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同盟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个人资料
正文

Meta首席科学家:大模型永远达不到人类智力

(2024-05-23 08:56:10) 下一个

我们现在用的电脑主要用的电磁力场,没有用到强力场。但是,下一代量子计算机可以用到强力场。

引力-气时空

弱力-神时空

电磁力-虚时空

强力-道时空

目前电脑只有电磁力-虚时空,而人类,可以应用:引力-气时空,弱力-神时空,电磁力-虚时空,强力-道时空,即:四力-四时空。

未来量子计算机,可以应用:四力-四时空,完全超越人类是可能的。这个答案,就在阿拉法go中,早就有答案了。聂卫平曾经亲自叙述这个过程,以为电脑永远超越不了人类,但是,回答完,几天后彻底改变。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的强力时空基础一旦应用,超越人类思考,马上就来了。

Meta首席科学家:大模型永远达不到人类智力

驱动之家 的报道

 

快科技5月2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Meta的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深度学习领域的先驱杨立昆(Yann LeCun)近日对ChatGPT等生成式AI产品背后的大语言模型的能力提出了质疑。

他表示,大模型永远无法实现像人类一样的推理和规划能力。

杨立昆明确指出,大语言模型在逻辑理解方面存在极大的限制,它们缺乏对物理世界的理解,没有持久的记忆,无法以合理的术语进行推理,更无法进行层次化的规划。

他强调,人们不应过分依赖这些先进的大语言模型来追求人类水平的智力,因为这些模型只有在获得正确训练数据的情况下才能准确回答提示,因此“本质上是不安全的”。

作为Meta基础AI研究实验室(Fair)的领导者,杨立昆领导着一个大约500人的团队。他们正在研究一种被称为“世界建模”的方法,这种方法旨在创造具备常识、能够像人一样学习世界运作方式的AI。

杨立昆坚信,从长远来看,这项技术将能够驱动AI代理,这些代理可以通过可穿戴技术(如增强现实或智能眼镜)和肌电“手链”等与用户进行互动。

资料显示,杨立昆是一位法国裔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也是2018年图灵奖的得主。他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移动机器人和计算神经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最为人所知的成就是在光学字符识别和计算机视觉上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因此他也被誉为“卷积网络之父”。此外,他还与莱昂伯托(Leon Bottou)和帕特里克·哈夫纳(Patrick Haffner)等人共同创建了DjVu图像压缩技术。

Meta首席科学家:大模型永远达不到人类智力© 由 快聊IT 提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