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圣诞节黑历史:为打击异教而创立

(2015-12-28 23:40:03) 下一个

资料证明耶稣降生的日子可能在1月、3月、4月、5月、9月……就是不在12月25号。看来耶稣自己甚至没有发明圣诞节的日子,其实12月25号是古罗马基督教堂为了和异教对打,特意订为国家节日的——总之是一个有点腹黑的决定。正因为这种“离经叛道”,圣诞节在十七世纪被虔诚的英国清教徒们无情废除;虽然后来再次恢复,但到了狄更斯出生的十九世纪初,圣诞的存在感降到历史最低——1790至1835年的泰晤士报只字未提圣诞节。微信公众号号“新京报书评周刊”,作者马博,原题为《狄更斯:“发明”圣诞节的人》。

 

首先声明,这个十足标题党意味的题目绝非笔者大胆挥笔独创,而是1988年,一位大概是狄更斯铁杆粉丝的记者热情洋溢地在《星期日电讯报》上首创出来的。然而这位记者或许没有想到,学院内部的狄更斯研究者们也爱死了这个“爱称”,爱到什么地步呢?几乎每篇谈到与圣诞节的狄更斯研究作品都要引上这句话,然后立刻接着声明:这种说法是错的。

学者们严谨求证,找出了一本1835年出版的《圣诞节之书》,并兴奋地宣称——狄更斯书中那有名的温暖亲切的圣诞元素在这本书里就已经出现啦!可是这本画册的作者是谁呢?他叫做罗伯特·西摩,不认识?没关系,只要知道他是《匹克威克外传》的插画师就够了……

看了两段可能有人终于按耐不住了,“圣诞节难道不是救世主耶稣发明的吗?!”确实,按时间想来,早在狄更斯和他的画家朋友近2000年前圣婴就已经降临,哪轮得到他们来“发明”圣诞节!然而且慢,资料证明耶稣降生的日子可能在1月、3月、4月、5月、9月……就是不在12月25号。看来耶稣自己甚至没有发明圣诞节的日子,其实12月25号是古罗马基督教堂为了和异教对打,特意订为国家节日的——总之是一个有点腹黑的决定。正因为这种“离经叛道”,圣诞节在十七世纪被虔诚的英国清教徒们无情废除;虽然后来再次恢复,但到了狄更斯出生的十九世纪初,圣诞的存在感降到历史最低——1790至1835年的泰晤士报只字未提圣诞节。

那时的圣诞节基本被用来休养生息,现在这种买买买送送送的全民狂欢全然不成气候。很多“自古以来”的传统也根本还没有:圣诞树是1848年维多利亚女王的树被《伦敦新闻画报》报道后流行起来的,而圣诞老人更是1860年开始才逐渐从美国传入英国……而早于这一切出现的——不说你也猜到了——就是狄更斯1843年发表的《圣诞颂歌》。

《圣诞颂歌》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冷血商人斯科鲁奇跟着精灵游历一圈后受到圣诞精神感召——或者说被吓到了——变成好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看起来震撼度也还好,怎么就成为了圣诞精神的代表,甚至“发明”作呢?原来,在狄更斯的年代,冷酷的斯科鲁奇才是社会主流三观。在所谓“饥饿的四十年代”,英国社会被贫穷和不安控制,而富人们对此的态度是:穷人越穷越该玩命工作,甚至禁止穷人星期天放松购物,至于饿死的穷人——流行的观念来自马尔萨斯《人口论》——正好可以削减过剩人口。因此狄更斯描绘的那种充满快乐的圣诞节远非现实,而是他的美好愿景。狄更斯小时候圣诞节并不流行,而且如前文所说几乎绝迹;然而狄更斯的家中大家在圣诞节欢乐得很:猜字谜、玩魔术、做游戏。狄更斯希望大家都能开开心心的,因此他扮演起了圣诞节的推销员,将理想用故事表达出来。他自己说:“我的目的是,用一种适宜这个美好季节的异想天开的方式,唤醒基督教的土地上应该永驻的仁爱和宽容的精神”。大概是憋着一股劲,狄更斯在六周内几乎是一口气完成了《圣诞颂歌》,而写下了“全文完”后,狄更斯像个女人一样突然大哭起来。

狄更斯想让人们感到的圣诞精神非常朴素,无非是人人都能享有家庭的温暖和人们的友爱。《圣诞颂歌》中斯克鲁奇的外甥代替狄更斯做了一番演讲,圣诞节“是个很好的日子;是个充满爱心和宽恕,与人为善的快乐的日子;就我所知,在长长的一年中,只有这个时候,男男女女仿佛都会不约而同地自由敞开紧闭的心扉,再也不将地位比自己低下的人看成是走在另一条路上的异类……”从这以后,人们才按照书中那样进行家庭团聚、互换礼物、享用大餐,而人们用“Merry Christmas”相互祝福,也是在狄更斯的故事中才首次出现,并从此流行起来。

狄更斯的努力是成功的,一次在波士顿,狄更斯当众朗诵了这个故事后,一家大工厂的老板费尔班克斯先生决定再也不在圣诞节开工了,并且第二年的圣诞节还送给每个工人一只大火鸡。狄更斯自己也很得意,给朋友写信讲道:《圣诞颂歌》“是我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成就”。而杰弗里勋爵评价道:“这部书所起的好作用,比1842年以来基督教世界所有的讲道坛和忏悔室所能做到的还要多!”这本书毫无争议地成为了当季最成功的圣诞图书,甚至新年过后大家仍然买得停不下来。这本书也是日后狄更斯被改编得最多的作品。

有学者狡黠地评论道,虽然《圣诞颂歌》对拜金主义表达了不满,本身却取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并迫不及待地将这一现象扣上“讽刺”的帽子。然而,真正讽刺的是,虽然这本书销售极快,可怜的狄更斯却并没赚到什么钱。因为想要把最完美的感觉传递给读者,狄更斯和出版社“查普曼与豪尔”下了大功夫保证精美的外观,用非常精美的工艺制作本书,导致利润极低;并且发行不到两周,美国就出版了盗版,因此上一本《马丁·瞿述伟》就已经没赚到什么钱了的狄更斯靠这本书也没补回来……不过伟大如狄更斯,为人们传递圣诞精神比钱重要多了,接下来,他几乎仍以一年一部的诚意为读者们献上自己的圣诞礼物,陆续出版了《教堂钟声》《路边蟋蟀》《人生的战斗》和《着魔的人》。这些故事让人们把圣诞节变成了一家人在壁炉周围团聚的日子。事实上,第一张圣诞卡也是直到1843年才出现,而卡片中间画的甚至不是基督降临,而正是中产之家围着圣诞晚餐,而两边是穷人被赠予衣服和食物。

狄更斯自己就像一个无私的圣诞老人,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个运煤工人,把小儿子背在肩头行进,而他就仁爱地一路尾随着,把自己买的樱桃喂给趴在父亲肩上的小男孩。难怪,当1870年狄更斯去世后,朗费罗会描述道,“我从不知道一个作家的逝去竟会引起那么大规模的悼念。说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都毫不夸张。”而一个水果小贩的女儿更是怀着天真的悲伤问道:“那么圣诞老人也要死了吗?”

幸运的是,和圣诞老人一样,狄更斯的故事到现在仍陪伴着全世界人们的圣诞节。狄更斯博物馆的留言簿上,一个读者写道,“我的父亲每年圣诞前夜都把这个人的圣诞故事讲给我们这些孩子听。”这些故事就像麋鹿雪橇一样,带着对所有人的祝福,在圣诞夜飞过雪夜,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个家庭中,每个孩子的耳边,它们在对我们说:“愿上帝保佑我们每个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