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与弱智

在此我想用真情写出友情,爱情与亲情。但又怕写不好会伤及了这份真挚的友情,纯真的爱情与血浓于水的亲情......。
个人资料
睿智与弱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谁在策划柴静 莫欺中华无人 (ZT)

(2015-03-13 15:59:26) 下一个

 

 

 

莫欺中华无人

谁在策划柴静

 

号称“公知女神”的柴静女士蛰伏多时,最近突然浮出水面。她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一时风头出尽,国人议论纷纷,不少人激赏,多数人肯定。但很快舆论的风向标就转向了。质疑、批评、调侃、挖苦、抨击声浪渐起,越来越占上风,为什么柴姑娘这次的美名如此短命呢?

 

这说明中国的知识阶层,是有眼力的;这说明今日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是有觉悟的。一句话,我们可爱的中国人民,逐渐变得成熟了。不是公知母知一点煽情、一通忽悠就能左右的。有时候,他们可能一时反应不过来,但是仔细一琢磨,迅速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和玄机。

 

柴姑娘冰雪聪明,早年采访非典,调查问题,主持访谈,给人的印象不错。她一个四分多钟的爱国演讲,不知道打动了多少人。谁知后来传出这位经常为真相奔走的爱国名女人,竟悄悄赴美生子,让人错愕,有一种反差太大、被欺骗的感觉。对她的喜爱大打了折扣。

 

这文弱书生的柴姑娘,原来老是做出沉思状,忧郁大眼睛美丽动人。一幅忧国忧民、声气难续、羸弱奔波的模样,实在惹人万般怜爱。加上她的口才文采,还有她那混合了西方新闻思想、西方法律意识、西方价值观念,对现实机巧的批评,在中国造就了一大批柴迷。

 

很有名的舆论人士,都拜倒在柴姑娘的脚下。柴静主张什么,成为了一些人判断问题的尺子,如果敢于质疑这位女神,那就闯了大祸。很多朋友因此反目,甚至绝交。柴姑娘在中国新闻界,确实近乎于女神级别了。可惜的是,她太向往美国,生子事件让她声名一落万丈。

 

柴静当然不甘心。她残存的美誉度、她超高的知名度、她那张著名的央视品牌脸,都具有极大的商业与传播价值。问题在于,如何包装,如何唤起公众对她的美好回忆,如何淡化和巧妙解释她到美国生子这件事情。重出江湖,柴静本来是可以选择平和、诚实面对公众的。

 

在今天这样一个已经十分包容的中国,生孩子,向往美国也不是什么罪过。只不过,你不要再装扮原来那酷爱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形象,和重温那形象带来的巨大荣誉和女神光环。可惜的是,柴静和她的幕后策划推手,选择了最为冒险的方案,忽悠国人,假定中国人都是白痴。

 

于是,那个热爱着家乡、人民、国家、世界的女神又回来了。她忧伤地、若有所思地、焦虑地在台上踱来踱去,她告诉我们,什么是雾霾,为什么中国雾霾这么厉害,如何治理雾霾。更令人同情的是,她是从对女儿的爱出发,来关注这个话题的。要不要提到女儿据说她犹豫了很久。

 

因为她不确定,这会不会给孩子带来伤害。长大后她会不会怪母亲披露个人隐私。瞧瞧这是多么伟大动人的母爱。后来是丈夫的劝解让她释然。丈夫说,要相信今天这个社会的基本善意。于是最后一个问题解决了。但我为柴静感到害怕,一个人竟敢这样利用社会的善意,是一件多么不道德的事情啊。

 

崔永元一语道破天机。他说,柴静这部片子对柴静本人很重要,但是对中国治理雾霾毫无用处。这是全中国所有关于这部片子的评论中、最机智、最俏皮、最辛辣的。我举双手双脚赞成他的意见。这是一部精心策划的公关宣传片。我可以来告诉大家这个片子策划的纲要思想。也可能无所事事的柴静、缺乏科学理性的柴静确实被雾霾吸引了,想了解这件事。但是很快围绕她的策划阴谋登场了。

 

柴静如果能够看到这篇文章,她一定会惊出一身冷汗,会怀疑我有他们数次开会的录音。这是笑话。我不过是一个普通观众,但是我出生在诸葛亮躬耕的隆中附近,多少沾了一点神机妙算的光。实际上根本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智慧,从这部片子,就可以看出它的策划痕迹。看出这部片子为了某种私人的目的,一点点抽取了科学、真实、诚实、善意这些最基本的东西。

 

他们谋划这部片子,是为了满足以下要求。第一、要重新竖立阿静(我猜他们这样称呼她,不一定对)不计个人利益服务公共事务、为国为民忧心忡忡、敢于碰硬的既柔弱又坚强的光辉形象。这是制作这部片子的最高目的,因为这样的形象对阿静作为一个公知母知今后的身价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个形象如果竖立起来,阿静就是我们大家今后的摇钱树啦。所以,对外一定要说所有费用都是阿静自己掏的,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义工,这样社会才会感动。

 

第二、要达到以上目的,一定要万分巧妙地向公众解释阿静到美国生孩子这个事情。要找到一个理由,要通过暗喻的手段,让公众感到阿静不是向往美国,而是不得已才到美国生产。什么理由呢,胎儿有肿瘤必须到美国治疗,不对,这事咱中国弄得了。还得想理由,对,有了,咱中国不是雾霾很厉害吗,雾霾,这个雾霾是不是和癌症和良性肿瘤有关系呢?管它有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巧妙嫁接形成恐慌啊。我们需要眼球、眼球需要恐慌。

 

第三、雾霾看来是个最好的选题,这个话题容易煽情,十分公益,可以很好地掩盖我们的动机,也可以站在一个道义的高地,估计以此为题,很少有人敢站出来质疑和反对,因为这样就会招来公众的怒火。选择这样的题目,一开始,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最好是通过和发达国家现状的比较,通过数据、资料、实景巧妙嫁接,让人们感到中国雾霾十分严重、十分可怕,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暗含着对国家政治制度、行政能力的质疑,但是要不留痕迹。这里要切记,欧美国家和我们处在同一发展时期的糟糕雾霾数据,还有现在与我们处在同一阶段的印度更为糟糕的雾霾问题,千万要掩盖起来。

 

通过对很多著名专家、学者、官员采访的巧妙剪辑,还有阿静这张央视脸,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半官方的制作,造成此片得到各方面支持认可的氛围。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尤其目前政府的威信在与日俱争,利用这一点搞得扑所迷离,政府和民间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多么巧妙啊。

 

一箭双雕的效果是,暗示但又抓不着把柄地让人们认为,阿静到美国生产是十分值得同情和无奈的事情。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能让人家觉得中国出现雾霾是一个发展过程中正常的问题,是政府在努力解决,实际上解决得很有进展、很有希望的问题,老实说中国不是同一发展阶段情况最差的。但如果我们老老实实这样拍摄,就没有轰动效应了。

 

大家一定要切记,没有轰动,没有对国家政府的质疑和不满,就没有百姓对阿静的崇拜,就没有眼球吸引率,那我们就不如回家睡觉。这部片子就站不住脚了。我们拍片的目的,不是治理雾霾,而是要强调中国不行,阿静站出来振臂一呼。我们要玩一玩智慧,要在中国政府的眼皮子底下,以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把他们卖了,还要他们帮着数钱,要巧妙告诉老百姓欧美国家多么美好。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阿静到美国生产不仅是值得同情的、情有可原的、无可奈何的,而且是令人羡慕的。特别是,今后如果阿静带孩子移民美国,很多傻逼观众还会为阿静辩护,因为中国确实太不好了,中国让我们的阿静静伤心了(根据美国移民法规,孩子拥有美国国籍,没有父母一方陪伴,是不能在美国生活的。阿静移居美国应该是早晚的事情)。

 

第四、此片中,阿静一定要深沉、忧伤,并且有一点疲惫、无奈。一方面要造成柔弱女子勇敢站出来发声,仗义执言、为民请命的强烈道德冲击力,又不要言语得罪往届和当今中央政府的主事者。所以另一方面,在谈到政府的时候,要让政府听到觉得很善意,但是要让老百姓听起来又像是在讽刺政府。改革不是小鸡出壳而是蜕变的比喻,就可担当此任。阿静是这方面的高手了,应无问题。

 

第五、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就不要客气了。对他们适当揭露批评,但也不要激怒他们惹出麻烦。今后这些方面说不定还是我们的金主。毕竟我们的目的上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懒得在重复了。伙伴们,我们要利用公众的善意,政府的大意、社会的好意,突如其来完成一次公关宣传,为阿静确立良好公众形象、为未来阿静事业转型、为建立比如阿静工作室、阿静微信平台等奠定基础。


伙计们,我们一定要记住一点,雾霾这个题目有一定不足,因为政府已经在行动,问题并不是特别严重,但是这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好话题。整个策划,就是选择非政治话题、但又坚决触碰类政治情感,这是最容易引爆的题材,要利用中国各方面的善意,绕过政府、巧激民怨,捞足眼球,准备吸金。朋友们、伙计们、这就是我们的全部设想,眼球第一、阿静第一、欧美第一、其他都是第二,OK,开始干活吧。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这就是柴静团队的基本套路。这个片子本身的科学性的缺失、数据的不合理、解决问题方案的小儿科,我就不再一一点评了。对柴静本人的道德瑕疵我也无兴趣过多评价。我要说的是,这就是这部奇怪的纪录片背后的动因。这部片子在科学知识上,网友调侃其水平相当于说“屁是臭的”,在环境治理的方略上,我调侃为,一本正经的马后炮。

 

最后我想提请大家注意两个细节,来说明柴静女士有多么伪善:第一个细节,这个为了是否提到自己的孩子万分纠结的母亲,却毫不顾忌另一个农家孩子的感受,她故作深沉、悲悯、可怜、微微不易觉察地摇头叹息,问一个孩子,你见过星星吗?孩子迟疑地回答,没有。然后问你见过兰天白云吗,孩子也很迟疑地回答:没有。你们注意柴静那个意味深长的表情。

 

 

 

你们看,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国政府环境治理恶果,这就是中国一个6岁孩子的遭遇。很多观众只顾上柴静团队的当震撼去了,而没有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在意自己孩子感受的公知女神柴静,却如此漠视这个孩子的感受,这孩子长大了,看到自己像白痴一样面对数亿观众,清晰的特写,反复作为道具出现,她受得了吗。影片这样做是不是很无耻?

 

再一个为什么。中国的雾霾固然严重,但也没有严重到一个农村孩子六年看不到一丝兰天白云,没看过一颗星星的地步。真实的情况柴静知道,但他们非常卑鄙地做了利用,他们以为全中国人都是傻逼。

 

真实的情况是,今天的农村,生活更为艰难,更多是人出去打工,农村是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最后驻地。这里的孩子,已经感受不到老奶奶和老外婆经常搂着数星星的童话年代。生活的艰辛,劳作的疲累,已经使广大农村的老人没有了这样的兴趣,孩子们在渴望父母、繁重学习、无聊时光中,再也没有了我们、我们上一代和我们上上代人天天仰望星星的情绪了。客观上星星也少了。

 

于是,在摄像机的瞄准下,这个别有用心的阿姨一本正经问这个问题时,孩子很犹豫。孩子被这种正式场面问如此简单的问题搞蒙了。她误以为阿姨问她是不是专门、认真看过星星。孩子很羞涩和木讷,孩子也不知道阿姨要用她做道具,为另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孩子做垫背。孩子选择了最保险的方式说,没有。如果孩子真的像柴静阿姨以奇怪神情暗示给我们观众的那样从未见过星星,她的回答应该是:阿姨,什么是星星啊?

 

第二个细节,这部反应中国雾霾问题的片子结尾处,我们的女神突然深情地说,我将离开这个世界,我的孩子还要在这个世界生活。请注意,柴静用了世界这个词,而不是中国。当然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这样说也无懈可击。但是你们仔细琢磨一下,就会体会其中的深意,她甚至已经在为今后孩子或者自己可能移居美国做铺垫。你们看,这部片子的精心策划已经到多么无耻的程度了?

 

柴静本人,还是一个很有品位、很有教养的女士。也有可能她被绑架成为了一个更大的道具。但当动机不纯,或者人格分裂时,就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她扮演了一只开屏孔雀,在别人和自己内心欲望的鼓动下,展开了美丽的羽毛,但扭过身后,却非常丑陋,真的有一点让人恶心。

 

我真的希望柴静能为这样的片子道歉。她侮辱了国家、政府、人民、企业、还有科学,也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和那个农家孩子,她不应该拿这两个孩子做个人名利的道具,还假装崇高。

我想告诉柴静,你很普通这没什么,但不要假装崇高;你热爱西方价值和美国这也可以接受,但不要假装热爱中国和它的人民到了无法呼吸的程度。如果你是一只见到鱼腥就跑的小花猫,千万不要假装是一只从不嫌家贫的小狗狗。

 

 

 


论坛: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824383.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dqdeer 回复 悄悄话 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