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宾馆,你也许住过欧式大床房、地中海圆床房、日式榻榻米……那么你知道老外的宾馆是怎么设计中国风主题的吗?
这间来自西班牙某宾馆的中国主题房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悲催的事实。房间以鲜艳的红色为背景,墙上印“福、禄、寿、禧”四个大字。对于这种惊天地泣鬼神、布局就差三炷香的装潢风格,他们将其称之为——中国风。
长期以来,老外一直被这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所吸引,从去年开始,一些国际大牌怀揣着蜜汁自信,推出了不少“中国风限定版”。
对于这种恶意圈钱的行为,我国人民向来是十分欢迎的,但这次,面对这些“中国风”设计,手里的毛爷爷真是不忍心扔出来了……你们老外就这么侮辱我们国家的款爷吗?!你看GUCCI这大红大绿的搭配,是不是在致敬东北黑土地?
这款GUCCI墨镜(MCM)上的小鸡装饰还是可拆卸的,感觉更适合玩cosplay,戴上一定回头率百分百。
Louis Vuitton为庆祝中国鸡年,把经典“V”字LOGO放在了鸡嘴那里,这简直浑然天成。
看到这里,敢问这些大牌对中国市场的客户就这么有自信吗?!不过,我们中国人虽然直呼“辣眼睛”,但老外似乎不这么想。外国网友看到限定之后,纷纷表达了爱慕之意:“这个设计太好看了!”“什么时候上市?我要买!”
对此,时尚圈深表不服:
年初的维秘秀,据说设计师非常痴迷中国文化,踏上华夏大地,以节日舞龙、路边摊的古董花瓶、乡下的8万响大挂鞭炮等元素为灵感,设计出了这套令我们无话可说的“时装”。
维秘办了这么多年,这次终于成功地打造了最接地气的一场秀,彻底在中国家喻户晓,让全国人民感受到最淳朴、最浓厚的年味。
15年Met Gala(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慈善舞会)的主题是中国风“镜花水月”,美国女星沙拉•杰西卡•帕克(Sarah Jessica Parker)的黑色礼服由H&M定制,最引人注目的头冠出自帽饰大师菲利普·崔西(Phillip Treacy)之手。
可以看出大师在研究中国文化之后迸发出了相当高的创作激情,不过总感觉这设计在哪见过......
在被这些外国大牌和明星丑哭之余,却也一直存在着一个困扰许久的问题:怎么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文化精髓,到了老外那儿却给糟蹋成这样?
其实外国人自从知道这个东方帝国,就没有停下过追求中国风的脚步。“中国风”的英文单词“Chinoiserie”来源于法语单词“Chinois”(中国),是指建立在传统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
这个词诞生于公元17世纪的“东风西渐”时期。中国人把大量的瓷器、丝绸、茶叶等运往欧洲。那些吃腻了面包、喝厌了红酒的欧洲贵族没见过这些新鲜玩意儿,争相将其视作珍品来购买。如此紧俏的商品,自然不能满足欧洲人的需求。同时,受到中国风格的影响,欧洲人开始学着上面的样子自己创造。虽然外国人拥有“没吃过猪肉见过猪跑”的自信,但是创造出来的东西还是不可避免地掺杂了臆想的成分。
例如这张《中国皇帝》系列挂毯之一,轿辇、清朝官帽,这些概念来自中国无疑,但西式的轿顶、遍地的热带植物这些显然有些天马行空了。而且态度十分不认真,连旗子上的龙都是西方的喷火龙。
可以看出,外国人对我们的文化只知皮毛,所以搞出来的“中国风”才如此刻板。
汉字、青花瓷、中国龙……这些元素在中国人看来可以生出千万种变化,但到了外国人的手里,换汤不换药,只是多了几个中式图案而已。
说到刻板,老外对中国人的印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外国人真正开始了解中国时,中国处于清政府统治时期。因此几乎所有外国人都认为中国人的样子就应该是头戴顶戴或瓜皮帽,穿着长衫马褂,梳着长长的辫子,甚至还要加上两撮小胡子。这种形象在外国人心中长期占据着绝对地位,直到现在有些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还这么认为。
英国一位叫萨克斯·罗默(Sax Rohmer)的推理小说家,从1912年开始塑造了一个著名的人物——傅满洲,连载在小说《神秘的傅满洲博士》(The Mystery of Dr Fu Manchu)中。这部小说在1921年至1980年间被改编成了14部电影,对西方人造成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傅满洲”,这个带有浓重指代意味的形象被称作史上最邪恶的中国人,瘦高秃头、倒竖两条长眉、面目阴险,成为了那个时期西方“黄祸恐慌”(The yellow peril)的代表。一些无知的外国人甚至认为这就是整体中国人的样子。
傅满洲的形象建立源于外国人对华人的恐惧。当时,中国人饱受鸦片毒害,却也纷纷在英国开起了鸦片馆,这令英国国民如临大敌。再加上外国报纸对义和团耸人听闻的报道,老外认为整个世界就要被华人毁灭了。1911年,英国内政部居然散发宣传册《华人在英国: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警告说将有一个“巨大而震荡的世界末日,会决定究竟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将统治世界”。
其实所谓的“中国人”你肯定并不陌生,一看就知道和中国有联系。但是加上了老外臆想的成分,总归是有那么点“异域风情”。
当然,并不是所有外国人理解的“中国风”都是这样的突破天际。从法兰西走向世界的“洛可可风格”就是早期代表之一。
传统的欧式风格大多是直线扶手、直线靠背。但当线条柔美、精致流畅的中式装饰传入欧洲之后,立刻吸引了欧洲人的目光。应运而生的“洛可可”也正是采用这种风格,运用岩石、贝壳花纹、S型不对称的漩涡装饰等,形成了缠绕舒展、连绵不尽的设计风格。
不仅如此,洛可可风格在图案上面还会采用花鸟鱼虫等中国传统意象,十分具有内涵。
放眼现今,同样也出现过优秀的国外设计。在“阿玛尼2015春夏高级定制系列”中,设计师将具有水墨风格的竹子图案与现代剪裁融合,宛如沉浸在自然之中。
很显然,阿玛尼并没有单纯堆砌竹子图案,而是利用了水墨竹子的色彩和薄如蝉翼的材质,中国元素充盈其间。
今年年初的时候,苹果官网也火了一把。
为了庆祝中国农历新年,顺便讨好一下中国市场。苹果官网在邻近春节的时候发出了这张《吉星高照》的年画壁纸。这张壁纸从草稿到调色均用苹果软件制成,喻示着新的一年好运连连。
为了保证自己的口碑,苹果没有找外国设计师来做,而是请了中国艺术家倪传婧来完成。
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中国风”作品,确实十分辣眼睛。不过,我们其实应该原谅这些设计师——毕竟,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不是随便就能学会的。
况且,我们自己也不见得学得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