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美味菜肴了,可是当你听说三文鱼洄流产卵的过程,并且亲眼所见,那兴趣和探求就比品味美肴多得多了。而为大多数人更为关注的是从鱼的出生、成長、流入大海、再迴游至出生地,产卵,死亡这趟艰难凶险的生命旅程。虽说这样艰辛的生命轮回固然是生物一种天然的习性,但是当你亲眼目睹就会无不感到悲壮和赞叹。它们的凄美惨烈的一生,也就是生命轮回的过程给了人们无尽的遐想甚至是启示。
北大西洋 三文鱼属于鲑科鲑属与鲑科鳟属 ,也称大西洋鲑,最著名为挪威三文鱼,在鲑鱼中算是比较上等的品种,而太平洋的三文鱼与大西洋略不同,属于鲑科大麻哈鱼属,产卵后周身通红。太平洋鲑以阿拉斯加和英格兰海属最好。
每年的八至十一月,是三文鱼回流的时间,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三文鱼在北美洲东西两海岸的千百个河流小溪内,奋力地逆流而上,在跳跃石阶时被跌落的遍体鳞伤,经过数千公里找寻它们初生时的河流源头,在河溪中产卵,完成使命然后平安地死去。
这是一个仅一万六千居民名叫Port Hope 霍普港的小镇,大西洋的鳟鱼和三文鱼在产卵季节相继来到这里。
即使是在周末和观看鲑鱼的季节,除了停车场地拥挤些仍然显得格外安静。
小镇街景。
这条名叫Ganaraska (卡那卡斯卡)的小河,看上去是很不起眼的一条河,它的下游甚至可以说就是一条浅溪,流向安大略湖。两边是居民住宅区。可是每年洄流的鳟鱼和三文鱼约有两三万条。是最好的鲑鱼洄流观景点。
河水很浅,河床是碎石,从北向南地势渐低,并且看到一个接一个的石阶,但流速很快,河水顺流而下至安大略湖。
从海洋和湖泊到小河是逆流而上的,鱼儿需要不断地从水面上跃起,闯过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急流险滩,它们的产卵地一般靠近淡水河的源头,相对而言地势较高。
卡那拉斯卡河以虹鳟鱼(Rainbow Trout), 银鲑(Coho)和国王鲑(King Salmon)最常见,属于咸淡两栖鱼种。秋天是三文鱼产卵的季节,来自大西洋的三文鱼浩荡荡,千里迢迢,历经千辛万苦开始了为繁殖下一代而进行的死亡之旅。洄流的路线是从大西洋沿圣劳伦斯河进入安大略湖,然后逆流北上,游向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溪流,也是它们各自的出生地,鱼儿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家哪怕是很小的河汊,哪怕从未见过它们的上一代,因为他们的父母在产下卵后很快就死亡了。
成群结伴而行, 且不说海洋到淡水湖河的路程有多长,就从入淡水河湖到达他们出生地就有一千多公里长,从这时三文鱼就停止了进食, 能量全靠以前在海水中储存的脂肪和蛋白质維持生命。平均每天游30公里,约二十来天。
激流勇进,奋力向上。
河滩很浅,鱼鳍已露出水面,鱼身极易与石头摩擦,造成创伤。
短暂的休息。
据渔业海洋局的统计,每对三文鱼平均可产下四千粒鱼籽,经过一冬的飞鸟啄食或其它的鱼类吞食及别的原因损耗,来年春天约有八百条被孵化小鱼成活,在游向湖泊和大海的途中又大量被伤害,大约有二百条可以到达大海。四年之中人类渔业的捕捞,凶猛大鱼的吞噬及其他原因,能够返乡洄游的只有十条,而最终到达出生地的只有两条。也就是只有两千分之一的比率能够返回老家。
但是不管遭遇多少险阻都要完成一生的使命,即使以生命为代价,也要返回出生地繁衍后代。三文鱼的生命轮回就是这样艰辛。
三文鱼的生物习性一生充满传奇,它们的上一代会在一个固定的淡水河或产卵,完成一生的使命后,很快就会死亡。小鱼在出生和生活一段时间后,一般一到两年游向大海。再在海里呆上三四年,长大成熟后,又要回到出生地的淡水地来产卵。它们有强烈的认祖归宗特性,如果人为地把它们移到别的水域,它们往往不能生存。这是很奇怪的现象,也引起了科学家及普通民众的兴趣。
最让人好奇的是他们怎么会认识回家之路的,从茫茫无边毫无标记特征的大洋再穿越数千公里到淡水湖河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旅途。而它们从未迷路,准确地到达他们孵化的地点。
鱼类学家一直在研究探讨这个问题,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地球磁场可以导航鲑鱼,虽然全球各地的磁场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三文鱼以自家磁场作为地图来确定它们的所在位置,就好比记住了自家道路街巷的门牌号码,使得它们洄游到产卵地点。
所以鱼儿在穿越了数千公里海洋后,能够准确地记得幼年首次进入海洋的磁场环境。当它们到达成熟期,便开始寻求具有相同磁场的海域。
科学家们还猜测三文鱼似乎有感知太阳偏振光的能力,使用太阳作为指南针而回归。实验则证实三文鱼可能是通过嗅觉来识别家乡气味的。通过次声波跟踪分析海滩的浪花,研究者还用萤光喷射幼鱼和电子标签记录,可以准确测出它们洄流到原出生地。
面临着一个个石阶,这时鱼儿会休息片刻,蓄积力气,看准方向,然后一鼓作气跳越上去,但是并非个个都有此幸运,大部分都徒劳无益,然后再作一次次努力,直至跃上。
已接近石阶的一群鱼。
就这么不算高的石阶,也颇费气力,往往要数次才能越过。
那跃不上去的 ,或是不幸跃到了岸上,就成了其它动物的美食; 再有与石头碰撞,伤痕累累,或受到其他动物的伤害,经常死在河滩旁;即使不是这样,很多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就耗尽体力而死亡。
河岸边死亡的鱼。
一条受伤的鱼,腹部鱼鳞被蹭伤了,仍然奋力向上。
在三文鱼向上洄流的地方,人们人道地在水坝边下方凿洞,开通鱼道,或是在水坝旁另辟水路,改道让鱼儿顺利上游。有些在水流稳定的区域,建了圆滑的金属板面台阶,这样即使鱼儿跳跃不成,也不至于重重掼下导致遍体鳞伤。
Corbett's Dam 大坝的河水顺流快速而下,水流湍急。
在越过一个个石阶,冲破了一道道艰难险阻后,向着大坝方向再作最困难的冲刺。
水坝上观看的人群。
已经看到在坝最左边的下三分之一,人工开凿了一个出水口,以方便三文鱼能越过大坝,游向他们的最终目的地。
对准鱼道口,等待捕捉镜头的人们。
能成功跃入鱼道而又不被急流冲下来的三文鱼,实属凤毛麟角,有的是跳错了地方,向大坝的最高处跳去,重重地又跌入水里;有的撞到了水泥坝上,被弹了回来;有的已跃了上去,又被滚滚而下的水流冲了下来。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失败,遍体鳞伤,坚持不懈,只有少数力经残酷磨难,侥幸终获成功。
而大多数竭尽最后的气力,最终无力跳跃成功,客死返乡途中,永远到不了他们的家。纵然终究是死,仍然是望乡遗憾。
就像鲤鱼跳龙门那样。
其实观看的人们心情也随着鱼儿的跳跃紧张而忐忑不安。如果跳过去了,一阵欢呼声不约而同地爆发出来,如果没有,又是一片惋惜声,“加油,努力”用不同的语言同时喊出,在这时,每个人想表达的心情都是一样。
想捕捉一个跳跃成功的镜头并非容易,经常要等五六分钟。
洄流期间的规定是严禁捕捞的。当然也有少数不守法者。但是因水流浅缓,它们还会遇到鸟类和其它动物的攻击,如果再躲过这一劫,就基本大功告成。
越来越多的鱼涌向闸口,绝不放弃最后的机会。
三文鱼的产卵地一般都是在上游水面开阔,水流平缓,阳光充沛的池塘或峡谷。到达产卵地后,就会不顾一路上的疲劳,用尾鳍来回拍打沙石,成双成对地在水底挖坑,产卵受精,之后又拍打沙石把卵埋好,这时的鱼已经遍体鳞伤,耗尽了生命中的一切能量,雌雄鱼都会因筋疲力竭而双双死去,从而结束了这个只为繁殖下一代而进行顽强生命中的最后一刻。
能够越过大坝后的三文鱼,它们是幸运的,同伴的百分之八十再没有机会返乡认祖,它们把遗憾留在了千里迢迢的大洋,大湖和河溪沟汊的途中。
上游平静的水面,该休息一会啦。
来年鱼卵和孵出的小鱼苗如果逃脱了鸟类和其他动物的吞噬后将会重新回到海洋,长大之后,它们又会沿着上一辈走过的路成群洄游,在溪流中迎接新一代出生,又在溪流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只是生命的种子又重新回到那片湖泊和海洋中,开始新生命的轮回,重复同样的磨难与艰辛,继续完成自己悲壮一生!
许多人在看完鲑鱼回流后,短期内都不愿吃鱼了。而且都感慨万千,如果你在人生中遇到艰难困苦时也不仿想一想三文鱼的生命循环过程,来激励自己的意志与品格。
谢谢潇潇来访。
谢谢。是的,短期内不再愿吃三文鱼,而且看到捕捉三文鱼的人特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