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女儿学中文那些破事(3)诚征宝贵意见:我的家庭中文教案,教法

(2015-10-08 21:55:01) 下一个

从中文学校低年级的浩浩荡荡到高年级的寥寥无几,我想家长想完全依赖中文学校教好孩子中文,恐怕十个有十个会失望的。那是不是说土生的孩子就不可能学好中文?我想还是有可能。我是这样想的: 如果一个家长在三,四年内可以教孩子认识2400个汉字,孩子能够自己阅读,并且喜欢中文阅读,这个孩子的中文学习就从此成功。阅读是一种词汇自我复习,巩固并扩大的机制。以每分钟300字计算,每天读5分钟,即1500字, 一年就是50万字,不知把常见汉字复习了多少遍。(50万字是中国教育部对小学6年级课外阅读一年的要求。)

 

三,四年内如何教会教孩子中文阅读,我在家尝试了两年多,想跟大家一起探讨。每天一小时的教学内容,按学习顺序如下:

  1. 听书 (约10 分钟) - 读长篇儿童文学作品给孩子听,每天就两,三页。最近读的是《窗边的小豆豆》。儿童是耳朵比眼睛好用的。一般来说,儿童听的理解力要比阅读理解力强。听书可以让孩子在阅读能力不够的情况下,欣赏与心智相当的文字。听书不同于讲故事在于让书面语用语音的形式输入孩子大脑,增加词汇,加强语感。
  2. 成语典故 ( 约10 分钟)- 让孩子知道成语的意思,出处,也让孩子知道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了解中国文化)。成语有要求孩子写一遍,为了能认能读。不要求能默写。
  3. 十万个为什么 (约10 分钟)通过提问,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其实是还原语言学习的本来目的 – 即满足求知的需要。为将来其他科目的学习提供预备知识,同时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让孩子终生受益。学习科技词汇(如“新陈代谢”),让孩子自己从文章中把该词找出,考察孩子的识字能力,并写过一遍,加强记忆。
  4. 现代文阅读( 约15 分钟)这是每天唯一孩子自己从头到尾读的文章。考察孩子的阅读能力,同时学习中文词汇,熟语。以前看过的有,童话,寓言,最近常选用笑话故事。
  5. 古文(诗)欣赏  (约5 分钟),这是字量最少,却是唯一连续多天反复学习的内容。重在欣赏,只作很简单的解释。反复朗读,把语感读出来。在孩子会认1500字以前,这部分花15分钟以上,作为识字主要手段。古韵文是一种高效识字的好方法,了了几字,几乎不重复,又朗朗上口。
  6. 听写最常用字 ( 约10 分钟),这一工作是在孩子会认1500字以上才开始的。因为现在最常用字已是见过千百遍,孩子也欣然接受了。

 

这就是周一到周五的典型教案,周六,日就是复习,巩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个过程尽可能轻松愉快。我觉得阅读才是最好的语文作业,没必要做传统的语文作业,几年下来要比中文学校的孩子少写了几百页的作业纸。其实按每天1小时,两年多是应该认识更多的字,但我觉得不应只追求识字量,语感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我的教法就是在突出语感教学,我认为学习中文的本质就是形成中文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形成只能是通过大量阅读和对话。

 

以下是我对孩子中文学习的路线设计:

第一阶段,尽快认识1500至1800汉字。用古韵文快速识字,同时通过现代文阅读进行词汇的复习,巩固并扩大。这一步,两年可以完成。

第二阶段,培养独立阅读能力。通过海量阅读复习,巩固所学汉字并扩大词汇量,识字量达到2000 至2400 。并且会写最常见600 个汉字,为写作做准备。一至两年完成。

第三阶段,写作。建立在能阅读,会认2000字,并且会写最常见600 个汉字的基础上。这将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这是中文学校派上用场的时候,我打算让中文学校完成这一任务。这一阶段虽然漫长,但只要平时完成中文学校的任务以外,每年寒暑假期间再平均每天花20分钟读两,三本中文书,合计50万字即可。

 

中文学习一定要长期坚持到高中毕业。中途停下就丢了。一个家长坚持10年以上是不现实的,反正我是做不到。但是坚持三,四年应该可以吧,或许三,四年的坚持改变孩子的一生也不一定。

 

谢谢批评和建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