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凑个热闹,回首77 年高考

(2015-12-11 08:52:49) 下一个

1977 年12月10 日是 北京地区文革后第一次大学招生高考的日子。 那时在农村插队。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秋收刚过, 正是播冬小麦的农忙时节。 白天和社员一起在地里干活, 晚上在场院打玉米, 天天干到晚上11点半以后才回到住处。 我的知青小屋, 一铺炕占了房间的大半, 地当间一只煤球炉由于缺煤而只是摆设, 夜晚屋里冷得坐不下站不住, 只好裹着棉猴捧着书本, 围着冰冷的炉子度步转圈, 试图记住书上 那些数理化公式,做练习题就没有条件了,况且劳累一天眼皮不住打架。

高考志愿报得极为盲目。当时允许报三个志愿,考试之前必须填好。那时不像现在,高考前有多次摸底考试,有历年高考试题作参考,可以估摸着自己的水平报学校。那时谁知道高考是怎样的?又一人在农村,通讯不便无法与父母讨论,完全是瞎报。记得高考后的新年和同学去看望中学老师,老师问到报考了哪些学校,我说第三志愿某医学院,第二志愿某师范学院数学系,老师笑说你是死守北京吗?我不太好意思地回答第一志愿报了 K 大。老师认为我的志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知道我到底要学什么,其实我也确实不知道要学什么。

高考的第一天早上, 天还黑呼呼的,和一位同学一起冒着严寒乘一小时一趟的长途汽车奔沙河中学考场,考了什么科目已经记不清了, 好象是化学和物理。  中午下起了小雪, 沙河中学作为考生临时休息室的教室冷冰冰的, 肮脏零乱。 窗子没有玻璃, 煤炉没有生火,桌子被拉得乱七八糟, 到处是灰尘, 纸屑, 垃圾. 考生们缩在背风的角落里以自带的干粮、凉水充饥。 屋内乱哄哄的, 吵得人头痛。 我与同伴索兴披起棉猴到雪中散步, 等待着下午的语文考试。 语文我可是一个字都没有复习,在这么短的时间要把丢了几年的中学数理化捡起来已经是勉为其难,实在是没有时间啊!幸运的是那一年的语文考试只有一道作文题“我在那战斗的一年里”。回想起来那的确是“战斗”的一年,战天斗地呢。

梦想之后仍然要回到现实。 高考以后依然回到村里劳动, 冬天虽是农闲季节, 但每年冬季都要大修水利, 比地里的农活强度还大。 当时在 生产队担任统计员,时近年终要结算工分, 清理库房, 晚上仍然常忙到很晚。 工分值终于算出来了, 每个工分值六分钱。 我一年劳动共应得一百五十七元人民币, 扣去所分粮食等物, 分到手中只有八十余元。 这还是北京郊区, 比起其他地区这里已经是最好的了。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日高考, 七八年一月二十四日初榜体检, 二月二十五日我在公社参加会议, 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是高考通知书发到公社了。 公社文教组的女干事拿着一叠录取通知立刻被与会的知青围住。 我冒冒失失地脱口而问 “有我的吗? 引来一片笑声。

我有幸成为我们村一百余名知青中被录取的四人之一,我们的人生轨迹也因此改变。说起来真要感谢我们母校的老师们。他们都是最优秀的老师,在文革那个非常年代极尽所能的给我们打下了尽可能好的学习基础 

     三十年过去了,  如弹指一挥间。  这三十年所发生的变化真正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  历史的痕迹几乎可以不见。 但那一段经历却仍然深深地刻在记忆中, 纪念着我们所经历过的那沉重的年代及曾经有过的青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兵团农工 回复 悄悄话 同1977级,
当文教,同是那么忙。
xubingqing65 回复 悄悄话 可惜,你没有讲考进哪个学校,很遗憾。
半亩方塘15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您,待回访。
半亩方塘15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红新' 的评论 : 意想不到的,忽然间国家政策变了,多少人的命运也被改变。
半亩方塘15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aloon' 的评论 : 同龄人,都有切身体会。谢谢!
半亩方塘15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y100' 的评论 : 哈,差一点成了校友。
hy100 回复 悄悄话 跟你一样,也是瞎报,第一报了计算机专业,第二北医,第三北师院。今年夏天回京,和两个高中同学吃饭,一个是77级北医的,现在是专家级的医生,一个是是师院毕业的,北京特级教师。只有我读了工科。
daloon 回复 悄悄话 不容易,深有体会。也是知青77级考上的,报志愿像你一样,很盲目。\n
红新 回复 悄悄话 不容易,顶 -- 那“战斗”的一年
老秃笔 回复 悄悄话 佩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