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目养神

如果你不幸进来了,你会失望。如果在这里,你学到点什么,或有什么感受,那更是浪费你的时间了,咳,咳!
个人资料
金笔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美国给了三百七十万美金,从新华社给的图片看,武汉病毒所的所谓P4实验室装备,怎么更像是P3级?

(2020-04-19 20:20:52) 下一个

看下面第四张图(最下面的),这个装备是典型的P3级别实验室用的。P4级别,我真没有看到过,但是应该跟电影 The Cassandra Crossing (八十年代电影《卡桑德拉大桥》)中的一个镜头那样。类似于这样的:

这个是 Anaerobic Chamber,但是P4的话,就是应该这样的操作,当然也还要有防护服之类的保护装置。如果他们研究蝙蝠冠状病毒是在下面第四张图那样的实验室里完成的话,说心里话,我真担心病毒就是这样不小心泄露的。

不排除两点:

1. 新华社的报道没有给出真正P4 实验室的图片;

2. 他们认为蝙蝠冠状病毒一般不感染人,所以有关这个方面的研究是在P3级别的实验室内完成的。

随便再乱说几句。这三百七十万美金是不是被他们当工资分红了?怪不得不让美国人再进去查?或者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都应该一起去查一查的。

再者,老共经常做一些拔苗助长的事儿。一个国家的科研应该是跟它的经济水准相当的。说是要建立P4级别,可是一切费用都挺高,那么就省工啦。最后的结果是,如果不搞这个武汉P4级别的病毒所,比搞成这样一个P3级别装备的病毒所去研究危险病毒,所有人都更安全。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5/04/c_129864953.htm  

 

新华社武汉5月4日电 题:与烈性病毒近距离较量守护健康——记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青年团队

  新华社记者李伟

  “蝙蝠长期携带病毒的免疫机制研究领域,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已经处于世界领跑阶段,蝙蝠携带病毒而不患病,有望让人类从中学习如何对抗病毒。”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35岁的周鹏上个月刚刚以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在世界知名科学期刊《自然》在线发表科研新成果,宣布在蝙蝠体内找到了引起仔猪致死性腹泻疫情的冠状病毒源头。

  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个已在世界病毒学、免疫学领域知名期刊发表28篇高质量论文的青年研究员,表现出严谨朴实,但是在谈到自己团队在免疫学、病毒诊断方面的成就时,又流露出了青年人的乐观自信。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青年研究员周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国际著名病毒学家、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新发传染病研究所王林发院士说,近年来他多次访问武汉病毒研究所,与所里研究团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见证着年轻团队的成长。他说,此次从开始研究疫情到搞清楚病因,参与研究的团队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充分体现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更看到了年轻人的专业素养。

  周鹏在前年成为了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第一名青年研究员。据研究所党委副书记肖庚富介绍,研究所拥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高水平研究队伍,研究员中40岁以下的已占到21%,副研究员40岁以下的已占到81%。“青年研究员制度是为了给青年科研骨干提供更高舞台而进行的制度创新,让优秀的年轻副研究员,提前享受研究员待遇。青年研究员三年一届,如果两届不能评审晋升到研究员,还会退回到副研究员。”

  如今,像周鹏一样的青年研究员在研究所已有5位,他们均为80后,已在世界病毒研究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病毒学研究的新生代力量。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周溪(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天天与烈性病毒近距离打交道,有多可怕,有没有危险?今年39岁的周溪研究员笑着说:“一旦携带病毒,比如手足口病毒,可能会影响到家中小孩,这要求我们科学实验一定要按照规范进行。只要按照规范严谨操作,就没有风险,读书工作以来,我及周边没有发生过一起生物安全事故。”

  周溪研究员是病毒所团队中承上启下的青年科研骨干代表之一,按照所里多年形成的传帮带传统,周溪既受益于资深研究员的帮助,也要承担起帮带年轻人的使命。优秀青年研究员邱洋,现正在其团队从事病毒感染诱导天然免疫的机制研究。

  “人情味儿很浓,成长空间大进步快,是吸引年轻人留在这里瞄准世界病毒前沿攻坚的重要原因。”周溪说,回首十年时间,作为病毒学研究的“国家队”,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病毒研究力量在世界上话语权的分量越来越重,感到自豪骄傲。“以前我们花钱请外国团队来讲科研进展,现在英、法、德等病毒研究强国经常主动邀请我们去他们的学术会议做特邀报告。”

  今年初,由武汉病毒研究所负责筹建的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武汉P4实验室正式运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院士评价,这标志着我国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显示我国国家安全又一“护卫舰”的“远航”。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暖通设备工程师王亮在武汉P4实验室测试设备(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今年28岁的王亮是P4实验室的一名暖通设备工程师,从参加工作以来,就见证了这一全球生物安全最高级别实验室的施工设计与建设运营,他和他所在的团队13人平均年龄在32岁左右。“在这里工作荣誉感强,压力也大,爆炸式学习,才能建立起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运营体系。”

  采访中几位青年人谈吐之间的科学严谨和流露出的自信,让人能感受到这支集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生物安全标准、科研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队伍的魅力。

  周溪说,虽然我国已经站在世界病毒研究的第一方阵,但是与美国同行在某些领域的研究还有一定距离。“顺境中看到差距,逆境中要有信心。我们年轻人越来越多,成长越来越快,相信很快会在病毒学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上创造出我国科技事业的辉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