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金头脑

徐志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笔。天马行空,喜欢写作。阅读历史、地理等知识,追寻探险背后的故事。曾上电视参加益智类竞赛节目-金头脑,并夺得月优胜。这就是我,一个爱好广泛的小伙子。
个人资料
正文

清末60年 - 中篇:潮起(2)

(2014-11-12 22:28:40) 下一个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维新派,通过著书立说,办报纸,组织社会团体等方式,广泛宣传维新变法等改良思想。在知识分子当中,有很高的威望。
当时朝廷内部暮气沉沉。把持朝政的大多数是尸位素餐的守旧派官员。他们碌碌无为,只想着保住自己的位置,拒绝任何改革的建议。
维新派决定采用先地方后中央的方式,来扩大他们的影响力。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如举办讲座,茶话会等等,维新派成功的吸引了大批开明派仕绅的支持。
正当维新派在地方上活动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列强的蠢蠢欲动,使得维新变法的改革更加迫在眉睫。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把中国人的虚弱要彻底地暴露在列强面前。大家把中国当成蛋糕,争先恐后地要来分一块,生怕来晚了就没有位置。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今山东青岛,把山东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国强占旅顺,把东北三省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英法也不甘示弱,分别强租香港的新界和广东的湛江港。云南等地沦为法国的势力范围,长江流域则为英国的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
列强在外面虎视眈眈,大臣们依然在朝堂上明争暗斗。几年前,听政长达20年的慈禧太后宣布"退休",让光绪皇帝"亲政"。然而,光绪皇帝尽管位于台前,却处处受到掣肘;慈禧太后虽然退居幕后,却遥控朝政。双方矛盾愈演愈烈。
亲近光绪皇帝的大臣被称为帝党,而亲近慈禧太后的一派被称为后党。两党争权夺利,互相攻讦,国家遭殃。甲午战争失败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李鸿章受到党争的牵制,无法自主决定战和策略,导致丧失外交的先机。如今,党争的一幕又一次上演。
为了推翻在朝堂上占主导地位的后党,帝党们想到了利用维新变法的大旗。
这时,随着列强肆无忌惮,很多人也感到,惟有变法才能救中国,免遭列强瓜分。康有为的改革建议,得到了朝庭上越来越多大臣们的支持。
光绪皇帝也听到了康有为的声音。为了免受亡国之君,光绪皇帝想到了改革。1898年6月,皇帝召见了康有为,维新变法正式开始。
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主要内容包括: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废八股,兴西学;改革财政;鼓励工商;编练新式陆军等等。变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维新派缺乏政治手腕,改革的打击面太大,触犯了很多保守派官僚的利益。他们纷纷跑去跟慈禧太后告状。
慈禧太后虽然也属于保守派,但他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对变法并无成见。她主要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维新变法后,很多保守派的后党官员遭到排斥、降职,使得老太后越发怀疑光绪皇帝是要借变法之名,行削自己的权力之实。慈禧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老太后指使后党们抵制变法。太后与皇帝两派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
此时,有传言说康有为,梁启超等准备教悛,怂恿光绪皇帝软禁慈禧。老太后听到后勃然大怒,心想康梁跳梁小丑,居然敢离间我和皇帝的关系,是可忍,熟不可忍。
在京师驻军和保守派官员的支持下,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软禁了光绪皇帝,接着通缉维新派。维新派中有六个人被朝庭处决,史称戊戌六君子。康有为梁启超逃到外国,继续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
1898年的维新变法就这样轰轰烈烈的结束了。围绕着变法,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最终以保守派和后党胜利,维新派和帝党失败而告终。然而,保守派的胜利只是表面上的,他们丧失了人心。而维新派的遭遇让人同情,他们将会继续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发挥影响力。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恨死了光绪皇帝。她想弄掉光绪皇帝,另外换上个皇帝来做傀儡。结果赞成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最关键的是,外国列强的公使们也投了反对票。慈禧太后对列强暗生怨恨。在这个节骨眼上,新的中外冲突又起。义和团出现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ilovenz 回复 悄悄话 西太后晚年厌倦政治,但不厌倦权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