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考大学之二:选报志愿

(2025-10-17 18:57:42) 下一个

军校没录取,只好准备报考普通高校。我的分数离重点大学的录取线那是“十万八千里”,好的普通高校也够不上,只能选择一些普通、不热门的学校。
当时我给自己定了两个原则:
第一,看专业,不看校名。将来能学个有出路、能赚钱的专业就行。父母对这些一窍不通,好在班主任对我挺关心,帮我出主意,推荐了几个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第二,农、林、医这类学校一律不报。我那时觉得这些专业将来分配不好,挣钱也不多。

我的第一志愿是辽宁建筑工程学院的工民建专业。八十年代全国大搞建设,这类人才需求大、挣钱机会多。可等录取通知书下来,还是没被录取——分数差了那么一点点。那年九月去XX学院报到时,在沈阳转车,出了沈阳站,看见广场上立着“辽宁建筑工程学院新生接待处”的牌子,心里一酸,差点掉泪。要是多考几分该多好,那我就能走向那块牌子,成了他们的新生。

第二志愿填的是XX学院(那时还不叫大学)。说起这个学院,很多人都没听过。为什么选它?
一是它是部属高校,在辽宁乃至全国都有大型国企背景,经济实力强,毕业后进这些单位,待遇好、前途稳,相当于“铁饭碗”。
二是我老家离牛逼市不远(为什么叫牛逼市,之后再分解),而牛逼市就有一家这样的国企。要是能分到那儿上班,我就能留在牛逼市,那可是当时梦寐以求的事。

第三志愿是锦州工学院的汽车发动机设计制造专业,就业前景不错。
第四志愿,已经记不清了。
第五志愿是辽宁黄金专科学校的黄金冶炼专业。专科放在最后算是保底——一旦本科全落榜,专科基本能录取。专科也是大学,录取也算是“跳出农门”,身份就变了。

到了XX学院入学后,心情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好。觉得学校一般,老师水平也不高,四年下来居然没听过一门副教授讲的课。
上到三年级,听说本科生也可以考研究生,心想:考上研究生,一来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二来毕业后工资比本科高。于是我整天泡在书堆里,背英语单词,看《中国日报》,成了一个标准的书呆子。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不开窍的书呆子,只知道埋头读书,不懂做人做事的道理。

还有一个因素也促使我考研,我们班里从牛逼市来的学生多,不可能把牛逼市来的学生都分到那家国企。如果全国分配,离家太远,其他地方都不如牛逼市啊,当时多么幼稚。

后来我确实考上了研究生,一时挺得意,觉得自己很有本事。可回头想想,考上研究生又怎样?最后无非是当个教授,或者出国去混。

不过,这个“无名大学”里,还真出了一个大神。那位同学大学时一直当班干部、团干部,爱拉小提琴,不考研、不折腾。毕业后却被分到一家研究所,后来又读了硕士、博士,年纪轻轻当上了所长。十几年前,他就成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