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谁? 我们往哪里去?
个人资料
风语空灵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去欧洲流浪 - 教堂和塔桥之魅(伦敦)

(2024-06-19 13:00:39) 下一个

欧洲历史丰富,看看他们大大小小,无处不在的教堂就知道了,每一个都是故事,在英国更是如此。上篇提到的坎特伯雷大教堂诉说着跨度1400年的英国历史。在伦敦旅游时间有限,要看教堂的话,本人认为只看两个就可以了,一个是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另一个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除此之外,伦敦塔桥和伦敦塔也是最为重要的地标,魅力无限,最好都不要错过。

雨后的伦敦,晴空万里,蓝天白云下的圣保罗大教堂在双层巴士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正题开始前,先让我试着解开教堂这个"谜语",Church一词译为教堂,我们又会碰到 Cathedral,Basilica, Monastery, 还有Abbey,都可被译成教堂或大教堂。我上网"研究"了一番,讨教了AI(ChatGPT),他在详细解释后,给出了以下的总结,大致内容是,Church指一般基督教礼拜场所。Cathedral指主教所在的主教堂。Basilica指拥有教皇或皇家授权的教堂。Monastery指僧侣或尼姑的住宅社区(有点寄宿学院的味道,有做礼拜的教堂)。Abbey指地位较高的修道院,通常由方丈或女院长领导。下次碰到诸如"St. Basil's Cathedral (莫斯科),Saint Mark's Basilica(威尼斯),Holy Monastery(希腊) ,或Westminster Abbey(伦敦)就不会一头雾水了。Church泛指教堂,譬如:"Do you go to church on Sundays?"(每个星期天你去教堂吗?)(去做礼拜),但不能用Cathedral 或任何另外三个来替换,也就是说 Cathedral,Basilica, Monastery, 和Abbey是Church的特殊形式,上述解释不完美但也八九不离十。

好了,学了点儿英语,让我们回到"流浪"的话题,我们在伦敦最后展开自由活动,漫不经心想哪走哪。比如,不赶着去看白金汉宫前的换岗仪式。

到伦敦的第二天酒店房间出了点状况,五月初的伦敦外面下着阵雨,想等雨停了就出门。坐在书桌前正在电脑上打字,忽然哗哗的雨声在耳边清晰地响起,"什么?这么大的雨?" 回头一看才发现那雨是从屋顶天花板上消防洒水头处飘然而下的(非洒水头本身)。酒店住过这么多还是头一次碰到。赶快打电话到前台,他们听了也觉得不可思议。不出一分钟,两个大小伙子敲门,礼貌地经允许后进入房间,只见他们赶快把茶几和沙发移开,并赞扬我已经用垃圾筒接住了漏水。可想而知,给换了房间,被当成新客人又送了一轮新鲜水果盘和美酒一瓶。水果全部笑纳,酒则原封不动地留下了。

更换后的酒店房间,我们伦敦临时的家,很难想象这个级别的酒店发生天花板漏水的事情,无奇不有。


咖啡机,冰箱和保险箱所在的柜子相当精致。咖啡机压制出的咖啡也相当不错。


电视机正播放酒店的广告


门庭和通向洗澡间的过道,兼衣帽间。每一面墙上都挂着艺术品,还有泛光照明。


有盆浴的好处是跑了一天泡个热水澡,可以睡得像个baby。上了岁数的人还能加快恢复大关节的疲劳,使潜在损伤不至于累积。

早上吃过早餐,出酒店大门左转,沿着霍尔本(Holborn)大街向东去看伦敦老城,路过皇家兽医学院后,很快圣保罗大教堂的尖顶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轰炸伦敦的幸存者,当时丘吉尔特别下令保护该大教堂,专门的灭火队严阵以待。当周围民房和其它建筑被德国空军的空袭夷为平地,圣保罗大教堂却奇迹般地巍然屹立。

英国皇家兽医学院(Royal College of Veterinary Surgeons)


圣墓教堂(Holy Sepulchre Church)内外人头攒动。这座 17 世纪的教堂定期举办音乐会,因"风中奇缘"闻名的史密斯船长就埋葬在这里。说起"风中奇缘"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说动画片"Pocahontas"(波卡洪塔斯)就熟悉得多了,片中那首主题曲是如此好听,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当现代遇上古老,相得益彰。


从一条弄堂看圣保罗大教堂。这里已是伦敦老城的地界,伦敦金融区就在附近。


毗邻大教堂的一个庭院里(Paternoster Square/帕特诺斯特广场),展出一个巨猿金属雕像。


圣保罗大教堂前小广场上的安妮女王雕像。在她的统治和运作下,英格兰和苏格兰得到统一,两个国家分别通过法案将议会合二为一,大不列颠的国号(Great Britain)应运而生,在那个时期(18世纪初)爱尔兰仍在英国版图上,所以安妮是真正的第一任联合王国女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合并后的当年,女王来到圣保罗大教堂参加感恩节仪式,这也许是她的雕像在这里被后人竖起的原因,以表彰他不遗余力地支持英国统一。她一生多病(后人推测她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命运多舛,怀孕17次只有一个男孩生存下来,但只活到11岁,她遭受的打击可想而知。


圣保罗大教堂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教堂,朴实无华却雄伟挺拔。现任国王查尔斯三世年轻时曾在这里和戴安娜王妃举行轰动世界的世纪婚礼。今天物是人非,禁不住让人感叹,戴妃不知何处去,此地空余大教堂。


一辆有英国国旗色彩的双层旅游巴士从教堂前驶过。如果你想多快好,但不省(钱)地游览伦敦,跳上这样的巴士能以逸代劳,车上拍照通常会有很好的视角。


1940年12月29日的圣保罗大教堂,照片是一位叫赫伯特·梅森的记者在当时"每日邮报"办公室楼顶拍摄的。熊熊烈火和滚滚浓烟中,大教堂成了一座见证历史的英雄建筑。


今天,大教堂前的树阴下有一座为当年牺牲的(1939-1945)消防队员树立的纪念碑


大教堂与泰晤士河近在咫尺,既然是任性走走何不沿河看看热闹。于是移步来到河边步道,举目东望,逆光下伦敦塔桥展示着她的婀娜身姿。


走啊走,走到伦敦桥。多少年过去了,塔桥有什么变化?上去看看就知道了。


"雕梁画栋虽犹在,只是内部改"。里面多了透明玻璃地板和反光镜天花板,可以看到和反射下面的桥面和河水。


塔桥内成了网红拍照点,坐着照的,站着拍的,还有仰天大笑的,五化八门。走上玻璃地板"腾空"几十米,有人坦然,有人连看都不敢看一眼。


从塔桥上的拍摄窗口向西拍,泰晤士河两岸的主要建筑群一览无余,远方的圣保罗大教堂也清晰可见。


伦敦塔桥(Tower Bridge)的北岸是主要景点伦敦塔(Tower of London) ,蓝天白云下,该建筑的神秘给予游客无限遐想。参观伦敦塔免不了要排长队买票,等待你的将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历史故事和传说。上千年来,伦敦塔几经改建和扩建,功能多样,曾是皇家住所,城堡,要塞,兵工厂,造币厂,皇冠珠宝存放地,很长的时间内成了监狱,总共有112人在里面被执行死刑,二战期间还是处死德国间谍的地方。伊丽莎白一世成为女王前被控谋反,被他姐姐玛丽女王关押在这里。

不知不觉已过了午饭时间,凭记忆附近的利物浦车站旁有个大型的露天市场,有不少食肆,何不去那里碰碰运气,也许能找到好吃的餐馆。乘地铁过去,结果出了车站,和当初的印象完全不同,也许记忆有误,也许这里早已变了模样。

伦敦Tower Hill地铁站。刷信用卡进站,方便快捷。

 
利物浦车站的周围已经看不到往日的踪影。


已是下午两点多,总算找到了一家日本餐馆解决了午餐,那碗汤和那份鳗鱼饭相当不错。


走进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我们欧洲之行见过的内部最为壮观和华丽的教堂。各个庙堂中有英国各个历史时期重要人物和帝王的墓穴,石棺上面都点缀着精美的大理石或铜质雕像,像查里二世,伊丽莎白一世,玛丽女王,大科学家艾萨克 牛顿,大作家查尔斯 狄更斯,大政治家温斯顿 丘吉尔等。


夜幕降临,我们来到著名的皮卡迪利广场(Piccadilly Circus),伦敦最为繁华的地段。


不远处是同样繁华的伦敦中国城,大红灯笼高高挂。


虽然下午很晚才吃的午餐,但并不影响我们弄碗兰州拉面当夜宵尝尝


伦敦Tottenham Court Road 地铁站晚间的灯光秀,以美丽的灯光变幻结束我们伦敦之行实在是意想不到,从这里乘地铁只消两站就到了我们酒店。第二天上午从希思罗国际机场飞往欧洲大陆的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欧洲的流浪正式开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风语空灵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yz66' 的评论 :

感谢您的评论和厚爱!定当加倍努力写好湾区的故事,为能在这里生活倍感荣幸,旅行过很多地方仍认为这个半岛最适合我们老中,是个独一无二的地方。
xyz66 回复 悄悄话 一直很喜欢读风语空灵博主的各种文章,因为博主写作很有学术风范,认真求实,又不乏风趣幽默,配图也很漂亮。同在湾区,每每读到博主关于这里的有趣风貌,会心一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