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35)
2016 (148)
郎平海归的理由 和不海归的“借口”
中国女排夺冠。大家高兴得睡不着,这下主教练郎平又成了全民的偶像。
本人在网上时不时读到,有人称郎平“叛徒”就觉得这些人很肤浅。肤浅到了比儿童的IQ都不如。只因为她那段海外执教,率美国女排出赛世界比赛的历史。大家别忘了,体育的精神,以及它和国家的荣誉,还有体育背后庞大的 “经济利益” 之间,双边或者多边的关系。本文想问的是,郎平的回归(且称它为海归吧,流行),即回到中国女排队来执教,要是这次没有奥运夺冠,人们对她的评价,还有回归的意义,任然会是现在的这样吗?
多年以前在大学,国家女排头顶世界冠军的光辉来学校“友谊赛”,本人和同学们一起和女排的名将们都有一面之缘。那是候本人在学生会里任职,同研究生会一起在食堂招待女排队员们吃晚饭,后来比赛和联欢会。大家对郎平的印象,在那时候就是”低调”的,连说话都不大声,和在赛场上“判若两人”。后来在厦门还见过她和男友在一起游万石植物园,印象中任然是”很平凡”,貌似普通人一个,就是身高显眼一些。
要知道,作为女排的球员,赛场上的表现压倒性地占第一位,郎平是卓越的。而她之后作为教练,带领球队出赛,取得好成绩,同样也是最重要的。她的事业,在于她取得的成绩,好成绩才转化为成就。
作为运动员的郎平,在辉煌成绩之后,运动生涯也就结束了。而作为教练的她,还是又要从零起步,一步步走上台阶,这个过程,任何人都要通过打拼,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现在问题来了,作为教练,她或他的成功,用什么来定义?又由什么决定?
一名教练的成功,就是她他培养出来的球队,各方面表现出色,比赛取得好名次。说穿了,就是拿金牌。下面的“成功”就简单了:名啊,利啊,不然就是”国家荣誉”---这个复杂一些。因为看他她站在哪一边。
这也是为什么她被称为“叛徒”的原因了。这在本人看来,是”体育的政治化”---给贴标签是为了叙述方便,没有指责。郎平的问题在于,她的“再成功”需要的是一个能拼会打,最后成为冠军的女排队。换句话说,就是这样一个”载体”(英文叫vehicle)。
这就可以简单地解释郎平的“海归”了。在执教了几家球队之后,郎平需要这样的一个球队,一来没有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二来中国队的拼搏传统。而国家队也更加需要一位想郎平这样的”标杆人物”,一来找回昔日的拼搏传统,二来所有队员的楷模(偶像吧,这词更火)即role model。国家队更需要的是,再次登上冠军宝座。
由此,宽泛地展开来,看现在我们一众人们还是不海归的原因。相信大家对成功的努力和渴望,也不会下于郎平,但是没有海归的根本原因有几大:
对成功的定义,有差别;
衡量何为成功的载体,不同;
成功的期望值,和自己之后想要的,也是差别很大;
体育可以是和国家荣誉相连紧密的,同时也可以相互独立的。而宽泛意义上的成功的定义,却有更多相关的决定因素。这里面也决定了许多人为什么想海归,也归不成的原因吧。
最后,为那些归了,又干得好的人加油。
开玩笑了,不好妄自揣测别人的。
有趣的是,当年袁伟民让女排成功的模式,和现在的是很不同的。郎平算是脱颖而出吧。
国家的大球上不去,要很好反思一下呀。
她是退役,要是运动员身份加上状态巅峰,另当别论。
又出国,还得从头来。倆样儿一起,谁都会吃力的。
贪腐,在国内是没有不贪的,没有最贪,只有更贪的。
我是祖国需要我的时候,削尖脑袋往外跑,祖国不需要了吧,还是没有回去的那种。
哎,没出息啊。
报效祖国,祖国给了袁伟民最高的待遇,出任国家体委主任。谁知不久贪腐案被查,鉴于影响,内部处理了。现在此人就象人间蒸发了一样。
问我尾字何解,墨墨戳到了我的短板啦。海归中间夹了个“尾”,说来简单,却也非也。。。
还觉得她的付出的代价也特大。我这样患得患失之人,或许不干呢。
海尾归的“尾”字作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