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点点滴滴,尽是生命的印记。
正文

女儿抗癌札记(30)- 第三根管子

(2013-03-04 06:52:29) 下一个

2-29-2013(星期五)

冯秉诚牧师曾经开过一个玩笑,他说人是什么?人就是“两根管子一口气”。两根管子是气管和食道,如果搞错了管子,一口气捣腾不过来,人就不再是人了。冯牧师进神学院之前是生物博士,其著作“游子吟”感动了千千万万的寻求真理的慕道朋友,相信他对人体脆弱的本质是有着深遽的洞察力。

小诗的近况也让我更深的体会到冯牧师那玩笑里的沧桑,最近这两个星期里,因为小诗喉咙肌肉渐渐不受控制,而且肺弱痰多,没办法好好地吞咽,每天吃不到半碗粥,喝水都要加上凝固剂变得像浆糊一样,然后一勺一勺的喂进去,就这样,还常常咽一半呛一半。以前听说林副主席怕光怕水,喝水要拿面包蘸着吃,当时年纪小,还以为是坏人多古怪。现在才知道,这两根管子一口气,半点都差错不得。那天我们出远门去扎针灸,没有带着吸痰器上路,在回程的路上小诗痰涌上来,呼吸困难,偏偏又遇上下班塞车时间,在半路上急得诗嫂搂着小诗直哭,差点就要半路下来找急诊。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可见人活着就是要争气,不争气的人,有如行尸走肉、虽生犹死,也就离死不远了。

生物化学领域有所谓“不能简化的复杂系统”,是进化论所无法面对的一大难题。“不能简化的复杂系统”就是指一个完整的生物系统,其中每一个部件都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缺少任何一个部件,整个系统都没有用处,所以整个系统必须是同时配套形成,不可能逐个部件“进化”而来。因为只要有一个部件没有进化到位,这个系统就是无法工作的废物,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整个系统是应该被淘汰的。生化学家提出了几个例子,包括眼睛的构造、自动凝血功能、细胞外壁的绒毛蠕动等等,都属于“不能简化的复杂系统”,其形成的背后必须是有一个细致而详尽的策划蓝图,不太可能是随机演变的结果。照我看,吞咽食物绝对也够资格算得上是“不能简化的复杂系统”。吞咽的时候嘴唇闭紧,舌头内缩,两个腮帮子用力挤压,同时间喉咙敞开,喉头肌肉把气管封闭,呼吸暂时停止,然后食道一段一段地收缩扩张,像挤牙膏一样,把那一团食物“护送”到胃里。就是这么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过程,每个人每分钟吞咽口水的时候,都在运作这个系统。但是到了小诗这里,却成了一个无比复杂的程序,只要其中一个部件出了差错,就瘫痪了整个系统。

星期二那天我们征得主治医生同意,由临终护理的护士来给小诗插进去一根食物输送管(Feeding Tube),两毫米粗细的一根塑胶管子,从鼻孔插进食道,直通到胃里。鼻孔外露的一端接驳上一个小型电动泵,可以控制输送的速度。医生们遥控处方,建议我们每天要喂进去三罐约800毫升的婴儿配方牛奶(Pediasure),但是这东西非常惹痰,护士虽然照规矩传达了医生的意思,但是马上眨巴眨巴眼睛,暗示我们灵活变通、便宜行事。于是我们今天就把牛奶撤了下来,换上我们精心炮制的“五行素菜汤”、朋友拿来的鸡汤、牛尾罗宋汤,加进去满满一勺的有机营养粉,再挤上一毫升鲜榨大蒜汁,这些都是平时小诗宁死不吃的抗癌之星,背后都有一堆的统计数字,有名有姓地记载着成功案例,但是小诗就是不喜欢那些东西的味道,“老子不开口,神仙难下手”,我们只能干生气,一点办法都没有。现在倒好,通过输送管,直接送货上门,不用麻烦口腔----舌头----喉咙----食道那个复杂的简单系统,这样我们就可以放手大干了。以前喂中药要温水加凝固剂调匀,还得巧克力蜜糖水在旁边伺候,一口苦药一口糖,现在一个针筒子“滋溜”一声就进去输送管了,再补上50毫升的清水,统统点滴不剩进了肠胃。早前教会弟兄给我们买来百元一盒的日产灵芝粉,前两天又有姐妹给我们送来薏仁幼苗萃取精华,这些以往都要磨破嘴皮子才能说服她吃进去的,现在都可以抄捷径往她胃里头灌了。

有朋友回国几个星期,今天过来看我们,看到小诗这个模样,吓了一跳,唏嘘着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们倒是很坦然,就食疗和药疗来说,这条“两根管子”以外的人工管子,就是无以上之的简易解决方案。都说上帝关起一扇门的时候,总会打开另一扇窗,诗人又说每当山穷水尽,便有柳暗花明,谁说不是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