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除夕,这年糕是要做的。
传统过年今儿叫“年二十九”,安徽的村镇上人家是要打豆腐,备元宵,用糯米做年糕,把秈米做成米果(安庆桐城舒城人叫它粑粑)……等到都儲備完畢,這年就到了。
往年做年糕,没有啥子个“配方”。个人理解是要教会其他人,才除了所谓的“方子”。象老妈经常讲的“你多做几次,就自然而然会啦”。
记得有年下很大的雪,家里蒸了许多年糕,因为本地的习俗,做多些,可以送七大姑八大姨的。头几锅年糕蒸出来可好,后几锅的水和少了,老是硬邦邦的。闹的我们添了许多的柴,就深更半夜睡觉去了,等到想起来再来看,水烧干了,锅烧得都红了,木锅盖烧焦了一半!还好房子没烧喽。那年家里吃了许久的“焦糊年糕”,一股子“烟熏”味!
就说这年糕的方子吧,多了去了。大家要是用量杯,厨房秤来称,也罢。要是本人,就这经验配方,做了几次就零失败了。
粉:糯米粉2,籼米粉1;
水:1加5,就是1用来调糖浆用,另0.5在和面浆的时候慢慢加;
糖:就1,不喜欢太甜的减半,我用一半天然甜叶素(就是stevia);
加料:(可选)去核红枣,半熟花生,核桃;
油:尽量不加在糕里,用来抹蒸的容器。
本人有用新鲜的竹叶,也刷上少量的菜籽油,不粘。
先把水烧得快开,之后加糖。让糖充分融化,之后记住一定熄火放凉了在和面浆。原因是热水和出来做,年糕就会“失去韧劲”,变成了“香港年糕”啦。之后容器里记住刷上油,这样不沾,脱模容易。我把新鲜的竹叶也刷油,垫在下面。这样年糕有竹叶的香味儿。
至于和面浆,慢搅拌到面浆还有很好的流动性,就是可以了。那南方人喜欢它软些,就水多一点点,江南人喜欢它“韧”一些,就控一点水分。我家一般做好几样,这样就大人孩子亲戚们都开心了。
蒸锅架上大火,小的糕1小时差不多,大的年糕要几小时。用筷子插进去,出来不粘,就是熟了。出来,一定要凉好了再从容器里脱出来,不然形状不理想。
看,这次做的,粉少,料多。唉,好吃好看就得。
这红糖年糕,冷的吃很有“咬劲”,热的油煎出来,外焦里嫩。
成品。料蛮多的,糕里有气泡,都不要紧,吃是一样的牙米。
安徽的人家过年,讲究的是在外商业的“支柱们”回来,家里“银粮丰足”,在家的老人孩子家眷们生活勤俭“美食以待”。为了方便储存,许多的好吃的,都是经过风干,盐腊,糟滘和霉干的做法,到了过年,一并拿出来分享的。
所以,徽州的年饭,除了这些“好东东”,就是对来年的祈愿和憧憬了。好啦,家里人少的话,一半做的不“铺排”,但是万万不可以上别人家“趁饭”的。
今年的年饭,本人拟的一小桌,算4-6人的规模的,给同好的朋友们参考,或许大家可以从中挑几样,试一下手艺也说不定呢。
年汤:如意雞
就是用一只整鸡煲制的鸡汤,估计全国都如此。来年有是鸡年,更加要紧。叫它如意鸡,当然是“年庆”之意。一年下来,即使过去一个好年的总结,又是新一年的展望和期待。吉祥如意。这款鸡汤的制作要点是,鸡要绝对新鲜,皮净肉嫩,加姜片枸纪子桂圆肉,文火炖约大半小时就成了。太长的时间,鸡肉会柴,汤色会淡,切记。
年余:紅燒(臭鱖)魚
就是年年有餘,過年都会吃到魚,只不過魚的种类繁多,做法也各不同。在江淮地区和皖南徽州,年饭桌上要有两条鱼的。一只“整鱼”,只能看不能吃的,年过了“有余(鱼)”,好意头。这红烧的“臭鱖魚”,是经过盐腌制,压在石头重物下几日,每天还要翻几次,出了“臭味儿”再来红烧的,是徽菜的特色菜。要是不习惯,就红烧的整鱼就好了。
年锅:全家福(也叫徽州一品锅)
这款和合肥(庐州)名菜“李鸿章大杂烩”有异曲同工。拿肉丸、豆腐角、蛋饺、干豆角、少量咸鸡块等一起放在耳鍋里,架在火炉上,边笃边吃,暖意浓浓。
年圆子:四喜丸子
取“团团圆圆”的好意头。糯米肉末和香肠碎辣椒姜和葱花,油炸成圆子,红烧就好了,要是放在“全家福”火锅里烫过吃,也是很好的。
年蹄:红焖大蹄膀
这款蹄膀制作费事,要提前几天弄好,吃的时候,上蒸笼热过做好。款待远方回家累了一年的亲人们,再没有这款大蹄来的“真切”啦。
年糖水:红酒酿糖羹
徽州的特色糖水。用红曲米酿制的红色酒酿,甜,不小心会醉的。
其他年菜,还有腐乳爆肉,毛峰焖大虾,山珍香菇盒子,盐拌笋尖。
等过完了初一,就来和大家分享年夜饭。祝大家:
合家欢乐
新年吉祥!
HAPPY NEW YEAR
有色有香有味!海尾归鸡年吉祥!
无配方,是因为做了几次,就“烂熟于心”了。新年快乐!
才女新年快乐!恭喜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