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00)
2007 (142)
2008 (123)
2009 (93)
2010 (67)
2012 (58)
2019 (57)
2022 (100)
2023 (112)
2024 (86)
2025 (4)
R兄的短文基本概括了改开后,八十年代中开始的出国留学潮。但R文没有提到留学生出来以后对美国科研的贡献,我想简单的说几句。
首先,R文中提到吴瑞教授,不搞生物或者后来搞生物的人可能不熟悉他,他除了发起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外,最有名的当属主编“Methods in Enzymology”。这是一部很经典的工具书,吴瑞教授是主编。在分子生物学兴起前,蛋白分离和酶活性检测等是最热门的生物科技,所有这方面的常用方法,实验溶剂溶液试剂的配置等,都可以在该季刊中找到参考资料。吴教授前几年已经去世。
再说几句CUSBEA。CUSBEA出来的,有很多人也都没有回去。比起我们这些自费生,CUSBEA虽然只资助头两年,但他们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在读博的前两年,不用做TA和进实验室打工,因为学费生活费有保障了。到了两年以后,读博所需要的课程都念完了,这时候进实验室,博导们都会很愿意从研究经费中拨钱给他们继续学业。所以他们更容易找到好的大学和好的博导实验室,这样起步会比我们高。
八七年,费城开生物化学年会(是当时最大的年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场面大的惊人。我当时英文虽不好,但是基本很认真的看Poster。总体感觉是美国的Poster占一半,欧洲(英国为主,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二十,然后是德国和法国),日本及世界其他所有国合起来也占一半,平分秋色。美国在医学生物领域中,并没有太多的优势。相反英国的科研也相当令人尊敬。但是这一现象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则完全改观。九十年代后期还有本世纪初的神经学年会,美国独大挑起大梁,Poster可以说是占了四分之三,英国已经明显没落。美国以外,其他所有国家的Poster只占四分之一了。
美国生物科技九十年代的“异军突起”,我们中国留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功不可没。
首先,博导们付给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的薪资比付给美国人的要少(少数例外)。给一个美国博士后的工资往往可以雇两个中国博士后,甚至三四个中国留学生。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留学人员干活很拼命的,工作量工作时间远远超过美国人。而且,我们都有很大的动力或包袱,比如想要出人头地、想留下来办绿卡或者要为祖国“争光”等。更重要的是,我们不笨,且手巧注重细节,很多白人做不下来的实验,我们都能扛下来。你想想,同样的科研经费,从雇一个博士后变成两个,而且又能一个顶俩,这样的产量还能不赚吗?所以这是生命融合着血和泪铸就的辉煌。
二三十年过去,如今我们大多都老去。一些已经退休,安享晚年。一些还在工作,但可能不做第一线了。如果还在做,手脚大脑都已经打折扣了。还有一些恐怕已经转行,或另谋高就或经营理财。新的留学人员,比我们更有底气,语言沟通能力更强,眼光也更开阔。但他们肯定没有我们当年的“吃苦”能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中国的生物医学科研竞争更为激烈。美国的生物科技回归常态恐怕也是不可避免了。年轻时,我读刘皂的《渡桑乾》只是觉得好玩。但现在每每念起这首唐诗,心中就有一种苦涩: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