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38)
2022 (46)
2024 (126)
2025 (2)
1908年,大清掌门人换人,载沣上位当了摄政王,成为大清实际掌舵人。让我们来盘点一下时局,看看摄政王所面临的局面。
清朝这艘船经过了200多年的航行,咋一看外表光鲜,实际上已经千苍百孔。持续几年的新政改革并不能达成初衷,反而加深了危机。
新政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富国强兵,增加财政,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而改革的措施,如修建铁路,推动各项现代化措施,鼓励发展实业;废科举;编练新军;预备立宪等等,从长远上看,也是利国利民的措施。
但是,由于许多改革措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加上用人不当等等,使得受益的人少,得罪的人多。
首当其冲受影响的是农民。政府要推动各项现代化措施,如修铁路、办电报、建学堂等,需要很大的投资。而政府却没钱,只能向农民摊派,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而农民在短期内却无法享受到现代化的好处。"屋漏偏逢连夜雨",那几年天灾不断,农业歉收,农民生活困难,活不下去的农民或去做乞丐,或去向地主"借粮",或卖儿卖女。农民暴动的事件时有发生。
其次受到冲击的是读书人。
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排位是"士、农、工、商"。读书人觉得自己是高人一等的知识分子。科举废除后,读书人的地位同其他的职业没什么区别了。大部分"士"人对朝庭的认同感下降了,转而把精力放在地方上。朝庭失去了读书人的忠诚。
"士"人开始分化。上层的读书人去留学,经商,或加入改良派(即维新派"的行列,试图进入体制内进行改革;中层的读书人去新式学校读书,希望以后能在城市里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下层的读书人或去当兵,或者去教书,或者转行作其它苦力。
受到益处的是商人。
清末新政鼓励工商业。中国的商人终于可以一吐几千年来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压抑,从政治上、法律上得到了保障。从此工商业的投资出现大幅上升。
同其它国家的同行一样,中国的商人有了钱后,希望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商人们组建各类组织,试图在政治上发挥影响力。他们大多热衷于立宪运动,期待政治改良。自1908年起,立宪派开始发动全国请愿活动,希望能加速宪政改革,早日立宪。朝庭对此焦头烂额。既不愿得罪这些财神爷们和地方上的知名人士,但又不想放弃权力。只能祭出拖字诀,混过一天算一天。
为什么清末新政改革,会出现"受益的人不多,不满的人不少"这样的结果呢?
所谓的改革,有两种成功的途径。
其一,有足够的实力信念、坚定地采用极端的手法。这需要决断的实力。
其二,就是在让大多数人感觉到自己因为改革收益之前,至少不要让他们感到因为改革受损。这需要智慧与耐心。
第一种改革的方法,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才能做到。此时的大清,已不是两百年前雄主能臣辈出的康乾盛世,它已垂垂老矣,受不了这种折腾。因此不可能实行这种方案。
第二种改革方案好是好,但需要大量的钱,大笔的资金投入来进行改革。这正是朝廷所缺乏的。
1909年,即宣统元年,大清年收入2.63亿两白银,支出3.39亿两白银,赤字高达7600万两,约占收入的3成。赤字部分需要通过发行国债和向外国借贷来填补。有一件事可以说明朝廷在财经上的窘境:1905年,朝廷派大臣出洋考察外国宪法,费用是80万两白银。这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朝廷无力拨款给他们,要向地方各省进行认捐。可见朝廷实在是没钱了。
缺乏金钱投入,改革成效不彰也就在所难免。
面对人心涣散,国弱民贫的时局,大清的统治者们一筹莫展。而朝庭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那么,让我们点评一下20世纪初国内的各大政治势力及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