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金头脑

徐志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笔。天马行空,喜欢写作。阅读历史、地理等知识,追寻探险背后的故事。曾上电视参加益智类竞赛节目-金头脑,并夺得月优胜。这就是我,一个爱好广泛的小伙子。
个人资料
正文

中华雄关系列 - 函谷关、潼关

(2021-04-28 23:20:33) 下一个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五百年,到后期形成了西边的秦国与东方的山东六国互相攻伐的状况。而这场东西方攻防的关键节点,就位于今天河南省西部的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黄河南岸的要道 - 崤函古道的东端。关前为泓农河,关的北边挨着黄河,关后方即为全长上百公里的崤函古道,是一条连接关中地区与中原腹地的要道。

传说在春秋末年,道家创始人老子就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

到了战国中期,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实力大增,渐有争霸中原之势。公元前330年,秦国把函谷关建成为重要的战略基地,经常由此出关向东攻略魏、韩等山东六国,时人亦把函谷关当作秦国与山东六国的分界线。公元前299年,受秦王邀请,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来到秦国为相;但一年后,秦王听信谗言要杀孟尝君,孟尝君的门客逐使出鸡鸣狗盗的绝技,帮助孟尝君逃离秦国。其中,当他们逃到函谷关附近时,已经是半夜;关法有宵禁,规定要日出才开门,但时辰未到,而秦王随时会派兵追过来。幸好门客中有人会假装鸡鸣,于是群鸡齐鸣。卫兵以为天亮了,于是打开关口,孟尝君一行人便乘机出关。

 

战国中后期,秦军出关侵占了赵、魏、韩、楚等国的大片土地,引起了山东六国的恐慌;列国因此多次组成联军,合纵攻秦。秦军逐在函谷关严阵以待,阻击联军;主力则在关中以逸待劳。联军大都是望关兴叹,有两次倒是破关攻入关中,但已经是师老兵疲,被秦军击退。至此秦国已经势不可挡,到了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一举灭掉山东六国,统一华夏。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烽烟四起;陈胜的农民军一度攻破函谷关,在咸阳附近被秦军击败;刘邦则趁着秦军主力在河北与项羽对峙之机,从南面的武关绕道进入关中,迫使秦王子婴投降,秦国灭亡。

 

尽管在秦汉之际未能当上主角,函谷关也有它的戏份:刘邦占据函谷关不让项羽进关中,项羽一怒之下破关并向刘邦兴师问罪,这才有了后来鸿门宴的故事。后来唐朝文人杜牧则在著名的阿房宫赋中写到:戍卒叫,函谷举......”

 

西汉时期,函谷关依然是连接京师长安与关东地区的重要关卡。公元前154年,关东爆发七国之乱,叛军认定朝庭大军会从函谷关出兵平乱,逐派出突击队埋伏在函谷关附近准备伏击官军;但是朝庭大军统帅周亚夫听从建议,从南边的武关绕道出关,避开了叛军的伏击,并最终平定了七国之乱。

 

东汉时期,函谷关以北的黄河故道北移,南岸出现一条可从车马的大道,函谷关在事实上可以被轻易绕过。再加上东汉定都关东的洛阳,国内承平日久,朝庭只重视边防军和京师附近的防务(修筑了虎牢关等洛阳八关);旧函谷关则破败不堪,战略地位大不如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一方。曹操虽攻灭河北袁氏,初步统一北方,但是关中地区的中小军阀对曹操并不是完全臣服。为了防范这些关中军阀,曹操在渭水与黄河交汇处东南角,也是黄河大转湾处的南岸,设立潼关。潼关位于秦汉函谷关故址以西约60公里处,扼守崤函古道最西端,与黄河渡口互为犄角,是一处战略要地。潼关也取代了函谷关的地位,成为连接关中与中原要道上的主要关口。

曹操修建潼关后没几年,关中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十部军阀于公元211年起兵叛乱。曹操率兵在潼关与关中军阀对峙。因潼关正面空间狭窄,不利大军决战;曹军逐两次渡过黄河,在渭水以南大破马超、韩遂等部,彻底控制关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潼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各方势力三百年间在此鏖战十几次,攻守双方互有胜负,其中参与者知名度较高、影响比较重大的有两次:

 

公元417年,刘裕率领东晋军队攻伐后秦,在潼关大破后秦军,随即长驱直入长安,灭掉后秦。刘裕也凭借此功绩返回江南篡位代晋,建立刘宋王朝。

 

公元537年,西魏宇文泰率军在潼关击退东魏权臣高欢的进攻,从而稳定了局势。此后四十年,宇文氏由弱转强,最终统一北方。

 

到了唐代,潼关成为了首都长安的东大门,潼关也迎来自己的鼎盛时期。在唐代的几次潼关攻防战中,有两次影响了历史进程: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叛军迅速攻占河北、河南等地,与哥舒翰的二十万唐军在潼关对峙。此时,郭子仪等率军进逼河北抄安?山的后路,安禄山已经进退两难;唐玄宗却强令哥舒翰出关作战。结果二十万唐军在关前的峡谷中伏溃败,潼关失守;唐玄宗闻讯后逃到蜀地,盛唐终结。安史之乱直到七年后才被平息。

 

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潼关,唐僖宗闻讯后逃往蜀地避难。黄巢攻占长安并建立政权。四年后黄巢兵败身死,唐朝也名存实亡。

 

北宋以后,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东移,关中平原成为了二三线地区,潼关的地位也被边缘化;但偶尔它也会发挥余热:

 

十三世纪初,蒙古大军入塞攻金,占领河北、山西、陕西等大片地方。金军放弃中都(今北京),主力龟缩在河南、山东一带,并以黄河、潼关等天险组成关河防线,阻挡蒙军。蒙军几年内在关河防线前屡屡碰壁,最终于1232年经南宋绕道,在三峰山大破金军主力,两年后灭金。

 

潼关最后一次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件是明末清初在当地发生的几场大战。

 

1638年,洪承畴、孙传庭等指挥明军在潼关南原伏击闯王李自成的农民军;闯军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仅带十八骑逃出包围圈。后清军入塞威胁北京,崇帧帝命洪、孙二人带兵勤王救驾,李自成才逃过一劫。

三年后,中原大旱,李自成再次起事,应者如云。崇帧帝重新任命孙传庭去围剿闯军,结果是败多胜少。1643年,闯军攻破潼关,孙传庭兵败身亡。(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李自成占领关中后建立政权。

第二年,李自成带兵攻占北京,崇帧帝上吊自杀,明朝灭亡。随后,吴三桂放清军入关,闯军在山海关战败;李自成随即放弃北京,退往关中。

1644年底,清军兵分两路攻打李闯。其中一路逼近潼关,闯军在关前屡战屡败。战至1645年初,清军在红衣大炮的协助下,向潼关发动总攻,闯军败退,被迫放弃关中。

此战迫使李闯被迫放弃根据地,南下逃亡;一年后李自成被杀,闯军土崩瓦解。清军在解决了李闯后更加势如破竹,很快就渡江南下,占领了大半个中国。

 

最后,我以元朝词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来作为本篇结尾。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古树羽音 回复 悄悄话 “鸡鸣狗盗”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小学的上了年纪的历史老师,读此文,更感其敬业教人。感谢分享
湾区金头脑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大家的鼓励和评论
树屋 回复 悄悄话 天下九寨,看地理了解历史才有趣。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好帖。 两关在历史中常为兵家必争之地, 东出,西进,多少人饮恨丧生。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介绍,有机会要去两地实地考察一番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