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金头脑

徐志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笔。天马行空,喜欢写作。阅读历史、地理等知识,追寻探险背后的故事。曾上电视参加益智类竞赛节目-金头脑,并夺得月优胜。这就是我,一个爱好广泛的小伙子。
个人资料
正文

罗马游记(中)梵蒂冈

(2023-05-01 23:00:14) 下一个

梵蒂冈位于罗马西北,是天主教教廷所在地,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2015年十一月,我们在那里进行了半天的参观。

 

中午时分,我们从车站下车后,走了几分钟,就来到梵蒂冈的圣彼得广场(Piazza San Pietro)。

 

广场很大。据说可以容纳五十万人。

 

该广场长340米,宽240米;广场中央有一座25米高的古埃及方尖碑;两边有巴洛克式柱廊围绕。

 

我上网看资料,才明白为什么梵蒂冈要把它命名为圣彼得广场。

 

彼得原名西门,又称西门彼得,是主耶稣基督的十二门徒之一。耶稣称要把天国的钥匙交给彼得,可见彼得在门徒中的地位。

 

耶稣被钉十字架升天后,彼得开始带领教会,传讲福音。由于基督徒不拜罗马的神,因此遭到罗马政府的残酷迫害。

 

公元64年,彼得和多名基督徒在罗马被处决,死后葬于罗马西北部。(彼得被教会封圣,称为圣彼得)。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化。数年后,他在彼得墓地旁建起一座大教堂(今称旧圣彼得教堂),送给教会。

 

公元380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当时帝国境内有五大教区;几个世纪后,有三个教区因被回教徒军队攻陷而不复存在,仅剩下罗马教区和君士坦丁堡教区。到公元1054年,两个教区因种种原因走向公开决裂,分别发展成为天主教和东正教。罗马教区的主教成为教宗。

 

由于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独一无二的地位,教宗的说话很有份量,多次以开除教籍的“绝罚令”迫使国王领主们向他低头。

 

十六世纪时,因屹立超过一千年的旧圣彼得大教堂早已破旧且有倒塌风险,教宗开始兴建现在的圣彼得大教堂。1586年,教宗下令将一尊原来屹立在圣彼得殉教地旁的埃及式方尖碑(被认为是圣彼得殉教的“见证者”)搬运到圣彼得大教堂旁,再重新立起。1626年圣彼得大教堂竣工落成;1686年,围绕方尖碑建起了喷泉、巴洛克式柱廊等建筑,现在的圣彼得广场正式建成。

 

 

前方就是圣彼得大教堂。当时正下着雨。大教堂左边的小门有教庭武装部队 - 瑞士卫队拿着斧枪在站岗,引得游客们在围观;圣彼得大教堂门外大批游客排队,等待过安检入内参观。由于我们买了下午1:30的梵蒂冈博物馆和西斯庭教堂(Cappella Sistina)的参观门票,所以决定等去那里参观完毕再进入圣彼得大教堂。

 

西斯庭教堂,由教宗西斯庭四世发起创建。该教堂于1483年建成,长40米,高20米;它最出名的地方在于内部壁画,尤其是米开朗琪罗所绘《创世纪》穹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

 

西斯庭教堂是教庭进行宗教和公务活动的场所;至今,该建筑是教宗选举的举办地。

 

当游客们入内参观时,被禁止在教堂内拍照,也不准大声喧哗。

 

接下来就是本次梵蒂冈行程的重中之重 - 参观梵蒂冈博物馆(Musei Vaticani)。

 

 

梵蒂冈博物馆创建于1506年,收藏了巨量的无价之宝,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梵蒂冈博物馆内有十余座大小不一的展馆。为了面对每天的大客流,馆方早就设计了一条合理的参观路线。

 

 

经过几座展馆后,我们在比奥-克莱孟博物馆(Museo Pio-Clementino)看到镇馆之宝雕刻 - 拉奥孔与儿子们(Laocoon cum Filiis)。

 

这尊大理石雕刻创作于公元前一世纪,后来辗转到不同地方;在历史记载中消失了上千年后,雕像于1506年在罗马的一个葡萄园里发掘岀来。时任教宗派米开朗琪罗等人前去查看。在后者的推荐下,教宗当机立断从葡萄园主那里买下了雕像。在发掘出雕像整一个月后,它就在梵蒂冈向公众展示。这也是梵蒂冈博物馆的第一件展品。

 

 

该雕像的主角 - 拉奥孔,是“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祭司。故事中,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城十年未果,一天晩上忽然撤军,只留下一只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人对如何处置这只木马产生了分歧。国王准备把木马拉进城;特洛伊的祭司拉奥孔跑来制止。他要求把木马烧掉,并拿长矛刺向木马。

 

拉奥孔此举触怒了(偏帮希腊联军)的天神。天神从海中放出两条海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缠死。雕像里正是反映他们临死前的情景。

 

拉奥孔之死令特洛伊人更加相信木马是用于献祭的圣物,任何得罪木马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特洛伊人于是拆毁了一段城墙,把木马拉进城内,这才有了后来木马屠城的故事。

 

这里要说说关于这座雕像的一件小插曲。

 

1506年该雕像被发现时,拉奥孔没有右臂。时任教宗希望修复残缺的右臂。米开朗琪罗认为拉奥孔的右胳膊应该是往回折的,这样显得痛苦;而别人认为拉奥孔右胳膊应该是朝天伸直的,这样显得有英雄气概。最终拉斐尔做评判,同意后者,雕像被修复成右臂朝天伸直的样子。

 

1906年,残缺的拉奥孔右手臂在一处工地上被发现。1957年,梵蒂冈博物馆决定将右手臂装回雕像,证明米开朗琪罗的见解是正确的。

 

经过缪斯馆(Sala delle Muse)。缪斯馆主要收藏十八世纪时在Tivoli (罗马东北部的一个小镇)庄园内发现的雕塑组合。

 

 

馆内面积不大。四周陈列的是古希腊、古罗马雕像;中间的是只剩下躯干的阿波罗雕像,后来我才知道它也是梵蒂冈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下一站我们来到圆形展厅(Sala Rotonda)。该建筑的灵感来自万神殿,并以Otricoli(位于罗马以北台伯河边的一座小镇)发现的大型马赛克地板来布置空间。

 

圆形展厅主要摆放古希腊、古罗马神像。

 

古罗马神话中的酒神Bacchus (巴克科斯)

 

 

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大力神Hercules(海克力士)

 

 

古罗马神话中的女神Juno(朱诺)

 

 

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Hera(赫拉),宙斯的正妻

 

 

随后我们来到烛台画廊(Galleria dei Candelabri )参观。

 

烛台画廊是十八世纪末加盖的长廊,长约80米;因每隔十米就有一对大理石烛台而得此名。里面摆放了一些古罗马雕像;但它最吸引我注意的是天花板画作,为1883-1887年完成的作品。

 

 

这幅画名为St. Thomas Aquinas kneeling and offering his works to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由德裔意大利画家Ludwig Seitz所作。

 

画中右方下跪的是圣托马斯. 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 欧洲中世纪神学家。他著有《神学大全》,是西方哲学和神学历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中间坐着的圣母代表天主教,旁边还有天使环绕;右下方坐在地上、赤裸上身的是亚里士多德,代表哲学家在思考问题。

 

这幅画描绘出十三世纪时圣托马斯. 阿奎那把他的著作献给天主教的场景。

 

烛台画廊上的另一幅天花板壁画

 

 

参观了某个展馆(可能是烛台画廊)后,我们感到室内人多,想去户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于是沿着分叉路口来到松果中庭(Cortile della Pigna)。

 

该中庭因为一座高4米的青铜松果而命名。该青铜松果是公元1-2世纪的作品,原本在万神殿附近;它在中世纪时被移到旧圣彼得大教堂的庭院;因为新教堂的建造工程,于1608年移动到现在的位置。

 

 

喷泉两侧的青铜孔雀是皇帝哈德良陵墓(现在的圣天使城堡)装饰的复制品。

 

从户外回到室内,经过希腊十字馆(Sala a Croce Greca)后,我们来到挂毯馆(Galleria degli Arazzi)。

 

挂毯馆长廊两侧挂满了19幅巨型挂毯,尺寸快跟墙壁一样大, 纯手工制作,挂毯画的内容都是宗教主题。

 

然后,就到了我最喜欢的地图廊(Galleria delle Carte Geografiche)。

 

 

地图廊长120米,走廊两侧挂有40幅巨型地图壁画,描绘了十六世纪时意大利各地区的地形地貌。这些地图由当时的意大利地理学家Ignazio Danti 设计。

 

 

 

地图廊的天花板壁画。壁画相当华丽,又被称为“金顶”。壁画内容包括圣经人物、神迹故事等等。

 

 

这里是关于地图廊的设计、解释。走廊两侧的地图分别是描绘纵贯意大利半岛的亚平宁山脉两侧的土地。在走廊上从南到北行走(逆着正常游览顺序)时,犹如从北到南走在亚平宁山脉的山脊上,望向两边的土地一样。右侧(东侧)代表着第勒尼安海一侧,左侧(西侧)代表着亚得里亚海一侧。地中海上的马耳他岛、厄尔巴岛,以及威尼斯港、热那亚港等,也包含其中。

 

接下来,我们来到教宗庇护五世画廊,这里有一间圣母无染原罪室(Sala dell’ Immacolata) 。里头有一尊黑袍蓝衣的圣母,后方的壁画为1858年教宗庇护九世委托当时最有名的意大利画家Francesco Podesti 所制作的《声明圣母无染原罪信理》。

 

 

画中的上方有圣父、圣子、圣灵、天使、耶稣门徒、及一些圣经中的人物;下方人物包括教宗、主教、神父等。

 

在这幅壁画描绘了1854年12月8日的声明。当日,天主教正式确立“圣母无染原罪”,意思是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在灵魂注入肉身的时候,即蒙受天主的特恩,使其免于原罪的玷染。

 

东正教和大多数基督教新教教派都不接受“圣母无染原罪”这个教义

 

在这里,以我有限的知识,简单谈谈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的异同(如果要详细地解释可能需要一篇论文)。

 

前文说到,1054年,罗马教区和君士坦丁堡教区因种种原因走向公开决裂,分别发展成为天主教和东正教。东正教在欧洲东部和东南部比较兴盛,天主教主导西欧几百年。

 

十六世纪,欧洲爆发“宗教改革”。很多教徒对天主教的教条、仪式、领导和教会组织结构不满,纷纷从天主教教会独立,自行组织基督教教会。他们被称为基督教新教。

 

三大教派的相同点是相信圣经、耶稣基督、上帝救赎;不同点是教义分歧(因为对圣经原文的翻译和理解不同)、教会组织结构等。

 

以仪式来说,东正教认为自己更为“正统”、圣物崇拜之风更为浓厚;天主教强调历史传承、仪式也比较复杂;基督教新教的仪式相对简单。

 

以教会组织结构来说,天主教有统一的最高机构-罗马教庭,下面的结构是一级一级延伸;东正教没有统一的最高机构,而是由16个平等的自主教会(基本上以国家划分)各自管理辖区内的教务;新教教派更为松散,没有统一的机构,而是各教派各自行事,教会组织更是自下而上延伸,各教派对教义的理解也有些许不同。

 

这些宗教教义分歧在其他一神教(犹太教、回教)之间也是普遍存在,多神教(佛教、印度教、道教)就更不用说了。

 

下一站,就是本次梵蒂冈博物馆之旅的重头戏 - 拉斐尔房间(Stanze di Raphaello)。

 

拉斐尔房间共有四个房间。这些房间曾是教宗儒略二世的住所。1509年,教宗委托年仅26岁的拉斐尔重新装修内部。拉斐尔用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大部分的壁画,他的助手完成了剩余的壁画。

 

四个房间中最早完工的是机要室。它曾是儒略二世的图书馆,也是多数教宗机要文件签字盖章的地方。

 

拉斐尔在此作画的概念是,带进古代精神与基督教的和谐,以及反映儒略二世的图书馆的内容:神学、哲学、法学和诗歌四大主题。

 

机要室内最知名的画作当属《雅思学院》。它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其中一幅代表作。

 

 

画中的中心部位(C位),画的是柏拉图(以达芬奇为原型绘制)、亚里士多德(以米开朗琪罗为原型);拉斐尔也把自己画入画中(在右边的角落里),完成文艺复兴三杰的合体。

 

画中的其他著名人物还包括:毕达哥拉斯、亚历山大大帝、苏格拉底、欧几里得、托勒密;另有几个作者同时代的非知名人物。

 

第二个完成的拉斐尔房间是赫略多浴室。

 

这里的壁画绘于1511年到1514年,房间也得名于其中的一幅画。

 

这里的主题是基督在天上保护教会。图为房间的天花板。

 

 

接下来八卦一下拉斐尔的私生活。

31岁时,拉斐尔曾与红衣主教Bibbiena 的侄女订婚;但直到六年后拉斐尔去世,也没有成婚。据说是因为拉斐尔有成为红衣主教(传统上终身不婚)的雄心,而对结婚没有兴趣。

虽然没有结婚,但拉斐尔身边有情妇(最知名的是Margarita Luti),绯闻也不少。这可能是当时许多知名艺术家的通病。

 

第三间完成壁画的房间是火灾间,得名于壁画《城门外的火灾》。这个房间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是《查理大帝加冕》,该画描绘了中世纪早期欧洲发生的一件大事。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蛮族在西欧大地上建立了几个王国。几十年后,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反攻,收复了大部分意大利领土。

 

公元八世纪,伦巴底人(蛮族的一支)打败拜占庭军队,占领了意大利大部,危胁到罗马教会的安全。在贿赂伦巴底人未果后,罗马教宗求助于法兰克人。

 

此时的法兰克人由查理的父亲 - 丕平当政,他刚刚建立了法兰克的加洛林王朝。丕平击败了伦巴底人,并把其境下的包括罗马在内的意大利中部地区送给了教宗,史称“丕平献土”。从此为教宗国(梵蒂冈的前身)的建立确定了法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丕平是几年前很火的电视剧《权力的游戏》中的“小恶魔”提利昂. 兰尼斯特的原型)

 

到了丕平的儿子-查理当政时,更是东征西讨,把疆域扩展到今天法国、德国、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成为现代这三国共同的历史遗产。

 

 

公元800年圣诞节,查理受教宗良三世于罗马(旧)圣彼得大教堂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史称查理大帝。这正是壁画中所描绘的场景。

 

(在扑克牌中,红桃K的原型是查理大帝,与大卫、亚历山大、凯撒同列)

 

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同一时期只有一人能称为“皇帝”,即东罗马帝国皇帝。通过加冕查理大帝,罗马教会为自己找到了靠山,也为后来罗马教会与君士坦丁堡教会(位于东罗马帝国境内)的决裂埋下了伏笔。这种(通过教会加冕)的仪式也为很多后来的国王、教宗所仿效。

 

多年以后,查理大帝的后代们被天主教会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他们自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把该称号延续到1806年。

 

最后一间完成壁画的房间是君士坦丁大帝厅。此时拉斐尔已经去世,房间壁画由拉斐尔的助手创作完成。

 

这个房间的主题是基督教战胜了异教。壁画通过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生平反映这场斗争。

 

 

图为该房间的天花板。注意中间树立的十字架和下面破碎的(异教)神像。

 

参观完拉斐尔房间后,我们的梵蒂冈博物馆之旅也接近尾声。离开博物馆时已经是下午四点了。此时在圣彼得大教堂外排队等待过安检的游客已经明显减少了。我们于是跟着排队。排了不长时间,我们就通过安检入内参观了。

 

参观圣彼得大教堂不用买票。

 

 

该大教堂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六万人,教堂中央是直径42米的穹窿,顶高约138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从计划到落成用了将近两百年的时间。

 

 

前文说过,旧圣彼得大教堂建于公元四世纪。到了十五世纪时教廷从法国阿维尼翁迁回罗马时,这座屹立上千年的大教堂已经破旧不堪,且有倒塌的危险(结构性问题)。

 

经过讨论后,教廷于1505年决定拆除旧教堂,再原址重建新教堂。一年后,新教堂正式动工兴建。教堂建设历经120年,先后由八位建筑师主持,其中不乏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名人。到了1626年,圣彼得大教堂终于建成竣工。

 

作为教廷的“一号工程”,圣彼得大教堂的建设总共花费了4.68亿达克特(Ducat, 当时的流通货币)。这笔花费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各种估算都有,从十几亿到上千亿美元不等。以当时没有印钞机(都是用真金白银)、缺乏现代金融工具、以及西班牙银元刚开始流通(白银不足)等因素,我认为它的花费大约是现代的几百亿美元。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设资金部分源于出售“赎罪券”,这也引起了马丁. 路德等神学家的不满,成为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我们在大教室内待了半个小时,感受教堂的宏伟和宗教氛围。

 

大教堂里的“圣殇”雕像(Pieta), 米开朗琪罗的成名作,完成于1499年。

 

 

由于该雕像曾遭人破坏,为了保护文物,它现已被放置在一大片防弹玻璃后面。

 

游客们可以付费登上大教堂穹顶。如果是走楼梯登顶要走上551级阶梯;如果坐电梯则还要走320级,才能登顶。考虑到天色已晚,加上走了一天路太累,我们最终选择放弃登顶。

 

离开梵蒂冈后,我问夫人,罗马与其他欧洲城市有什么不同?夫人回答:

 

“从帝国罗马到宗教罗马—转角处遇到千年。比起比利时、德国的中世纪歌德式教堂,罗马的建筑与雕塑更加昂扬向上,充满了勃发的人文精神。从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罗马城的兴衰冥冥中成为了这一传统的载体与见证。 很多人都说罗马让人失望,对于我却是让人存了敬畏之心的惊喜不断。”

 

这次梵蒂冈之旅收获满满,但也留下了遗憾 - 参观时间太短。我们在博物馆中待了只有两个小时,对当中的文物收藏,不过是管中窥豹;下次如果有机会再去梵蒂冈,希望能在博物馆待长点,登上圣彼得堡大教堂穹顶,参观梵蒂冈城墙,甚至是坐车游览梵蒂冈花园(据说只有限量门票,很早就售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