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毛子当时也没多少见识,真就被他给哄得一愣一愣的。虽然中国这边黑龙江将军写信要人,毛子非但没有放入,还借此机会打开了一条外交通道,谈来谈去,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中学历史课里都学过的中俄尼布楚条约。木耳兄反叛和中俄雅克萨之战(就是韦爵爷尿淹鹿鼎山之役)是中俄早期关系的两大事件,也是尼布楚条约的直接诱因。后世对于木耳兄反叛回去的原因众说纷纭。不过比较可信的可能还是经济原因。虽然大清这边的贡赋比较轻,但是同样也远离貂皮产地,搞一张貂皮费的劲比在毛子地盘上搞5,6张还多。毛子虽然貂皮要的多些,但是架不住人家那边环保搞的好,所以讨生活反而容易些。
貂皮是当年极北地区的硬通货,少数民族常常被要求进贡貂皮作为贡赋。
毛子对于木耳兄的到来还是很如获至宝的,因为过去都是从毛子地盘往中国逃,毕竟当时中国的统治民族满族和那些西伯利亚民族都属于通古斯民族,语言相通,沾亲带故,逃过去编入旗,就是上等人了。这次终于有一个另类的,赶紧树典型呀。没过几年,彼得大帝就封木耳兄当了Knyaz,这个Knyaz是毛子的一种爵位,中文有的译作公爵,有的译作亲王,可能王爷比较准确吧。后来木耳兄及其后人还接受了东正教洗礼,并且被编入贝加尔哥萨克团服役。很快这个家族就俄罗斯化了。名字也从Gantimur (根特木耳)变成了Gantimurov (根特莫洛夫)。就是最开头的漂亮MM的姓氏啦。
根特木耳家在赤塔的祖宅,当然了,和咱东土大唐的土豪比就有点寒酸了。
时光又过去了200多年,期间根特木耳家的地位也从通古斯亲王升级到了俄罗斯亲王,到1904年,日俄战争时期,根特木耳家的第N代小王爷尼古拉(Nikolai Gantimurov)随军来到了旅顺,也就是他们祖先曾经生活过的白山黑水之间。
他在中国的时候,也不知道是找谁讨来了前面纹章里的那4个汉字:行扗木拉。第二个字一开始我不太拿的准是什么,看着像“杜”,也有资料说是“在”。后来认真查了一下,才发现这个字是扗,左边提手,右边土。发音“在”,古文也通“在”字。反正这四个字在北方汉语的发音里怎么都不太像根特木耳。所以有一种猜测是小王爷找了鄂温克人或蒙古人翻译,当时东北有些少数民族使用汉字但是发音却不完全按照汉语,有点像日语里的训读。所以可能这四个汉字在某个通古斯系少数民族那的发音类似于Gantimur。纹章盾形上面的小小的十字是代表这个家族已经信奉东正教了,而两边两个护盾者是通古斯武士的造型,表明了他们家族的起源。
最后交待一下,小王爷在旅顺作战还是非常勇猛,据说得了4块勋章。最后在城破前,坐一艘驱逐舰逃出了生天。战后小王爷的官运亨通,只可惜不久十月革命爆发,作为腐朽的贵族阶层,尼古拉小王爷在1924年被新政府镇压,结束了他自绝于人民的一生。
好了,300多年的恩怨纠结,万里之遥的相逐相随,就简单记录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喜欢这个故事。
=====================================================
最后给我的微信公众号做个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