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西医的解释,还有中医的解释:
春天的气时空是上升的,而秋天的气时空是下降的,这一升一降,就是同是10摄氏度,为何秋天感觉比春天冷的原因。
所以,中医的解释更本质,而且牵扯到了暗物质,西医没有牵扯到暗物质,还距离现代物理很远,中医不仅距离不远,而且超越现代物理,早就注意到这种区别。
别说春天和秋天,就是同一温度,人气足的时候,不感觉冷,人气弱的时候,就感觉冷,这是我们的生活基本常识。这里的关键,就是我们身体内的气的多少,也是身体内能量的多少。而能量和气,组成能气场,其实,就是中医讲的气。能气场是暗物质。
秋季的第一次寒潮,总让人觉得分外的冷。
如果你曾经想知道,穿着好几层衣服的你,是否对初秋的寒冷天气反应太过强烈,还是别想太多。可能不仅仅是你的大脑,你的身体也需要时间来适应寒冷。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冬天产生了一种整体性的反应,所以,比如说二月里碰到一个10摄氏度的天气,我们会觉得很暖和,但如果每年的秋季碰到,就会觉得好冷,”马萨诸塞州美国陆军环境医学研究所研究寒冷天气的生理学家约翰·卡斯泰拉尼说。
一些专家认为,这种感知上的转变主要是心理上的,但包括卡斯泰拉尼在内的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有证据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对寒冷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在秋天对寒冷的反应和春天有什么不同,其中哪些是我们已经知道的,又有哪些是我们还有待了解的。
我们都是娇气的雪花
为了房间温度的高低设定而跟人发生争执的人都知道,人们对温度的感受是不同的,有时候差异非常剧烈。
个中原因不尽相同。比如,研究发现,因为体表面积更大的缘故,大块头比小身材会散失更多的身体热量。皮下脂肪厚的人身体保温效果更好。老人比年轻人更怕冷。
心理也是其中一个因素。还有行为也是如此:人类擅长避开寒冷的环境,这也会减弱寒冷的影响。
“老话说‘身体是冷的,心是热的’,”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研究人体温度调节的生理学教授迈克·蒂普顿说,“我们把自己裹得嚴严实实,给房子供暖,穿上衣服,我们在周身重现了我们的热带起源。”
身体会做何反应
温度下降的时候,皮肤上的传感器,即所谓的温度感受器就会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向下丘脑发送信号。下丘脑是大脑中一个多用途的小区域,有时被称为人体的恒温器。
为了保持安全的核心体温,下丘脑会引导身体做下面两件事中的一件。主要的反应是一个叫做血管收缩的过程:收缩体表血管,让温暖的血液从四肢和皮肤回到核心部位。身体还会通过发抖的方式产生热量。
“当皮肤感受到低温时,它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保护体内,”卡斯泰拉尼说。
身体如何调适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反应可能会发生变化。
对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的研究发现,那些经常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的人,仅仅是通过发抖或收缩血管就能变得更加耐寒。
比如说,澳大利亚、非洲沙漠和北极地区的原住民,跟那些没有处在相同寒冷条件下的人相比,显著的身体反应要少(沙漠到了晚间往往气温骤降)。
甚至在那些以特定方式暴露于寒冷中的人群身上,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例如,渔民和处理鱼的工人需要把手长时间泡在冷水中,但研究发现,在冰冷的水中,他们的手温要高于对照组对象的手温。经常需要处理冻肉的屠宰场工人,也发现存在类似的情形。
卡斯泰拉尼说,这正好解释了一个在寒冷气候里的人是如何慢慢适应冬天的。
“整个冬天我们都会感到寒气扑脸,但皮肤基本上不会有太大收缩,”他说。“我们的那个区域已经习惯了,由于皮肤温度更高,所以我们感觉也会更暖和。”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于同样的温度,出现在十月会比出现在二月让人觉得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