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布票,副食本这类话题对于1980年以后出生的朋友应该是比较陌生的。这些票证是一个特殊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基于当时的计划经济下,物质资源特别是日常生活物资短缺的状况而产生的。
在我小的时候,我们家里的三名男丁全部都投身于革命军队的大熔炉里了,我妈妈要上班,所以采买这些事经常都是我去完成的。因此尽管当时我才上小学,也就二年级左右,对于当时限量供应的物品所需的那些个票证并不陌生。
粮票:分地方的和全国通用的。
布票
肉票:回民的情况不清楚反正汉民买猪肉时是要票的。
肥皂票
棉花票
工业券:买毛线什么的好象是用工业券。
除了这些票外,另外有一些小本子,这些小本子凭证标明的购买定量是由街道办事处根据各家户口簿上的人头数核定的每家每户的定量。每次买完东西后,售货员会在那本子上记下来我们所购买的商品名称及数量。
副食本:买定量供应的副食品的比如芝麻酱,食用油,豆腐以及豆制品等。
粮本:买粮食单有粮票不够,还要有粮本,至少在北京是这样。
还有煤本以及后来的液化气本,总而言之,那时的人们就生活在一个票证满天飞的时代。
在我的记忆里,那时买东西好象有排不完的队,特别是赶上过年的时候,另有特别供应的鱼,肉和菜,经常要一大早天不亮就去排队。那是冬天啊,北京的冬天经常是狂风呼啸,寒冷刺骨,往往等排到了,买完了,手脚全都已经冻木了。
尽管那时在物质上我们比较贫乏,可精神上也相对容易满足。逢年过节,可以买到平时见都见不到的商品,想象一下,那是一种多么幸福的感觉呀!
以上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原创作品 作者保留版权>>
放着吧,总有一天,就会成古董了啊。。。
这些“如烟”的票证,暴露你的年龄了。俺以为你和王大娘一样小呢。。。。
想死我了!快kiss,kiss。。。。一回家就忙不迭地赶来。
我要先补课,一下。
明天一早再来。
如果是这样, 我和你有相同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