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壶清茶,一卷好书,一缕清风,一抹阳光。
从国内背回来两箱书,价格上好似占了便宜,慢慢充实我的书架。
家里的书房是顶天立地的入墙书架,嫌不够,在地下室又添了一面书墙。
小时候家里的房子没有专门的书架,是嵌在墙里的那种,长方形,中间有隔板,类似现在的入墙书柜。每个房间的门背后都有一个,满满登登地放满书,全套《毛泽东选集》和《世界地理》上中下三册外,还有好多像《皖南事变》的革命回忆录,繁体竖列的古典四大名著,那个时代的《红旗渠》等农村体裁应时作品,苏联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古丽娅的道路》、高尔基等。
姐姐最喜欢的是《红楼梦》、《镜花缘》等古典作品,而我最喜欢的是《红岩》、《青春之歌》、《林海雪原》。憧憬那些充满理想的革命生活,幻想有一天也会有这样的人生,为了崇高的信仰而奋斗。在爱情上,却不由自主感动于保尔与冬妮娅的纯洁初恋,小资些的。
那个时代,自家藏书并不多,我们家得益于爸爸曾经在省出版社的工作,已算不少。
市图书馆是主要阅读来源,书也不多,为了等一本《简爱》,需要耐心加运气。
后来的大学图书馆就相对丰盛了,正赶上文艺复苏的时期,很多时间都泡在那个略有潮气的窗边,一架架地读过去,全套《阿加莎克里斯蒂》、勃朗特三姐妹、大小仲马、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歌德、海明威、罗曼罗兰……几乎读完所有名著。
然后是港台的金庸、古龙、琼瑶、三毛……
还有朦胧诗的北岛、舒婷、顾城,那些伤痕文学、知青文学、王安忆、史铁生、贾平凹、路遥……
像《巴尔扎克与小裁缝》里的,那些书丰富了还鲜少旅行的世界,在思想的宇宙里畅游了古今中外,遇见了形色人等,是如今走遍天涯海角也未必会有的游历。
再后来改革开放,更多作品传进来:林语堂、张爱玲、林清玄、柏杨、龙应台……
在广州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家后,总在家里留一面入墙书柜,不再吝啬地将曾经入迷过的书搬回来,期望拥有。
无奈的是,拥有的书越来越多了,如痴如醉废寝忘食地阅读却越来越少了。近年好作品缺乏是原因之一,不再有饥渴的阅读欲望是另一个原因。
无论如何,还是习惯地搬更多的书回来,即便只是远远看着,也是另一种满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