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2)
2017 (215)
2018 (200)
2019 (186)
2022 (159)
常有人问起童年记忆最深的感觉,我想最刻骨铭心的是伴随着我整个生长发育期的饥饿感。
在六,七十年代,物质极度匮乏,每人每月只有20多斤的米,4两菜油,1斤肉。
我好像从来没有吃饱过。
记得在70年代中期,在帮助农场收割了晚稻后,我们一班高中生被告之农场会免费提供饭菜之后十分兴奋,那席卷残云的吃相也相当的恐怖。饭后,有十几个同学挺着撑的圆滚滚的大肚子,?在地上,几个小时,无法动弹。这也是我记忆中吃的最饱的一次。
这种饥饿感和对物质匮乏的恐惧,改变了一代人的灵魂,也塑造了一代人的性格。
浸入骨髓的焦虑,不断地鞭策着这一代去奋斗,去创造,积累财富。有时不择手段,有的人还挺而走险。
极度饥饿后对食物的迷恋,极度贫穷后对财富的渴望极大地调动了一代人的劳动激情,创造能力,以及勤奋与吃苦强度。在短短的几十年创造经济奇迹。
当人们指责中国人里没有像Bill gates, Warren Buffet etc 的慈善家时,我想我们还是要历史地理解,让一代有着极度饥饿感,不安全感的人慷概解嚢是十分困难的。
三代出贵族,只有等我们的子孙感到不怕,不饿,自足之后,才可能有大批的慈善家。人们才可能变得更多宽容,便为优雅。
本人在文革后期时在高中吃食堂,每天1斤1两,没有什么油水,一个星期一次肉,几片而已。每天学生们都处于饿肚子的状态,每天上午的第四堂课大家都听不进去课,都盼着下课铃,抢着去吃饭。支农时有几次可以放开肚子吃,一顿中午饭吃8个二两的馒头,太平常了。
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都明白无误地指出了这个大饥荒。毛泽东同志还故作姿态,在1960年很长时间不吃肉。其亲女儿在北京大学上学,吃不饱饭,周末回家时 ,一人吃了三个人的饭,这是毛的亲随写的回忆录。
一般居民和十周岁以上儿童是22斤到26斤。
总之是吃不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