走着碎步,袅袅婷婷的身姿,犹如古典美人似的“云鬓花颜金步摇”!而这个时期旗袍最大变化还是 胸围和腰围,从原先20年代的宽身、直统的样式逐渐紧缩到贴身,有的甚至窄到要吸口气才能扣上纽扣,比现在的牛仔裤还要紧身。女性穿上这种紧身旗袍,“三 围”(胸围、腰围、臀围)曲线毕露,性感十足!

  由于旗袍能充分衬托东方女性之美,所以,一些电影明星和风尘女子挖空心思在旗袍上标新 立异。胡蝶喜欢穿短旗袍,但又不便贸然行事,她动脑筋在短旗袍的下摆上缀上三四寸长的蝴蝶褶衣边,短袖口上也相应缀上这种蝴蝶褶。而旗袍的长度缩短到膝盖 下,袖子也缩短到肘上,整个小腿和小臂就袒露无余。因为“蝴蝶”与“胡蝶”谐音,胡蝶穿的这身旗袍,时人称之为“胡蝶旗袍”。另一位电影明星顾兰君,大胆 在旗袍的左侧开长钗至大腿深处,同时又在袖口开了半尺长的大叉。这种“顾兰君式”的新潮旗袍,又立即成了沪上赶时髦女性的仿效。而著名“交际花”薛锦园, 在旗袍的四周镶上一圈光彩夺目的珍珠花边。当她先后在南京路大东舞厅和静安寺百乐门舞厅亮相时,人们眼睛为之一亮,薛锦园名声大噪,而她的这款“薛锦园式 旗袍”迅即风靡上海滩。

  当时爱美女性旗袍穿着方法多种多样,有局部西化,也有在旗袍外搭配西式外套。局部西化是指领和袖采用西式服装 做法,如西式翻领、荷叶袖、开叉袖,还有下摆缀荷叶边,或缀不对称蕾丝等夸张的样子,但这仅是明星和贵妇的社交礼服,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将旗袍和西式服装搭 配起来穿,在旗袍外穿西式外套、裘皮大衣、绒线衫、背心等,在脖子上系围巾,或戴上珍珠项链。

  不过,知识女性穿旗袍不是亦步亦趋,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最典型是女作家张爱玲。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张爱玲穿的衣服,基本上都在上海造寸时装店定制。张爱玲虽然也爱穿旗袍,但她不赶时髦,而是自己画出旗袍样式,交给造寸时装店裁制。

  “造寸时装店”得名张爱玲

   现在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知道,解放前南京西路上有这样一爿与“鸿翔”时装公司、“朋街”女子服装商店齐名的时装店,那就是“造寸时装店”。上世纪20年代 末,有个绰号叫“小浦东”的裁缝,从浦东来到上海(当时,浦东人习惯称浦西为“上海”)闯荡。先是在静安寺附近开了一间裁缝店。“小浦东”姓张,名造寸。 所以叫“张记裁缝店”。那时,在南京西路(当时称“静安寺路”)一带,像这样的小裁缝店很多。小浦东虽然初来乍到,但手艺高超。如他根据女性不同身材和体 态,能三裁两剪地把裙子做得尽善尽美。比如,小腿嫌短的,替她制作长裙大摆款式,起到遮掩腿部不足之效果;腰围粗、肚腹胖的,替她制作直筒裙,粗腰大肚的 缺陷就不明显了;胸部不够丰满的,替她制作开襟宽松裙,起到遮掩平胸的效果;如是身材矮小者,则进行整体设计,为她制作上下平衡的套装裙,从视觉上显得个 子高大起来;若是高挑的好身材,就锦上添花,为她制作高腰身的开衩长裙,显示女性亭亭玉立的身姿。总之,经过小浦东的裁裁剪剪和雕雕琢琢,凡是来做裙子的 女人都满意而归。于是,小浦东声名鹊起。上海滩上的名媛贵妇和摩登女郎纷至沓来。其中有红极一时的女作家张爱玲。

  那时,张造寸的裁缝 店已经搬到南京西路国际饭店附近,左隔壁是培罗蒙西服店。而张爱玲就住在南京西路梅龙镇酒家的那条弄堂内。她写作之余,常到张记裁缝店看张师傅裁制服装。 日子一久,双方稔熟了,张爱玲每次来店,总是有礼貌地先叫一声“造寸师傅”,而不像其他人那样直呼“小浦东”。有一次,张爱玲来店要求为她做一条大红裙 子,张造寸认为她身材瘦长、皮肤白晳,不宜穿大红色的裙子。但张爱玲坚持说:“我小时候没穿过好衣裳,所以想要穿得鲜艳夺目些。”于是,张造寸就替她做了 一条猩红色丝绒镶金丝的高腰长裙。张爱玲穿在身上,哈哈大笑道:“我这身红裙,真要妒煞石榴花了!”高兴之余,张爱玲忽然心血来潮,想要替张记裁缝店取个 好听的店名。张造寸问:“取什么店名好呢?”她胸有成竹地说:“我看你的大名做店名蛮好的。造寸,造寸,寸寸创造,把我们女人的衣裳做得合身漂亮。”张造 寸连连点头道:“到底是有名气的大作家,肚子里有学问!”于是,张记裁缝店就改名为“造寸时装店”了。

  “奇装异服”事件

   做了红裙子以后,张爱玲又有了新点子。她要求张造寸为她做一袭红色上衣,既要有中式旗袍味道,又要洋气点,她还亲手画了一幅全身着红装的自画像。张造寸 又一次劝她:“你全身穿红的,色彩太鲜艳了,不利于你的整体形像。”但张爱玲就是坚持要穿得鲜亮些,张造寸拗不过她,只好照办。不过,这件上衣的面料色彩 改为玫红色。款式为立领、窄袖、袖管长及肘间,斜门襟、镶阔边,盘扣、紧身、束腰。做好后,张造寸照例叮嘱张爱玲一句:“这是件古典式上衣,可与多种色彩 的裙子搭配穿,但切忌与红裙子为伍。”

  然而过了几天,张爱玲面有愠色地找张造寸诉说有小报记者写文章,说“张爱玲穿奇装异服”,有个 好事的漫画家还在报上画了一幅“奇装炫人的张爱玲”。张造寸听了哈哈大笑说:“张小姐,侬穿侬的红装,与人家不搭界!说句公道话,侬穿的衣裳不算时髦,更 不是奇装异服!上海滩穿奇奇怪怪衣裳的人多着呢,为啥偏偏盯牢侬?因为侬是有名气的作家,小报记者在侬身上找新闻!”张造寸的这席话,讲得张爱玲噗嗤地笑 起来。

  近代上海的开埠, “中体西用”、“西学东渐”,促使旗袍西化。海派旗袍最大的特点在于对传统样式与西式服装的兼收并蓄。当时不仅把西式外套、大衣、绒线衫穿在旗袍外,更采 用洋装中的翻领、“V”形领、荷叶领,袖形则有荷叶袖、开衩袖等。到后来还出现了改良旗袍,结构更趋西化,一反传统地有了胸省、腰省和装袖、肩缝,甚至加 入垫肩以追求完美的身材。旧式的大襟和繁琐的装饰则逐渐消失了。旗袍面料棉布、呢类、纱罗应有尽有。某一段时间旗袍流行“透、露、瘦”,于是就采用镂空织 物和半透明的化纤或丝绸;其次,旗袍廓形修长紧身,尤其适应南方妇女消瘦苗条的身材特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海派旗袍,是一种既稳定又变幻无常的时装。摆 线高低来回更迭,稍不留神便会落伍,这种时髦确实是需要“追赶”才能及的。时尚是商业的催化剂,作为商业化大都会的产物,海派旗袍不仅顺应社会心理,更切 合商业利益。

 
窄身旗袍让阮玲玉的身材更显婀娜
窄身旗袍让阮玲玉的身材更显婀娜
张爱玲(左)与姑姑合影,当时她身穿的还是较老式的旗袍
张爱玲(左)与姑姑合影,当时她身穿的还是较老式的旗袍
胡蝶引领了一代旗袍风潮
胡蝶引领了一代旗袍风潮
上世纪20年代末,南洋兄弟烟草广告,署名之光(谢之光)。发式袖端仍带20年代余韵,整件旗袍的风格已开30年代的先河
上世纪20年代末,南洋兄弟烟草广告,署名之光(谢之光)。发式袖端仍带20年代余韵,整件旗袍的风格已开30年代的先河

编辑转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满池娇 回复 悄悄话 真的都好美!
谢谢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