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中国落后, 和美国相比有巨大的落差。1978年中美建交时,两国人均GDP差距达70倍(中国156美元vs美国1.06万美元). 米国政府和人民以强烈的优越感和中国交往,你们中国太落后了,即使有100年,中国也不可能超过米国,和中国交往一下,让中国生产一些牛仔裤,让米国人民有廉价产品,再向中国传播米国的优越先进的民主制度。
八十九十年代不仅米国有优越感,就连中国去美国留学的学子们也有强烈的优越感。男生都在国内找到校花,国内的美女非留美学生不嫁。85年读研时同级的校花和一个帅哥好上了,校花的母亲死活不让女儿和帅哥谈恋爱,校花的母亲一定要让女儿嫁给一个大6-7岁在米国读博士·的校友。该女生一毕业就和这个博士结婚,来美后做了全职太太,那个博士毕业后,又做博士后,在本校找到一个faculty 职位,两年前以正教授的职位退休,修成正果。
九十年代在米国进修的时候,系里有几个来自中国的男博士生,其中一位在国内找了空姐,还有一位在国内多次选秀,终于抱得美人归。
30多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美国人,也包括我们自己,都没有预料到中国的高速发展,从一个贫穷国家,发展到老二的地位,从各个追上或超越米国,已经威胁了米国的地位和利益, 米国有些心慌, 再这样下去,老大的地位不保,必须全面压制中国,在21世纪这样的大环境中,军事手段不是最佳选项,也不一定打的赢,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已经让米国丧失信心。对付中国的唯一选项就是制裁和贸易战。禁止中国得到先进技术,限制或不让中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润。米国的一个大学的政治教授说过制裁太晚了。
米国的制裁围堵中国有效果吗? 有,制裁围堵确实减慢的中国的发展速度,增加难度。即使在中美蜜月时期,米国对军用技术,空间技术等高精尖技术是严防中国的。沃尔夫条款就是一例,军用飞机发动机,导航技术,航母技术等等从来不让中国人接触。
米国的严防死守也逼得中国人自己研发,经过30年的积累,中国在高科技方面终有所成。 下面仅仅是几个例子:
北斗导航系统,如果当年不咬牙搞出这个系统,现在怎么和米国叫板?即使导弹能射2万公里也没有用,米国一关灯,导弹变瞎弹;
TBM隧道盾构机,如果不研发这个东东,东方大国现在就不会有世界第一的高铁,以及大量高速公路,城市地铁的建成;
高性能军用飞机发动机,没有高性能军用飞机发动机的研发成功,现在就不会有6 代机;
民用客机,C919 逐步量产,C929已经完成设计,即使不出口,国内民航市场够大,养活Comac 不成问题。
民用客机发动机,CJ1000A 在做最后测试,CJ2000 在2030年即可定型生产;
空间站,别人不带我们玩,我们自己建家家, 自己玩,米国想来,门外站着等吧;
高铁技术,有人会说是偷来的,不管怎样,现在是一家独大,有的国家教也教不会;
航母制造,和高铁一样,没有几个国能造,
6代机,一下子出了两个, 米国还是PPT;
电磁弹射技术,不用蒸汽,直接越过,省水了,也保护环境;
电动车,电池和控制系统,Tesla 可能先进些,但是东大的产量和出口量是第一;
还有很多,我不不一一列举了。
还有老大难的项目,就是芯片。中国还在啃泥,但是有人说没有美国的技术中国永远搞不出来。真的吗,再过5年回头看看。
等东大有了10个航妈, 10个076,米国就会对东大友好。哥俩好,来一杯!咱俩一家一半,你东面,我西面, 永世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