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前年开始,我哥就开始积极的写回忆录,大概写了几十篇,自己还挺得意的,说要自费去出一本书。
我一想,不对了,他看上去是开始患老年痴呆症了。
人为什么要去写回忆录啊,又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人生,又没有什么伟大的创举,一个支内的技术工人,谁会要去看你的回忆录呢?
写给自己看的吧。
有时间给自己讲自己的故事,真的还不如去找点其他事情做做。
为什么突然去写回忆录呢? 人生不如意呗。
想想自己以前那么朝气蓬勃,现在呢,日暮西山;想想以前自己这么漂亮帅气,现在呢,脸上的无轨电车开到了南天门;想想以前孩子老婆邻居朋友都是求自己帮忙的时间多,现在呢,都羞于一天到晚去麻烦别人…
失落啊,失落啊…
这样的失落只能到回忆录里面去寻找。
回忆在哪里?
在阁楼里,在地窖里,压在箱子里…
你要去把它们翻出来。
这些陈年的烂芝麻,是不是都散发出一股霉气在那里,影响健康的。
以前在学校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总是吹着口哨叫: 向 前 看- , 向 前 走 2步-…
从来也没有老师叫你向后退的。
况且,回忆出来的东西,它的真实性有多少? 50%?
把脑子里旧的东西去翻出来,它们原来就在那里,你不过去做一个翻找的动作而已,你没有学到任何新的知识和技能,你的脑回路也没有增加,你越是沉浸在往日的美好之中,你越会增加对现实的遗憾。
这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这不是一种抗衰老的方式。
人还是要往前面看。
前面是多少? 明天还是明年?
依我看,朝前面看一步就行了。
它不是明天,也不是明年,前面没有宏伟蓝图,只是把脚下今天的这一步走好了就是大大的胜利。
以前在上班的时候,我常常会对朋友说,我一天要做100件事情,而且是至少,真的不是吹牛,如果把事情细分出来,真的还不止100呢?
事情分的越细,做起来越快越简单越没有压力。
要把今天成为一个胜利的日子,你就要找出如果不是100(因为退休了,可以放松一些),20件事情吧。
这20件事情中,要有2-3件是突破自己的,就是以前不会做的事情,或者说做不好的事情,或者一直拖着不想做但应该做的事情,就像拍照时的高光点,或者画画时的 foul point / 焦点。
我来举个例子,我今天要做或者已经做的20件事情:
这个一天,就是非常忙碌的一天,有对家人的付出,也有学习到新的内容,也有提高自己的地方,虽然不能保证能够把画面提亮,但是是在努力,在成功的路上。
与其让子孙后代了解你的生平,还不如今天实实在在的为孙子做顿饭。
现在很多“想得开的老人”说,不为儿女做牛马,我怎么觉得给孙子做大厨实在说我的荣幸呢!
我哥哥今年年初被诊断为帕金森症,还给了一个4级残废证书。
一个人上了年纪,不要太频繁的回过头去看过去,过去的都过去了,再辉煌也是过去式。
老是忘不掉过去的人,老是在说我过去怎么样怎么样了人,你在你的周围观察一下,这些人都是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能力很差的人,不能与时俱进,所以只能沉淀在自己臆想中的曾经辉煌。
忙一点,付出一点,收获一点,这就是叫过小日子。
把小日子过好了,哪里有时间去写什么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