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同盟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个人资料
正文

“抗癌成功第一人”,从癌症晚期到肿瘤消失,他做了什么

(2024-03-12 07:11:50) 下一个

抗癌成功第一人”,从癌症晚期到肿瘤消失,他做了什么

 

身为病患,他深刻理解到“吃”的重要性——不仅要吃饱、吃好,更要吃得健康。
为此,他广泛研究关于癌症病人的饮食禁忌,总结出了“杂、粗、素、天然”的四大饮食原则。
凌志军的日常饮食中,包含了至少25种不同的肉、蛋、谷、豆、蔬菜、水果。

他注重粗粮的摄入,避免过度食用肉类,同时保持荤素搭配,优先选择纯天然食品。
除了饮食,凌志军还养成了良好的饮水习惯,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 

此外,他还严格控制自己的睡眠,既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又注重睡眠质量。
在设定了这些生活基础标准后,他还增加了每日步行五公里和增加日照时间的活动。
尽管最初由于脑内病灶压迫神经,凌志军的行动变得困难,但他并未放弃每日的步行计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凌志军的行走能力逐渐恢复。

令人惊喜的是,2012年3月15日,在凌志军被诊断患有肺癌的第五年。

他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他的脑部病灶几乎完全消失,肺部和腹部也没有癌症复发的迹象。

 

为与您分享更多内容,请在浏览文章前关注作者,感谢您的支持!

肝癌是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

基本上罹患肝癌的人,可以说已经被宣判了死刑。

 

《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不幸罹患肝癌后,医生曾断言他“活不过三个月”。

然而,他的身上却发生了奇迹。

凌志军经过积极治疗,通过自己制定的抗癌方案,不仅延续了生命,体内的癌细胞也神奇的消失了。

凌志军究竟是通过什么方式积极抗癌,最终使得癌细胞从体内消失的?

抗癌成功的他将自己的经历出版成书,如今他又生活的怎么样?

家境优渥成为记者

1963年,凌志军出生在北京。

他的父亲凌建华,是《新华日报》、上海《解放日报》以及《人民日报》等知名报纸的编委。

父亲的一生,为文字事业倾注了无数心血。

然而,儿时的凌志军并未承袭父亲的文学天赋,反而在理科领域展现出独特的才华。

凌志军从小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然而命运的转折却在不经意间降临。

十年动荡期间,年仅15岁的凌志军被迫放弃学业,进入工厂成为一名电工。

一年后,他再次转变身份,踏上了农田,成为一名辛勤的农民。

那段日子虽然艰辛,却也在无形中锤炼了他的意志和毅力。

直到19岁,凌志军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他参军入伍,成为一名人民子弟兵。

 

在军队里,他重新拾起了书本,偷偷自学数理化和英语,为着那个遥远的科学家梦想而努力。

然而,命运的安排却让他最终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凌志军深知写作是他的出路,于是他投入全身心去研究新闻写作。

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凌志军逐渐在新闻界崭露头角。

他的梦想也从成为科学家转变为回到北京,继续他的写作事业。

终于,在25岁那年,凌志军如愿以偿地被调回北京,成为新华社的一名记者。

为了更好的胜任这份工作,他笔耕不辍的写作新闻报道。

最终在30岁那年,凌志军以小学学历的背景,考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3年后,凌志军顺利获得了法学硕士学位。

1998年,35岁的凌志军与同事马立诚合著的《交锋》一书,成为了当年国内的第一畅销书。

面对这一系列的成就,凌志军并未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努力地锤炼自己的写作技巧。

2000年,凌志军《追随智慧》一书发表,立即被媒体评为当年的“最佳纪实文学”。

 
凌志军的作品屡屡获奖,再次证明了他在写作上的非凡才华。

凌志军是一位立场坚定、观点鲜明的作家。

在他的作品中,他总是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明确从不模棱两可。

正是这种犀利而直观的笔触,使他在广大读者中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他的作品充满智慧与洞见,不仅传递了深刻的思考,也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作为一位畅销书作家、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和资深记者,凌志军不仅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尊敬,也在文学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的作品不仅受到国内读者的喜爱,也得到了国内外媒体与研究机构的认可。

2005年,他的《联想风云》荣获“2005年度北京地区最佳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7年,他的《中国新革命》更是被一致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

这些荣誉都充分证明了凌志军作品的卓越品质,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堪称精品。

作为当前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人物,凌志军的作品一经发表,总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他的写作风格独特,思想深刻,使他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

这一荣誉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它代表了凌志军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广泛影响力。

然而,凌志军的人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险些终结了他的一切成就。

突发头晕罹患肺癌

凌志军虽然在事业上不断进取,却并未因此忽视自身的健康问题。

他坚持着健康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酗酒、每天规律地锻炼身体,并且每年进行体检。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并未能为他带来预期的健康。

2007年2月7日深夜,凌志军完成了他的新书《中国的新革命》。

疲惫不堪的他合上笔记本,沉沉地睡去。

然而不久后,一阵强烈的眩晕感,将他从睡梦中惊醒。

持续的恶心、头痛、天旋地转,这些症状使他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他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等待检查结果的过程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最终的检查结果不容客观,凌志军不幸罹患了肝癌。

当医生拿着片子,嘴里嘀咕着“脑子里有,肺里有,肝上也有”时,凌志军的心猛地沉了下去。此时的凌志军已经是肝癌晚期,他的癌细胞已经扩散至全身。

 

凌志军的颅内有两处病灶,肺癌、脑瘤的可能性高达98%,这无疑是对他生命的巨大打击。

医生的话如同死刑判决书,直接而冷酷:“活不过3个月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凌志军如同大多数病人一样,感到前景暗淡无光。

他深知“肺癌”这两个字的含义。

早在1993年,30岁的他自学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

正欲与家人分享喜悦时,却得知父亲患上肺癌、命不久矣。

那时,他看着父亲在放疗、化疗的痛苦中挣扎,心中无比痛苦。

尽管他们竭尽全力,但最终仍未能挽回父亲的生命。

现在,肝癌的阴影再次笼罩在凌志军的头上,他仿佛能一眼望到生命的尽头。

于是,他开始了求医之路。

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前往北京天坛医院,寻求一位有声望的专家帮助。

经过漫长的等待和颠簸的路程,他终于见到了这位专家。

凌志军与妻子焦虑地站在诊室中,等待着专家的解答。

专家看着凌志军手中的片子,迟迟不发一言。

几分钟后,凌志军尽力想要描述自己突然出现的症状。

甚至提高了声音,但专家却因被打断而显得不悦。

凌志军的妻子,看着丈夫的痛苦,心中的焦虑如潮水般翻涌。

她终于忍不住问出那个问题:“脑子里的东西,和肺部的病灶有关联吗?”

凌志军的妻子害怕,如果脑瘤真的是肺癌的扩散,那么病情将格外凶险。

专家冷冷地反问:“你想让它们有关联吗?”

这个问题像是冰冷的匕首,深深刺入凌志军夫妇的心中。

那天,他们没有得到专家任何明确的答案。

确定的是,凌志军的脑部有一个2.5厘米×2.3厘米的瘤,需要立刻进行开颅手术。

面对开颅手术的提议,凌志军产生了抵触。

他询问专家是否有其他治疗方法,如果不手术会有什么后果。

专家终于看向他,语气冷淡:“不手术?那就等着吧。”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凌志军的心上。

他感到绝望,这次的就诊经历,让他对自己的病情产生了消极的态度。

此后,凌志军辗转于北京与上海的各大医院。

他看过内科、外科,中医、西医,每个专家都无法确定脑瘤是否为肺癌转移。

除了化疗和手术,似乎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案。

凌志军开始犹豫,是否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

走上化疗、手术的道路,然后像他的父亲一样,最后还是离开人世。

他开始质疑,治疗是否真的有意义,他是否能挺过这场生死的考验。

向死而生,开始抗癌之路

 

面对凶险万分的病情,凌志军并没有完全听信医生的建议。

他一边借助药物稳定自己的病情,一边积极制定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半个月时间过去后,凌志军在没有任何医疗手段干预的情况下,脑部的肿瘤竟然从2.5cm缩小到了2.2cm。

这一微小的变化,让凌志军心中燃起了康复的希望。

 

于是,凌志军做出了一个震惊所有人的决定:只切除左肺的恶性肿瘤,而不进行脑部肿瘤的手术。

毕竟脑部的病灶是否为恶性肿瘤还有待确认,而脑部手术的风险性之大,远超其他任何手术。

在这个过程中,凌志军拒绝了化疗的干预。

尽管医生的话只是“不建议”,但他敏感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否定。

 

凌志军了解到化疗对于癌症的治疗,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有效,反而对身体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他不仅拒绝了化疗,也拒绝了放疗和那些所谓的“抗癌特效药”。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凌志军放弃了治疗。

相反,他为自己制定了一套严谨的“抗癌计划”。

对于凌志军来说,从决定不进行脑部手术的那一天开始,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变得无比珍贵。

 
 

凌志军珍惜每一天的生活,享受每一份的快乐。

曾经的他,为了新闻事业总是在追赶时间。

如今,他开始放慢生活的节奏,去品味生活的每一刻。

他愿意花费时间去为自己冲泡一杯香浓的咖啡,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用速溶咖啡敷衍了事。

曾几何时,凌志军的生活似乎只为了满足身体的饥饿感而吃饭。

然而突患癌症,开始让他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

 

凌志军突然发现,生活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身体的舒适,更在于心灵的满足。

回想起那段刚患病的日子,凌志军如同一只无头苍蝇,四处求医问药,不知所措。

然而,在经历了一段迷茫与焦虑之后,他逐渐调整了自己的心态。

凌志军不再盲目地听信各种传闻和偏方,也不再急于追求身体的迅速康复。

相反,他学会了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以理智的态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亲自制定方案抗癌成功

 

凌志军的心态转变,让他在面对疾病时显得更加从容。

相较于过去频繁地求医问药,凌志军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日常生活中最基础的“吃喝拉撒睡”上。

在众多医生的建议中,凌志军对医生“只要能吃,就死不了”这句话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身为病患,他深刻理解到“吃”的重要性——不仅要吃饱、吃好,更要吃得健康。

为此,他广泛研究关于癌症病人的饮食禁忌,总结出了“杂、粗、素、天然”的四大饮食原则。

 

凌志军的日常饮食中,包含了至少25种不同的肉、蛋、谷、豆、蔬菜、水果。

他注重粗粮的摄入,避免过度食用肉类,同时保持荤素搭配,优先选择纯天然食品。

除了饮食,凌志军还养成了良好的饮水习惯,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

此外,他还严格控制自己的睡眠,既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又注重睡眠质量。

在设定了这些生活基础标准后,他还增加了每日步行五公里和增加日照时间的活动。

尽管最初由于脑内病灶压迫神经,凌志军的行动变得困难,但他并未放弃每日的步行计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凌志军的行走能力逐渐恢复。

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心理状态对身体状态的影响。

凌志军将原本用于工作的大量时间,积极调整生活节奏,以便更好地体验生活。

面对疾病时,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这些正是凌志军在疾病中找到的新生活方式,也是他希望与更多人分享的宝贵经验。

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不仅让他的心情始终保持愉悦,更在无形中提升了他的生活质量。

 

闲暇之余,凌志军选择了听相声作为放松的方式。

当听到那些幽默诙谐的桥段时,他会由衷地笑出声。

这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对于身心健康的益处不言而喻。

在日复一日地坚持这些自己喜爱的活动后,凌志军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生活质量也获得了显著提升。

曾经凌志军被医生断言活不过三个月,然而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选择了积极面对。

 

就这样,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三个月。

令人惊喜的是,2012年3月15日,在凌志军被诊断患有肺癌的第五年。

他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他的脑部病灶几乎完全消失,肺部和腹部也没有癌症复发的迹象。

这意味着,凌志军成功地战胜了癌症!

他的抗癌之路并没有伴随着化疗带来的脱水、呕吐、发烧等痛苦症状,也没有因为过度用药或错误用药而引发不良反应。

 

这让凌志军深感自己的经历,或许可以激励和帮助那些同样面临困境的人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