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白风清·,山高水远,岁月风华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中国,给你讲一个德国传奇
个人资料
正文

【德国传奇】第七节 开创新商机

(2014-12-15 02:19:20) 下一个

自从互联网开始发达,民间的商业奇才大显身手,其思维的精妙,手段的高超,往往令商界成功人士们大跌眼镜。加拿大一个大学生,在网上用一个大号别针换来一栋别墅。中国一个女孩依法炮制,用一个普通戒指,换来给贫困山区孩子们修建一栋教学楼。

什么叫商业利润?其实所谓商业利益,就是在市场上货物在正常或非正常交唤过程中,在货物本身价值之上添加的,人类运营智慧的附加值。

    出国十年,接触来往的大多是老一代留学生,他们出国闯荡,是在上个世纪80或90年代。那个时候,国内商品经济尙不发达,人民生活,尚且贫困。刚刚起步的经济,还在左右摇摆。社会上弥漫的,是艰苦创业,寻找商机的创业精神。

那个时候,如果你不想在国内的商圈厮混,也不甘贫困的生活。如果能找到机会,走出国门,你就会成为时代的宠儿和佼佼者了。

但出国留学,除了少数获得奖学金外,绝大部分留学生不得不自寻担保,出国后还要自谋生路。生活的压力,日子的艰辛,成为这一代留学生心头不可磨灭的烙印。

公元1990年代初,有一位在国内某名校毕业,在德国攻读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在周末闲暇时,骑自行车外出。不知为什么,他竟然把自行车骑到高速公路上。经过的汽车惊慌失措,向他鸣笛示警。博士生赶紧下车,躲在路边。这时,他的心里升起无限的悲凉。来自一个强大的祖国,而且是一名属于人尖子的博士生。到了德国,居然像傻瓜乡巴佬似的把自行车骑上高速公路。这种无知和愚蠢,使得他无地自容,当时差一点把自行车扔进公路外面的万丈深渊。

博士跟我们讲起这段经历,羞愧,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扩展业务,我们开始接触更多国际贸易的机会。

一天,我和一个哥们儿一起,为了一项前景光明的新生意,拜访一家德国大型能源集团企业。这家上市公司,由八位富翁股东组成,每位股东兼任一个部门的董事总经理。而我们见到的这位德国总经理,多年来一直从中国购买大量货物。他对中国市场非常熟悉,生产环节,厂家,国内各家供货商的名字和实力,都耳熟能详。相比之下,我们这两个拜访者,不但对该商品一无所知,甚至对国内有实力的供货商,也仅仅是略知名字而已。坐在总经理办公室那张巨大的办公桌的对面,聆听总经理侃侃而谈,详细介绍。当时的情景,就如同教师正在给刚刚入学的小学生讲课。被耳提面命的我们,那种狼狈不堪的心情,可想而知。

从这家公司出来,哥们儿轻蔑道,过去一直以为你们神通广大,能做大生意呢。就像今天这样,狼狈不堪,还想做生意?简直就是一次无聊的大学讲座。

为此,他坚决拒绝继续跟我合作。虽然,我请他合作,主要是因为,他已经在德国学习工作了十几年,而且还是专业的德语翻译。加上是好朋友介绍的关系,本意是邀请他作为伙伴,一块儿努力。我们公司发展了,他也有机会借此进入商界,飞黄腾达。

几年以后,这位已经转到慕尼黑去的哥们儿路过杜塞,到我们的新楼参观,目瞪口大之时,惊问道,你们这些年,到底做什么生意呢?发展这么快?

我笑答,还记得我们一块当小学生的那场谈判吗?那家德国公司,现在已经是我们最大最可靠的客户之一了。。。。。

一生之中,有多少次,你可以做一次小学生,但第二次,你必须能够站在讲台上,风度翩翩,胸有成竹,侃侃而谈。

但是,海外华人成立的公司,往往规模太小,力量单薄,生意范围狭窄,互相争斗激烈。

为了尽量不与其他华人公司狭路相逢,互相争斗。除了对自己公司的生意严格保密外,还必须不停寻找新的商机。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被欧洲预言大师诺查丹马斯的末世预测刺激,整个世界惶恐不安,人心纷乱。乱局之中,世界商业市场也跟着发生逆转,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货币战争,股市狂跌,楼市泡沫,商业萎缩。海运业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危局,船舶租金高企,运价狂跌,如同股市飘红,众人逃离,一片萧条。

我们弱小的公司在风雨中飘摇不止,租船市场疲弱,租金上扬,运价低落。有时候做一条船,赚不到几个钱不说,在整程的运输日期内,还要承担巨大的市场风险。

加之国内矿产品输出,由于国内需求转旺,货源枯竭,出现供不应求,无货可买的势头。加上国家新制定的出口税剧增,造成出口商品货量锐减,销售价格因国内需求旺盛而暴涨。加上国际上,美元贬值,人民币坚挺,且迅猛升值。价格因素,使得很多原本前景看好的矿产品,因为价格飙升,利润空间缩窄,价格甚至超过了欧美市场的水平。直接变得市场无存货,价高无人问的萧然情景。出口市场萧条,国际航运市场不景,各处一片惨淡。

商业合同的减少,如同雪上加霜,使得本来就步履维艰的租船市场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一时之间,各大船公司叫苦不迭,像我们这样的小租船公司,面临的危机可想而知。这种时候,坐等商机肯定必死无疑。我们必须依赖小公司船小好调头的特点,根据新的市场情况,制定策略,创造优势,寻找新商机。

汉堡港码头早在90年代初,就进行过大规模的改建。原本落后的杂货码头,纷纷被投资人注入重资,改建为集装箱码头。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和德国的多家班轮公司一样,也从多用途船和杂货船,转向全集装箱船。订制的从2800TEU到6800TEU的全集装箱新船纷纷下水,千军万马涌向繁忙的汉堡港。

过去概念上的散装钢材,木箱包装机械杂货,现在都被集装箱包装取代。20尺,40尺,标准箱,开顶箱,硬顶箱,就像码积木一样,危楼耸立般吊装在威武的全集装箱船上。

汉堡港历史悠久,经济繁荣,设备先进,兴旺发达。但这种与时俱进的现代大潮,也总是会淘汰守旧迟钝的人群。

小马特,是我在汉堡港的好朋友。过去出访,经常是他把我拉到他家的办公楼去喝酒,他的办公楼就在自己家的码头上,是祖辈传承下来的一份大家业。但上个世纪90年代,汉堡港大改造,小马特家的杂货码头不适合集装箱装卸,显得原始落后,几乎被彻底淘汰。幸而最后关头出现了一个大投资人,把他从倒闭的危机中解救出来。当小马特邀我一块饮酒,露出了幸免于难终于缓过一口气的怪相时,我立刻提他的幸运好好干了一杯。

但这次狂饮,小马特透露了他家的另外一个支柱产业。

他的家族几十年来,一直从南美进口红木。这种红木质地坚实,色泽美观,不易变形,是制造家具的上好材料。

原木运到德国后,进入家族的木材加工厂。

我对红木这种材料比较熟悉,因为,我过去曾在煤炭研究所的情报室工作过,并曾是国家专利局的常客。我知道,这种红木燃点低,燃烧时间长,是上好的劈柴。

当然,红木质优价高,当劈柴是绝对不可能的。但红木锯板时落下的木屑,却是可以很好利用的优质资源。

仅仅红木屑还不够,还应该添加燃点低的长焰煤。两者混合在一起,加入添加剂,粘合剂,再压制成型,就会成为优质的壁炉煤产品。这种产品称重后,装入牛皮纸口袋,在喜爱壁炉的英国市场的超市,作为商品销售,成为一种质优价廉的壁炉燃料。

把这个想法与小马特交流后,得到他极其热烈的反应。毋庸置疑,我与他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均分。

一个以英国壁炉碳为主的生产项目确定了。商品很快见到效果,英国市场传来佳音,货物供不应求。

本来,我们应该借着这个势头,放开思路,拓展商机,更上一层楼。但这个时候,我的思想发生了彻底转换。

本来对商业就毫无兴趣,作为谋生,十年运作,已经算是造就辉煌了。但继续乘胜前进,我却毫无兴趣。不但不振奋,反而兴味寡然,情绪不振。

作为陌生手段,我从来不把商业上的成功当做可喜可贺的事情。远离尔虞我诈,进入纯净世界,是我十年来的梦想。

能么能够不必继续这样处心积虑地进行商业谋划,仍然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呢?如果为我钟爱的写作事业保驾护航呢?

我的眼光,盯上了德国的房地产市场。

德国的房地产,一旦购买,为永久拥有。有一个报道令我印象深刻。二战后期,盟军的轰炸机几乎每到夜晚都是出现在德国各大城市上空。一阵狂轰滥炸之后,城市建筑被摧毁,房倒屋塌,道路千疮百孔,整座城市几乎没有一处完整的地方。但是,战后恢复,德国人首先整理出轰炸中被妥善保存的房地产文件。所有地契完好无损,所有地块,即使炸成废墟,仍然可以根据文件作出准确划分。从地产角度讲,德国人民虽然承受了战争的苦难,人员的牺牲,物资的毁坏。但是,他们拥有的房地产,却毫发未寻,记录在,土地就在。房子倒了,可以重建,只要有土地,就有希望。

在城市中心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建筑的基础部分,是巨大的石块。这些石块为房屋构筑了最坚实的基础,千年屹立,百年不倒。

所以,虽然德国的房地产从来风平浪静,很少有人因为房地产而发财。但同时,由于德国的法律制约,德国的房客具有很大的法律优势,所以,很多德国人宁愿一辈子当房客,也省得为了买房而被银行骑在脖子上。

德国的法律偏袒弱者,但好在德国法律的关键,是讲道理。

只要你合理合法经营,德国的法律就不会给你带来麻烦,而只能为你保驾护航。

   对,我们从现在开始,就把经营变成投资。购买德国房地产,当房东。

21世纪初时,银行利率很高,十年期贷款利息达到7%以上。但投资型转变对我们诱惑力太大了。加上本来对金融的基本外行。初生牛犊不怕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够精明的我们,也许拼的,就是运气。

最初的一栋楼,外表漂亮,价格低廉,情景可疑。房东是个糕点师,制作的蛋糕可以供应全市主要点心店。所以,房东在郊外买了工厂,把位于市内很好位置的整栋楼卖掉,集中全力经营郊外的工厂。

这个解释很容易让人相信,更何况,晚上前去看房,看到位于一二层楼属于他家经营的巨大咖啡厅里人满为患。给人的印象,这个位置是个最佳地点。另外,房子售出后,他家至少继续租用这个咖啡厅至少一年。

看到马路对面如梦如幻的天鹅湖,我们动心了。刚下决心购买,却有人捷足先登,在我们前面把房子买下了。

磋叹,懊悔,遗憾。与一栋特别看中的房子失之交臂。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上帝会像十年以前那样,再次给予我们机会吗?

而机会很快就来了,半年以后,在报纸上看到新的售房广告。位置,莱茵河边,高档住宅区。价格,完全在我们预算的范围内。约好时间,前去查看。房子很新,规模略小。但对于我们的财力来说,这个房子正好可以接受。

吸取教训,抓紧时机,价格很快敲定,接着去公证师处签合同,办手续。在去公证师行的前几个小时,中介居然还打来电话要求再涨几千马克,我们都答应了。

房子满意,比什么都重要。金钱花完就完了,但这栋房子,会陪伴我们今后的很多年。

合同签订后才知道,原来房东是一位高龄老妇人,她现在已经躺在医院病床上很久了。销售房子的事,她只能授权自己的管房人代为办理。

后来我们才知道,德国人一般不会出售房产,他们都是把房子作为遗产传给后代。所以,房子出售的多数原因,是因为不止一个子女要继承遗产。为便于分配,干脆把房子卖掉,直接分配现金。

而我们买的这栋楼,建房的是老太太的儿子。房子建好后偏偏儿子先老人而去。剩下老母亲反而继承了儿子的遗产。这样,老人卖房养老疗养,我们由是买到一栋非常新的一栋房子,真是幸运。

我们每周都会去莱茵河边散步,每次开车路过我们曾经看中过的第一栋楼时,发现一二层咖啡厅早已换了主人。但一眼就能看出来,这里的生意极其冷清。而楼上用于出租的房间,竟然长年累月空置。这时,我们才发现,比我们捷足先登的那位买房人,当年上了大当。看房那天晚上,咖啡厅的宾客盈门,人满为患的场景,原来只是原房东临时找人客串的。房子所在的位置,虽然很优美,但根本就不会有很多人前来喝咖啡。楼上的出租房,虽然直接面对美丽的天鹅湖,但楼前道路,正好是汽车进城的必经之路,加上轰轰隆隆的有轨电车就在楼下经过。每天噪音很大,一般人肯定不愿意承受这种严重的城市噪音。我们不幸没有买到这栋漂亮的楼房,我们也有幸没买到这栋劲看不劲用的路边楼房。

德国人无论购房还是租房居住,对房子所在的地点非常苛刻,尤其对周围环境是否足够安静,则到了挑剔的程度。

我们曾看中一栋高档区域内的独栋住宅,第一次去看,地点,外观全部一流。房子内,有游泳池,桑拿浴,宽敞明亮。但围着周边一看,我们的心凉了半截。距离这栋房子一百米远,是北墓地的围墙。

德国的墓地大都在城市内,周边是普通居民住房。墓地建造高雅,繁花似锦。很多人散步,会选择进入墓地。

不同的文化,带来不同的选择。德国人认为,墓地周围是居住的最佳环境。因为,你住所周围可能有各种人物,很多成人会高声说话,一些小孩子,会调皮捣蛋,让你不得安宁,如果靠近马路,汽车噪音不断,靠近学校,学生们会叽叽喳喳。但,如果靠近坟墓,死人是世界上最安静的人群,永远不会发生吵闹,永远不会给你造成难题。

我们反复丈量房子距离墓地的距离。100米,远远超出我们忍受的极限。这时,一个中资公司老板,我们的好朋友说出一句话,让我们立即打消了购买的念头。他说,兄弟,如果你在坟地旁边买房子,恐怕谁都不敢去你家做客,你们的新家,恐怕会门可罗雀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一苇如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NJM' 的评论 : 好久没来这里了。不好意思,第六章确实漏了。这是一章各种官司的故事。过几天补一下吧。
NJM 回复 悄悄话 May I know where is 【德國傳奇】第6節 ?
临时客栈 回复 悄悄话 总算续上了,写得很好,里面有许多信息,谢谢分享!
赵磊 回复 悄悄话 有趣的见闻!感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