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刷牙是很多人的良好习惯。但有些人对刷牙并不在意,尤其是晚上不一定会刷牙。其实,每天刷牙两次对全身的健康都有益处,甚至能预防癌症。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和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哈达萨口腔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导致牙龈出血的细菌会进入血液系统,并通过血液循环直达肠道,从而滋生癌症病毒或使已经存在的肿瘤恶化。每天刷牙两次可清除细菌和致癌物质,从而有效预防肠癌。
据介绍,细菌进入血液会刺激免疫系统,导致血管内壁发炎变窄,从而滋生癌症病毒。研究证明,引起肠癌罪魁祸首之一的梭形杆菌,比正常细胞多携带了数千倍的肿瘤细胞。这种细菌还会加重溃疡性结肠炎,它与肠癌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医学人员通过给小鼠的尾部静脉注射梭形杆菌印证了上述猜测。
梭形杆菌常寄生于人的口腔中,以牙垢中最为多见。梭形杆菌和口腔螺旋体的混合感染会导致坏死性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间乳头的溃疡、坏死、腐臭、疼痛和牙龈出血。专家建议,除了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外,最好在吃饭后漱口。同时,定期到医院洗牙是非常重要的牙齿保健方法,一般半年到一年一次。如果是牙周病患者,要进行系统的口腔治疗。
此外,对于细菌,很多人自然想到不好的一面。其实,肠道细菌也分好坏。专家介绍说,梭形杆菌不但寄生于人的口腔中,在人的肠道中也会分布。通俗地说,肠道里面的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好细菌和坏细菌。好的细菌有助于抗炎,坏的细菌会促发炎症。如果肠道内的炎症没有及时治疗,反复出现且长期存在,对肠道黏膜是一种慢性的不良刺激,久之就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细胞发生恶变,其发生肠癌的几率也会增加。
因此,三类人群要谨防肠癌。第一类人群是大肠息肉患者,主要分为腺瘤性和增生(炎症)性两大类。腺瘤性息肉,尤其是多个的息肉容易癌变,大肠癌在腺瘤性息肉病人中的发生率比无腺瘤的要高,所以腺瘤性息肉被称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必须摘除干净以绝后患,术后仍应警惕再发。第二类人群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癌变的几率比常人高5至10倍,应定期检查并规范治疗。病期在5年以上患者,更应注意。第三类人群是有肠癌家族史者。有资料显示,有家族史者大肠癌的发生率比无家族史者高三倍,体检时建议做针对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