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河南医学院78级 李冰华
从医学院毕业后从事了教学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离临床工作越来越远,而自己有病的机会也多了起来,幸运的是我的同学都已是医生大咖。
最怕莫过于亲戚朋友或者朋友的亲戚朋友直接找我来看病。拒绝吧,得罪人!揽下吧,没能力!
一天接到我中学老师的电话,说正在北京看病,心内科大夫已经无法医治,托人找关系偷偷转住到心外科,听说主任是河南人,看上去年龄和我差不多,就想问我认识不?电话中我没有任何犹豫的回答:不认识!
放下电话,下意识的翻看我们78级微信群。万万没想到,中学老师想要我联系的心外科医生大咖竟是我们同学,吕锋。天啊,这么巧,老师的直觉很准啊!
虽是同学,但在学校不一个大班,没有打过交道,彼此真的不认识。
万能的同学朋友圈在一分钟之内为我传来了吕锋同学的两个电话号码。拿到电话号码犹豫万分:不认识,打电话合适吗?他是外科大夫,不是门诊就是手术台上,晚了回家要休息,什么时候打电话合适?
最后,电话始终没有拨出去。我编个短信:介绍了我自己,并将中学老师的情况说了一下。
第二天收到短信回复时,内心真的有些激动。同时立刻将消息告诉了背井离乡千里北京求医的老师,我能体会到他当时找到熟人后内心的踏实感。
手术后,通过老师的家属礼貌性的问候一下,家属在电话中十分激动,特别简述到当他们告诉吕主任是河医78级同学的老师时,吕主任非常和蔼地告诉他们放心吧,我们同学平时关系很好,都联系过啦,家属更是感动。
其实,当病人家属对我的帮助千恩万谢之时,难以体会我当时的感动。我78级老同学用高水平,高情商,简短几句话给了病人在走投无路时无尽的希望,给了家属在举目无亲时难得的踏实,更是给足了我这千里之外老同学的面子。
有了这次经历,我的自信也增加啦。有同事得知我和河南胸科医院的医生大咖王平凡是同学时,求助我能不能给王院长打个招呼去看病。在群里得到电话号码后我没有了犹豫和惶恐就直接给他打了电话,说明情况。没有想到已经成为医生大咖的平凡同学没有任何的架子和托词,还批评我说都是老同学客气什么?只要是78级同学有事儿尽管说!
同事看病回来自然是对我感谢一番。
又一同事告诉我他们去胸科医院看病啦,事先打着我的名字给王院长打电话说是他河医老同学介绍的,王院长电话里告诉他们:知道啦,我们已经电话联系过啦,直接来医院就可以啦!
天啊!我的同学就是如此的仁义仁心!其实同事并没有给我说就直接打电话啦,但是平凡同学还是如此给老同学面子,怎么不让人感动呢?
可能作为临床工作的老同学们对我所说的事情不以为然,因为大家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做的。但是作为一个远离临床工作的人的感触是不同的。
促使我记录下来这些事情的除了让我内心感动的老同学的医者仁心外,还有一件事:我一朋友的爱人患上了糖尿病,因为她同学是郑州一家市级医院的专家,又是领导,(河医77级学长),自然想从基层到省城来听听专家同学的高见。挂号排队见面后,高兴的打招呼,看老同学没反应就提示她是中学一个班级的,专家摇摇头说不认识,他们又侧面说出当年同学张三,李四等等,专家同学仍然摇头说想不起来……尴尬啦。
我朋友无奈的说不管认识不认识,现在是病人,看病吧!记得他为我描述看病过程时几乎是愤怒的!
这些例子成为我给学生讲解技术,智商,情商的典型,也成了我夸赞我们78级同学的充分理由!正如看病回来的同事所发感慨:不愧为医生大咖!不愧为你们的老同学!这里充满了对我们同学医术的肯定,更对我们同学的仁心的赞誉!
作为河南人,我们能理解乡亲们看病期盼找到熟人医生的心理,如果他们能从人托人找熟人中获得一份安心,放心,踏实,希望,在可以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满足一下他们的心理需求呢?
我的同学是医生大咖,医生大咖就是高水平,高情商的高度融合者。
向我临床一线工作的老同学们致敬!
多数人的爱心,只在亲朋好友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小圈子里面泛滥 。 。 。
这些例子成为我给学生讲解技术,智商,情商的典型,也成了我夸赞我们78级同学的充分理由...作为河南人,我们能理解乡亲们看病期盼找到熟人医生的心理,如果他们能从人托人找熟人中获得一份安心,放心,踏实,希望,在可以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满足一下他们的心理需求呢?
看病就看病,为什么非要认识人啊?认识了就能看得更好吗?
------认识了,可以把肺炎看成嗓子痛的小病。如同高价买的手表走的快些。要不然为什么要多花钱呢?
这位当老师的楼主有没有想过更根本的问题 - 公平?
不正常的社会。
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粘了关系的光,可以想见在更多不熟悉的地方吃了多少的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