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越是发达的地区,垃圾食品就越多,没有疑问的问题。
商业不发达的地区,吃的东西少了,垃圾食品就少了。
吃的东西少了,吃的人也少了,竞争没有了,也就没有好吃的东西了。
我从上海这个大城市出来,然后到休斯敦,然后又到了这个小岛,虽然空气的质量是一升再升,但是美食的纬度却是一降再降。
你是想活的长一点,还是想吃的快乐一点?人总是不能俩全。
如果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能够改善一下伙食质量,我还是愿意付出的。
让菇凉买了一台手摇擀面机,好像是瑞典货,2个星期之前到的,先做了小馄饨大馄饨皮,没有用水,全部用了鸡蛋和面,皮很滑,煮不烂,但是不好吃。
昨天走路回来,在面包机里放了150克中筋粉150克高筋粉,150毫升水,一点盐,让面包机帮我和面。
洗完澡,面和好了,很干很硬。拿出机器让它醒面。
画了一个小时的画,我就去做面条。
机器其实相当方便,但是,毕竟体积小,300克面粉的面团要分三次摇。
化了我半个小时的时间,做半斤多一点的面团;然后清理机器,清理灶台,又是半个小时,不算面团,光是做面条整整一个小时哦。
菇凉带小朋友去做了个牙医年检,走进家门,闻到了炉头上煮的一锅鸡汤,这么香啊,她的馋虫又爬出来了。
我说,中午吃自己做的鸡汤面条。
在清理灶台的时候,我开始下面。
面条在锅里煮,怎么都不会断,怎么都不会烂,我用筷子夹住一头,再用一根筷子把一根面条往上拉,拉到手提不上去了,面条还是没有断。
这通常就是人们追求的筋道吧。
鸡汤鸡腿木耳生菜,加了鱼露和辣油,一人一大碗,吃的呼哧呼哧,汗都出来了。
忙了大半天,就为一碗面,一点高大上的事情都没有做。
还是面包机揉的面,摇面机切的面条,如果在农村的那些老人,全靠手工,一天能做多少事情呢?
他们还有时间看手机,刷屏吗?
所以,乡下人能够活得更长久一点。
(150克中筋粉加150克高筋粉;或者285克中筋粉加15克玉米淀粉;140-150毫升的水,这个面做出来,滑爽筋道,可以用于地道的上海菜汤面,也可以做大馄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