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起半边天的女性
--读狮子羔羊的《静之若仪》
By 暖冬cool夏
认识狮子羔羊是通过网友Once-always, 在我们对她作品共同欣赏之余,让我也开始关注他的博客。记得初读狮子羔羊的博客时,被他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感动涕零,所以当后来看到他开始写以母亲为原型的长篇小说《静之若仪》,就不自觉地跟读了起来。又因为一句不经意间的替小说写评论之托,断断续续地跟读了三年。今日为了写评论重又完整地补了一些课,发现为一部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作品写评论絕非易事。就此写上几段,权当交差,如果失之偏驳,有不当之处,还敬请作者谅解。
小说《静之若仪》以江南王姓家族为题材,讲述他们家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盛衰和沉浮。 主人公静仪是这个大家庭中的小姐,从呱呱坠地之际便没了父母,一直由兄嫂、姨妈扶养长大。大户人家出身的静仪受过良好教育,知书达理,顾大局,识大体,为人宽厚仁慈。新中国的到来把她从一个大小姐、一个大学生,改造成吃肥肉抡大锤的劳动人民、锅炉工人。社会的磨难更是造就了她刚毅不屈的个性。为了家庭,为了生计,她牺牲自我,忍辱负重,在丈夫长期体弱多病休养在家的情况下,一个人扛起生活的重担,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将三个孩子抚养成人。这样一位与命运抗争,自强不息的女性,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环境中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是一代妇女的写照。而中华民族就是有千千万万个像静仪这样平凡又伟大的女性用不屈的脊梁撑起了一个家,一片天。
写一个家庭离不开时代和社会背景。像很多长篇小说一样,这部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把小家庭放入大时代中,通过家庭个人的命运和遭遇写历史变革变迁,以此来折射时代。小说的时间和地域跨度非常大, 静仪八十多年的一生,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都在作者的小说范畴里。从民国军阀、抗日,铁蹄下逃亡的百姓和血流成河的南京大屠杀, 到土改,大饥荒,合作社,文革等等,以及后来的国门开放,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一一在作者笔下铺展开来。它是一本小说,更像一副恢宏的历史画卷,将斑驳的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 小说中静仪儿子正璿的出国留学、工作,更是把小说的地域性从中国南京拉到世界高科技中心硅谷,拉到美国北端的明尼阿波利斯,把海外华人生活的一面也借机展现在读者面前。
就像作者在他自己博客里所说的,为了写好这本小说,为了书中的人物故事,为了再现真实的历史,他做了大量的采访录音工作,打碎揉进各个熟悉不熟悉的人物故事, 同时做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研究和悉心查询, 以求历史的可靠性,人物的真实性和随之而来作品的可读性。 无论是江南习俗的描写,童趣民俗,一张八分钱的邮票,五分钱的一颗糖, 采莲藕,腌咸菜, 还是后来作者描述的高考、简略的大学生活, 古城南京,都让我一个跟作者同时代、在江南长大又在南京生活过几年的读者有很强的带入感,认同感和怀旧之情。
就整本小说而言,上半部的内容紧凑,围绕着王家和静仪这个主要人物展开,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贯穿其中的史实丰富,虽然个别地方大段的史料让人有读教科书之感。小说最后三十章的情节设计有待商榷,作者花在正璿这个人物故事的笔墨有点多,有喧兵夺主之嫌。正璿这个人物写得真实可信,但是他的有些行为理念与传统的中华文化道德规范有些出入,难免会遭到一些非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主题。但是,瑕不掩瑜,小说在没有刻意渲染静仪这个人物的前提下,以自然流畅的笔触娓娓道来,把丰满真实的静仪推到读者面前,同时赋予了小说的历史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英国作家毛姆在他的《月亮和六便士》说过这样一句话: (写作的) 奖赏在于写作过程中的快乐,心灵的释放,而不去追究褒贬,成功失败与否。写作是件苦差事,尤其在当今快餐文化时代,多媒体充斥市场,占据人们生活心灵空间。文学的作用似乎在走下坡路,读者群在缩小,人心的躁动让很多人不愿意静下心来读小说,更不要提写小说了。但是,还是有不少像狮子羔羊一样的作者,倾心笔耕,孜孜不倦,乐在其中。 作者三年的持之以恒,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几乎每星期雷打不动,连度假都不忘写上几笔,这样的毅力和精神让人钦佩。也正是这样的坚持让作者如愿完成了他的"为难为之为,举难举之举"。 在他高高举起静仪这个人物的同时,寄托的是对母亲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用文字把母亲的形象永久地隽刻起来,留传于人世。
能透露一下静怡及儿子的原型么?也许这并不重要,小说已经让主人公流芳百世了 :)
谢谢暖冬和OA的书评,从虚实不同角度让读者快速拎清故事的来龙去脉,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