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朋友转发来一文,题目是“富贵“。文情並茂引经据典,文题主轴是富不一定贵,贵不一定是富。特别以如今中国大陆的爆发户人群的种种不良素质为依托,並且例举西方人日常禮貌方面上的优点,比较之下倒也多是实情。
早上起来也许精神清爽,突然感觉富贵一文似乎多了一些什么,也少了一些什么似的。多的是洋人样样都好,中国人啥都糟。少的是为什么, 为什么不问问中国庶民素质不良的原因何在?也不问问欧美人的优点是表里一致的吗?也不问问一些崇洋媚外的心态是不是常有以偏概全或一知半解之嫌?
小时候在平津生活,人们彼此都有打招呼的习惯。在天津口头上对男人家的称呼是“二爷“。而家父排行第二,因此我一直以为家父认识的熟人真不少。稍后年纪略大时与最小的六叔出行时,人家也是称呼他二爷。与家母说起这事时,知道了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彼此打招呼的意义,既使陌生人之间点个头,说声“借光 、勞驾、或费心,等等日常基本礼貌的用语,都是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份。至于一些特殊或在偶发场景时习惯礼让语,譬如,您甭客气、借您吉言、您先请便、等等也都是每天身边的听到用到的常用语言。不同的是,那个时候很少有人直接用谢字对不起等片语来简括应有的礼貌表达。
在平津一带的少年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一切,给后来的岁月中留下了无法泯灭的温和善良的言行标准。1948年到1964 在台湾,随后至今浪迹海外的日子里,这见闻所及与对不同文化社会的比较,只能空嘆:太不一样了!无论中外为人处事之道本应有一定的准则,但时至现今,无容置疑的是,因时因地因人而蜕変, 甚至好坏对错,也因环境不同而颠倒是非。
持平而论,哪个社会或国度能说它自己是完美无缺的?不要说亿万人口的中国有说不清大小问题,即使不少中国人所憧憬的美国社会,也一样问题重重。最近几天引起喧然大波的美国最高领导人令人乍舌的种族歧视言论暂不多談,就说每年伤亡四万多人的枪击事件,又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呢?走在西海岸几个主要大城市闹区附近街道上,不时闻到的尿骚臭之余,还得必须隨时留意人行道上赫然出现的粪便,不论是人的还是狗的,这些如今在美国生活中极致的事实,是个人的素质出了毛病,还是整体的美国社会发生了大问题?
站在这山看那山高的心态是可理解的,但以偏概全就是謬之千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