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被动的人生

(2014-11-13 06:32:20) 下一个

一直在对比中美两国在青少年教育上的不同与相同。题目太大了。最近看微信上朋友上转的文章《武大学生的反思》, 它让我想到一句话 “被动的人生”。“被动”与“主动”是不是中美两国孩子最大的区别?
先说这个《反思》。我没有资格评判中国的大学是否如他所说的糟糕,我想说的是这个学生的 “attitude"。英语里有句老话“attitude is everything"。这个单词包含的意思远超过" 态度”两个字,还有心态、意愿等隐性含意,他的attitude有什么问题?首先他观察周围的一切,看到的全是负面的东西。然后当这些负面的想法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他选择放弃。他以一种被动的、反应式的方法去解决他的失落和不如意。去山区做教育,道德上很高大上,如果有一天他发现山区的攵母除了质朴外还有愚昧、山区的孩子天真可爱却同城里孩子一样贪玩,他会不会再放弃?我想会的。
这样的attitude从何而来?是不是他总是被教育、没有机会独立思考与观察?是不是小学教育过多强调正确、高尚、纯洁、甚至完美?他的抱怨,轻易放弃,是否因为他的一切得来太容易而不知珍惜?。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太年轻,不知人生不如意是常态,不懂坚持,不慬"不经三九寒,哪来一脉香”。
进入大学是人生重大的转折点。面对大学以及其后的人生,全世界的孩子都一样要经历茫然失错。也会有不满、不甘、失望、后悔等负面情绪。在与我的孩子讨论“困境”时,我最常提醒他的,也是提醒自己:如果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是的”,那么,无论结果如何都可以放下了。这个问题是"你尽全力了吗?”“have you done your best?"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