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22)
2017 (140)
2018 (150)
2019 (83)
2020 (97)
2021 (106)
2022 (64)
2023 (184)
2024 (115)
2025 (1)
相男听后姥姥的话,本是齐膝而坐的隔辈人,现在她却挪到了另一张沙发上,虽然是不言不语的,但是她甘愿坐得远一些,才让自己的心情略显平静些。
姥姥虽然是个近九十岁的老人,但是耳不聋眼不花,身体还很硬朗,看样子活到一百岁一点不用商量。这会儿她察觉到了孙女的变化,便又当起了墙上那不醒人情世故的挂钟,眨巴眨巴她那双皱纹如星罗棋布的眼睛,开始不紧不慢的磕起了桌子上的瓜子,
年轻时的姥姥眼睛里那容得下半粒沙子,可是年岁不饶人,岁数大了,她逐渐认识到,自己现在是靠着别人的地方是越来越多,倚赖着晚辈的时候也是越来越频繁了。那张嘴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的,那样放肆张扬了,便时不时的开始锁住了那张惹事的嘴巴,但是她却培养了自己另一项“伎俩”自言自语。听事儿也是,随着年事渐高,她开始了选择性的张开耳朵,爱听的就多听两句,不爱听的就装听不见,省得别人在伺候自己的同时,再让别人也招惹上一身的气生,自己耳根清净,也好搭座桥让别人过。这种识时务知难而退,又不招惹是非的处世方法,让她活到了九十岁的高龄,而且至今还没有大病找上门来。
正在陪着自己女儿玩的姐姐,也观察到了两个隔代人之间的不快,便放开了女儿,借口要问一问相男的孕期状况,让相男坐在了自己的身旁,这才平息了一场尴尬的场面。
这时候北京电视台又开始重播87版的【红楼梦】,今天正好播到了元妃娘娘省亲的那一集,姥姥看两个孙女的正在说着其他的事,没有人注意到地,便开始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自言自语的,开始说给自己听;
“人家元妃贵为娘娘,还知道一入宫门深似海,心里装的全都是娘家人的事儿,一有机会,便回到了娘家省亲,说半天还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呀!那头总是回着的,心也总是一半留在了娘家呦!”
相妈这时候正好端上来了一盘刚炸好的虾片,那香味放在桌子上是香气四溢,让相男和姐姐都顾目寻看,但是姥姥这一通不着边际的自言自语,偏偏送到了她的耳朵里,便马上开始回了她的母亲。
“人家元妃是贾夫人的心头肉,从小到大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人家那是什么待遇, 那是掌上明珠!这才有了嫁出的闺女一步三回头,回娘家也不脚软!”
相妈听到姥姥这云里来,雾里去的话,知道她的母亲在挑自己的理儿,自从结婚嫁到了北京,掐着指头算也有快三十年了,可是回娘家的次数也能掐着指头算出来,刚刚结婚的时候,回去的还算频繁,等自己有了孩子,和相爸又都是双职工,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回头想指望着自己的母亲能够帮把手,但是姥姥只管照看着儿子的两个娃儿,对于闺女家的孩子,好比外人一般的对待,任凭女儿家里忙得是脚丫子朝上了天,她也是视而不见的不管不问。心里还是遵循着那套老理儿,宁看儿媳妇的屁股,也不看姑爷的脸。看着儿子家的孩子就是气势,那可是一笔写不出两个张家的子祠,那可是理着根儿的正苗,所以姥姥把能干时候的好时光都奉献给了儿子,现在她头脑一热,反倒坐在了闺女家念起央儿来了,这让相妈忍受不了,也话里有话的开始反唇相讥。
“那你弟弟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我就只有这两只手,怎么能顾上那么多,”
姥姥听出来女儿对于自己之前付出的不满,心里也是满肚子的委屈,也不示弱的把话回了过去。
“说半天没人挑您那些理儿,倒是您时不时的把那些陈仓烂谷子的事儿又抖弄出来,话长话短的都在挑着别人的理儿。我这里再怎么不好,也是一个家呀!大的小的都张着一张嘴,等着伺候,少干一点都不行,总不能让我撇下这一大家子人,回天津给你们端茶倒水刷锅洗碗吧!”
姥姥一看女儿要急,立即把声势降了下来,连忙解释道:
“我知道你也有一大家子等着伺候,也都张着嘴等着吃饭,我知道你的难处,这么多年我可是什么也没有说过,这几十年了,我提过什么?又挑过你们什么?”
“您那张嘴说的还少吗?来不来就是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挑上一大堆毛病,说半截儿留半截儿当谁听不岀来呐!我要是您,就去找儿子挑理去,他哪里可不买您的帐!你也知道那才是炒韭菜搭葱,白搭呐!”
姥姥自知理亏,年轻时受苦出力的都给了儿子,现在养了一堆白眼狼,到了晚年是儿子儿子没时间,媳妇更不用说,自己擦屎擦尿一点一点伺候大的孙子孙女,是一个也想不起来回家陪陪自己,想起给她也买上几个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或者几两石头门坎的素包子,现在明知是等不来了,却偏偏跑到女儿家这里来挑理念央儿,这不是往人家嘴巴里送话吗?这才是哪一壶不开单挑哪一壶提吶!
想到此,姥姥又开始装听不见的不吱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