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学英语效果不佳,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背单词,新东方的俞敏洪是单词王,据说能背几万个单词,但是他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口语不是一般的差,老外评价他只给他8分,作为一个专职英语教师实在不应该。
学英语目的是让声音和意思建立联系,用英语单词按汉语思维把英文单词排列起来,肯定会造成意思的错误,比如:
The day after tomorrow 你不能翻译成:明天以后那天
所以记单词一定要记词组,要在语境中理解意思。
一个英语单词在应用当中有多种用法,脱离语境背单词,往往在应用中会出现问题。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出版剑桥大学出版的《English Pronunciation in Use 》,翻译成《英语语音在用》,请问这是中国话吗?它犯的是同样低级错误,不过这种低级错误,竟然出现在中国顶级英语最高学府。
本来,语言是文学、艺术的载体,通过语言享受文学、艺术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听剧,听小说,乐在其中,由此,自然而然学到了英语,而且不容易忘记。而中国学习英语,拿着英文字典背单词,简直是一种受虐,新东方用错误的方法教英语之所以能维持,完全归功于他们的忽悠之功,把学生训练成受虐狂,俞敏洪背单词眼睛都绿了,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但不能预防老年痴呆,还能把人弄成精神病。
背单词不单是背意思,还要背读音,读音自然是根据音标来发音。但是单词的读音到句子里,往往是要变音的,而且个别单词已经变的面目全非,用标准的单词音标,根本反应不了一个单词与其他单词搭配后的读音,所以,背单词的结果是,英语人说话,你听不懂,你说话,人家听不懂。
俞敏洪作为一个英语教育者,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成功的英语学习者,但是,他不是,他不能像他的同学那样说正确的英语,他要想出人头地,只有走偏门,就是背单词,在这一门,他成功了,他出了背单词的小红书,他赚了很多钱,也贻害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我是人到老年才开始学英语的,活着是为了享受生活,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理想而努力奋斗,我学英语,不是有什么坚强的意志,就是兴趣,所以背单词,学语法,想都不用想,头疼。一提起英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词汇量,背单词,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我这十年,中国五彩缤纷的连续剧,丝毫引不起我的兴趣,现在,我的生活就是英语,乐在其中,本来我迷恋种花,种菜,现在也退居第二,成了我的大脑调节剂。
我从小喜欢唱歌,音乐优美的旋律,抑扬顿挫的节奏,给人美的享受,如今,英语同样给了我美的享受,因为英语的节奏感最强,有节奏感的英语就像唱歌一样,优美,动听。听这是专门研究英语的专家说的话,多么有节奏感。
What is rhythm ? 什么是节奏?
Rhythm is everywhere in life . 节奏存在于生活的任何地方
Think about the everyday sounds around you
似乎每天声音都围绕着你
Think about the sound of a clock 好像一个闹钟的声音
the sound of an old fashioned train 似乎老式火车的声音
Our bodies have their own rhythm too 我们的身体也有它自己的节奏
Think about the beating rhythm too 那么脉搏的节奏也是
Think about the beating of your heart
想来你的心脏的跳动
or the regular of someone breathing when asleep
或者莫个人睡觉时有规律地打呼噜
We notice rhythm most in music 我们知道音乐最有节奏
and to this 例如:
Can you feel the rhythm of the music
你能感觉到音乐的节奏吗
Can you feel the beat 你能感觉到节拍吗
How did you show you felt the rhythm
你怎样察觉到你感受到的节奏
Did you tap your feet or hands
你的脚或者手打拍子吗
Did you move your body in some way
你跳舞吗
In music rhythm is the pattern of strong and weak beats 音乐的节奏是以强拍和弱拍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All languages have their own rhythm too不可否认,任何语言都有它们自己的节奏
但也有例外,中国英语界的神话葛传椝教授不仅是背字典出身,后来竟然还编了字典《新英汉词典》,这本词典当年独步江湖二十多年,在中国无人敢于挑战。
我想说,我没有好好背单词,曾经强迫自己背了几天,前记后忘。放弃了。后来发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是看新闻,看电影,读小说,既增加了词汇量和听力,还非常享受其过程。因为于我而言,让我痛苦的事情坚决不做,即使是学习:)
后来开始学accounting, 就直接记英文的名词和解释,不去查中文的意思。所以很多根本不知道中文的意思。
但是我知道很多人很能背,有人就是捧着字典背单词。词汇量确实很大,我被吓到了。打死我也做不到。
白云博主对英语交流的研究有独到之处,生活日常英语的交流博主的更有效;但应付考试尤其是短期内新东方的有效一些,不过新东方据说每年派老师去考试,猜题所以它的学生分数高也是一个原因,而且新东方招的许多老师,本身英语水平不亚于俞老师;客观地说,中国的大学北大,复旦英语系的阅读,写作水平应该不错,各大外语院校英语综合方面都不错,论托福应试考试,各高校的培训水平恐怕还真不如新东方,人家就是衡水中学类的专门应试托福的。论英语日出口语交流,学术英语交流,城里的许多博士恐怕都赢过新东方的托福老师,但真去考托福,分数还未必考的过新东方的老师。
我们40年前都是靠背单词考TOEFL, GRE来美国的,这不是一个好的学英语办法,但是是唯一一个来美国的好办法。
俞敏洪是农村人,他没有童子功。他的英语是把英语当作一个什么东西来研究分析那么学习的,相信他的青少年时期从未计划使用英语。那个时代,不是大城市人,基本上不可能把外语学到接近母语水平的。所以他说的英语不好,很不好。但是我听他讲过GMAT语法,他对于文法的对仗平衡修辞之类掌握非常好,跟其他新东方那些全堂讲技巧的课程比起来,他的课干货多。到底是名牌大学的好学生出身,他研究分析还是到位的,扎实的。新东方那些课程大部分都是短期应试技巧训练,唯独他的课收益终生,当然了,前提是你本人是有童子功,有语感的。他给你把精细地方补齐了。
你说的一点都不讨人厌,人贵有自知之明,一般人是不会说批评,去讨人厌的,我英语是在任何人都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学到今天,以我的情况,面面具到绝对不可能,我的发音当然不可能没有问题。
学英语口语,重音和节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而中国的英语教学,偏偏忽略这一点,我的课堂,我模仿的音频,目的就是强调这一点,你说节奏还可以,我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说发音,我说过,你可听标准发音,牛津大学的教授发音是不会错的。
。。。。。。。
AreUKidding 2021-07-17 17:17:48
回复 悄悄话 说点讨人嫌的话。 听了博主‘带节奏的英语’系列, 觉得节奏还好, 但是发音有待提高。如何速成英语我不知道, 但是我真的是从26个字母的音开始一丝不苟的练的。听说读写哪一个也不敢忽视。背单词也很多。读小说,看报纸,听新闻,看电影一个都不敢拉下。我出国8个月的时候, 同事说我的英语象是知道在国外三年。
————-~~-~~~~~-~-
要背文章,单词的意义同常是由上下文决定的。
——————————
学外语和学中文其实是一样的,多读多背。
可能背太多是有害。 但是先有个基本词汇量是必要的。 有了基本量就可以阅读,以后从阅读中不断学习新单词则是长期过程。。
这次的音响效果也很好。背单词要跟着音节一起背。蓝天老师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向你学习!
从俞教主的风格看,也许北大英国语言系的强项是英语写作和应试英语,清华,北理工的英语系就更不用提了,恐怕基本上就是应试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